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散户我就这样赚钱--一位老股民十三年炒股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记开市锣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幕。尽管上证综指第一年便实现了翻倍的涨幅,赚钱效应开始吸引大众蜂拥而入,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模糊界定,使得很多人都不敢跨越“楚河汉界”一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姓资姓社的争论烟消云散,激发了更多人投身股市,倪志兵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文系毕业的“文人”,倪志兵虽然党员干部的“矜持”身份让他错过了证券市场头年的精彩。但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义无返顾地跃入股市,开始编织“中国沃伦·巴菲特”的美梦。与其他的散户相比,除了从股市中获得财富之外,倪志兵收获了另外一份精神财富。他将近十年的炒股经历记录下来,汇集成“股海日记”——《我是散户,我就这样赚钱——股海日记》。虽然这本股海日记不如资本大鳄股海生涯那样跌宕起伏,但它应该能获得中国亿万散户的共鸣。

内容推荐

作者亲历了近些年股市浮沉的全过程,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段“可歌可泣。的股市历史。本书作为作者股市操作的实录,充满着作者的股市睿智。书中叙述了作者对各个阶段股市的理性思考,以及在股市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教训,将一套独特的“散户赚钱法则。徐徐呈现给读者。书中不乏精言妙语,给人智慧给人启迪。

目录

 1998年:做起了千万富翁梦

 制订了资金年增长50%的目标

 抛掉“温吞水”股票“兖州煤业”

 听信了算命妇人的话

 做好总结以利来年再战

 1999年:给我一双看清股市的慧眼吧

 我要锤炼果敢抛弃犹豫

 放弃申购新股搏炒底

 终于吞下了“踏空”的苦果

 写下操作失败的教训

 迎来了股市井喷好行情

 让我喜欢让我忧愁的蓝田股份

 做股票是需要智慧的

2000年:操作出现新面貌

 与网络股股票擦肩而过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股市操作有了新的心得体会

 股票操作将出现三个新面貌

 资金申购新股踏空200点行情

 资本运作使资金增长了50%

2001年:寻找股海诺亚方舟

 空仓的我看到了股市大跌

 股市赌场论让指数大跌不已

 我买股像是在刻舟求剑

 踩上了“地雷”:买了有增发意向的股票

 熊市来了

 继续借钱筹措资金

 救市政策出台后开始建仓

 墨菲定律在自己身上得到体现

2002年:熊市小赢家

 看到股市暴跌又清仓了

 密切关注走势随时准备建仓

 行情起来了忙着买股票

 期待着丰收的那一天

 终于迎来了股市的井喷行情

 满仓了,真想日子飞快地过去

 到电视台做“谈股论金”节目

 股市如此疲弱还要发超级大盘股

 能借到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任重道远,迎接新一年新挑战

2003年:坐进了大户室

 想到证券公司大户室去做股票

 大户室首战获小胜

 买入了热点股汽车股“宇通客车”

 寻找在股市中的盈利模式

 “非典”来了忙着抛股票

 及时总结操作成败的经验教训

2004年:会认输才会赢

 我现在是百万富翁啦

 股市中机会多资金不要闲着

 中小企业板上市我买亏了

 希望着大机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2005年:开始满仓操作

 还掉了钱,资金又回到了原地

 国家出利好政策支持股改

 买股票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好

2006年:决战上港集团

 行情起来了首先想到的是借钱

 涨跌无形,操作要掌握好节奏

 上演了赚钱的“生死时速”

 就是禁不住市场下跌的考验

 全仓买入未股改的股票

 重仓买入有整体上市题材的“G上港”

 耐心等待上港集团换股

 上港集团终于上市了

 想用部分上港集团股票做差价

2007年:享受着赚钱的快乐

 资金增长实现了开门红

 股市泡沫化的言论让股市大跌

 一个月不到又赚了七万五千元

 大量新股民涌人股市,股市快沸腾了

 我敢于追高买是因为不怕跌

 政府再出打压股市疯涨的重拳

 上证指数站上5000点历史高点

 管理层连发大盘股消化“流动性”

 认真拜读《巴菲特智慧全集》

 07年我的成交量有7100万元

2008年:幸运地躲过了股灾

 股市暴跌近千点

 国家终于出了救市政策

 股指跌破了3000点的政策底

 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席卷而来

 控制好仓位抢反弹

 股指碎步上扬,走得很好看

2009年:我就这样赚钱

 “恐跌症”让我少赚了许多钱

 小区里成立了股友沙龙会

 一个月里资金开了根中阳线

 股指涨了那么多,胆子反而大了

 “ST雅砻”让我和股友赚了钱

 抛股结账,资金开了根大阳线

 和雅砻“谈恋爱”抛出后又买入

 创业板敲响了开市铜锣

 在旅行的途中狠狠抛股

 年尾盘点09年操作得失

2010年:我又逃了顶,我太有才了

 温总理说2010年是最为复杂的一年

 首买创业板股票旗开得胜

 股市大跌,我保住了本钱

 我真是太有才了

后记

试读章节

制订了资金年增长50%的目标

1998年8月20日 晴转雷阵雨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写下了首篇日记,一切从今天开始吧!

最近在读《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一个从11岁就尝试买股票的报童通过投资股市成为世界巨富的神话。这样的天才,或许几百年出一个,一般人根本不能企及,不过,巴菲特为我树立了榜样。以高人智者为楷模,古人说,法其上者,仅得其中。效法一流,即使不得其中,但它至少可以给我目标和信心。

资金是20万起步,我想经过10年奋斗,跻身千万富翁的行列。但是,在股市中赚钱谈何容易,我才刚刚起步,股市就风云突变,实在是让我措手不及——就在今天,资金已变成19万多一点了。好一。个下马威,给我的梦想当头一棒。

股指直泻的直接动因是长江、嫩江流域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抗洪形势十分严峻。每天看电视,只见滔滔洪魔滚滚而来,就连那些老谋深算的股民持股信心也决了堤。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跌去250多点。我在高位买进的10000股华北制药未能及时止损,待我下决心止损时已经晚了,几乎抹去了我上半年一半的盈利。分析原因,一是自己过于相信所谓1300点的政策底(股指从1430点下移时,银行利率又一次下调,印花税降千分之一,股评家们都说这是政策底);二是对大洪水给股市产生的影响估计不足,思维不够敏感,错过了最好的止损机会。

1998年8月29日 星期六 晴转多云

一个星期没操作,知道可能会有个反弹,也没去抢。定下了10年1000万的目标,如何用好手中的钱必须谨慎。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必须有50%以上的增长。因此,要确定最佳买点和年内能翻番的股票。在底部没探明前我不敢贸然进场。利用业余时间,我对沪市的股票一一进行筛选,看中了几个低价股,它们是:

ST鞍一工 两年亏损,今年背水一战。中报表示已有扭亏迹象;其产品工程机械因国家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市场机会增多;可能会有重组方案出台。

上海三毛 资产重组增发新股成员之一,五个成员已成为独立的板块,是市场炒作的重点;流通盘5000万,是该板块中的小盘股,且股价低于另两股(申达实业、龙头股份)。

天目药业 涉足生物制药,与中科院合作研制的表皮生长因子项目即将投产,另有多个项目正在研制,一旦成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题材丰富,股价有想象的空间;流通盘也不大。

这三个股票,我认为只要业绩有提升,加上有一次较大的行情(一年内一般总会遇到一次),股价翻番的可能很大。在没有发现更值得投资的股票前,我先盯住它们。

这周股指在反弹后出现了回落,在我的意料之中。原设想,下周如因惯性跌破1100点,我便考虑买入。周五一条《受日、俄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股市大幅下挫》的消息,又让我思索再三。细看报上分析世界主要股市狂跌的原因,“黑云压城城欲摧”,大有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原以为东南亚金融风暴过去了一年,我国也多次表态人民币不贬值,金融危机的“洪水”退了,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我国股市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股指还将下探。

风险加大,机会也在加大。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也许股指的再次下跌对我更有利,我毕竟是空仓。

睁大眼睛!  用好脑筋!

1998年9月14日 星期一 晴

等待了一个多月,终于忍耐不住,今天追涨买了股票。

本来,买股票的时间应是上星期一,真不凑巧,上个星期我奉命赴海南开会。行前,我对近期的股市作了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欧美股市跌势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已经消化,我国为刺激经济增长,增发1000亿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利好消息频频。那天我去妹妹家,我对她说,这个星期于股市是关键的一个星期。无奈出差在外,操作诸多不便。

回来后,看完一个星期的《上海证券报》,做了一下功课。从30指数的走势看,近期有两个小的头部形态,可能略有回探,心里琢磨着,如出现下探,就适时买入。买什么?以前看中的股票,上海三毛和天目药业5个交易日涨幅分别达到17%和9%,而sT鞍一工虽未涨,但报上再次点名,其净资产值不足1元,连续两年半亏损,面临暂停交易的危险,令人不无担忧。最终,我选中了深跌后反弹不多的兖州煤业。

吃过午饭,看股市行情显示,上证指数又涨了20多点。成交量40个亿,明显放大。再看兖州煤业,股价基本没动,还是上周的收盘价,6.33元,我决定追涨。下午一开盘,共打入20000股,报了两个价:6.38元、6.41元。下了班去交割,成交18200股,股价均是6.38元。

兖州煤业是今年刚上市的新股,流通盘7200万股,1997年每股利润0.42元,1998年中期每股利润0.129元,市盈率22倍左右。看技术指标抛物线转向指标SAR绿点首次翻红,正是吸纳信号。

但愿我的股市10年新长征第一仗打个开门红。

1998年9月16日 星期三 晴

我算得上是个老股民了,但还是经常犯低级错误:平时看好的经过精心研究的股票不买。下单时鬼使神差,一下换成了其他股票:明明知道股市中永远是题材第一、热点第一,临买时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市盈率第一、待涨第一。买兖州煤业即是。今天上海三毛又是一个涨停。它之所以涨得那么好,原因我早作过分析。这个“重新发行股票”的板块在资产重组热点不衰的情况下,始终是股民想象和追逐的热门股票,上海三毛尤之(今天股价已超过龙头股份、申达实业)。近一段时间来,成交量一直居前。我本可以逐步建仓,因过于小心(对金融形势的估计),失去建仓最佳时机。由此,我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优柔寡断。

看来,“果断”才是胜利之本。

兖州煤业涨不动,实在是没有题材,今后很可能赚了指数没赚钱。

今年要实现资金50%的增长率,不选好股票不行,不果断下单不行。

抛掉“温吞水"股票“兖州煤业"

1998年11月7日 星期六 晴

整整一个半月,兖州煤业的股价像是“温吞水”,就在我的买入价上下波动,那些有题材的股票都有不小的涨幅,看着眼馋。手中虽然还有三分之一的资金,但这个“预备队”不到关键时刻不敢轻易动,平时还要申购新股碰碰运气(说起买新股,今年少说也有20次,可一次也没中签)。我被兖州煤业套得好苦。这一个多月中,我对它真是留之不悦弃之不甘,如持鸡肋一般。心中曾有过一个念头:如果大盘仍处在盘整,只要能赚回两次交割费,就把兖州煤业抛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有了这样的想法:股市中的股票越来越多,而股市在一定时间里资金的增加远远跟不上股票发行的速度,相反,近期还有减少的趋势,因此,股票齐涨齐跌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选好股票,踏准个股行情,是自己资金达到稳步增长的根本。其实,这个道理早就明白,现在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思想上更应强化。

这个星期,大盘在虹桥机场等大盘股的带动下,成交量放大,有了向上突破的迹象。时近年尾,好多机构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几无获利,利用年报到来之前做一把也在情理之中。另从基本面看,周边国家的金融形势渐趋稳定,国内经济经过强行拉动,第四季度已经显现,年增长8%不成问题,股民信心有所回升。估计未来几个月会有一段好的行情。

我决定用心选两个业绩有大幅增长或有大比例送股可能的新股。兖州煤业虽有一定升幅,但近期已送过红利,已没多大“油水”了,下周伺机而动。

1998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阴

9:30,兖州煤业价从6.95元跳高0.24元开盘,我一阵惊喜,随之而来的念头就是:出货,坚决出货。等我打通电话报价时已是7.15元了,当时我就定了一个低于涨停价的价格7.28元,下了单。

我开始思考兖州煤业突然上涨的原因:指数是平开,其他股票也都是平开,兖州煤业前期随大盘已有5%的涨幅,补涨好像轮不上它;能联系得上的是有个新股兰花煤业上网发行,有些宣传,庄家趁机拉高出货(在我的印象中它并不是什么庄家股),想到这里我又多了一份警惕。再看行情,股价逐渐下滑,更肯定了我的想法,当机立断,撤单。过了一个小时,股价跌至7.00元,我考虑盘中可能会有个反弹,再挂7.08元。可是股价继续往下走,我想不行,下午要开会,不可能操作,上午要了结,便以即时价6.93元迅速抛掉。(这个价抛得不理想,但这个股票眼下能走到这个价,我还能获利已属不易)这样,我把上半年在华北制药上输的钱又基本上赢了回来,资金总额为200100.00元——回到了20万的起步线。

P1-6

序言

年过六十,有着稳定的职业,本该太太平平地过日子,我却决意要提前退休离开自己工作的国家机关,为着我那早就做着的梦。

我年轻的时候,属于一个特别的年代。那时,我们接受的是革命的传统教育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但这并不影响年轻的心去编织未来。1969年我应征入伍了,向往着将来能当上将军,但一个大事件让我的理想成为泡影。1974年复员后进了工厂,我又立志做个企业家。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到80年代后期,我已经成为了一家化工研究所的所长兼书记。但一次大胆的改革失误又将我过去的努力化为乌有。后来进了机关,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可是个性极强的我,实在难以适应官场。值得庆幸的是,几次人生的沉浮,没有能消弭我有所作为的信念。我改变了奋斗的目标,做起了中国沃伦·巴菲特的梦。

我是个巴菲特迷。之前,我读了许多有关巴菲特的书,解读了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证券巨头,让众人仰望,得益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他长期投资的理念。当下,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增长周期,这就为我们每一个投资者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巴菲特,但我们可以学习巴菲特,通过成功的投资,使自己变得富有起来,从而彻底改变人生。我的梦想形成于此,而我提前退休,是我迈向目标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提前退休?我妻子可不这么想。妻子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能让我把家里的钱拿去玩股票,已经是对我莫大的支持了,现在我要提前退休专职去炒股,说什么她也想不通。她问我:“你图什么呢?那么好的工作人家求之不得,你还不珍惜。处长不当,当股民,何苦?股票是玩玩的,能发得了财吗?”

妻子看问题比较实际,因而也就往往看不到机遇所发出的光芒。当然,对我而言,就是发了财又怎样?我重视的是奋斗的过程,是享受奋斗的乐趣。最后,在我的说服下,妻子也只得同意了。她阿Q般地说,权当自己的丈夫下岗了。

我顺利地办妥了待退休的手续,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没有了机关复杂的人际纠葛,没有了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工作,我开始大展拳脚。

我制定了资金年增长50%的计划,手中20万元钱经过10年的孵化,争取达到1000万元。我称之为股市10年新长征。为此,我在家里配置了电脑和股票分析软件,完全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架势。

美国科学家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绝不应该去爬行的。所以,我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股市,是我人生最后的梦想。我将张开希望的翅膀,生命将再一次起飞翱翔。

后记

做一个成熟的股民

做一个成熟的股民,也许是做股票的最高境界了。“成熟”意味着炉火纯青,玩股票还有比这更好的吗?所以,做一个成熟的股民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它的特征表现为:

一、思想的成熟。对股市魅力的新奇感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股市的更多的理性思考。股民入市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入市的动机出奇地一致:赚钱。股票价格的无数次涨涨跌跌,形成了无数次的获利机会,股市就像一个裸露的宝藏,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黎民百姓。鄙人也是禁不住股市短期致富的诱惑,成了新中国的又一个股民。人市一年后,我的日记在《上海证券报》连载发表。现在重读当年的日记,看到的只是自己因对股市的好奇而去积极解读的热情,和期盼在股市里赢钱的猴急,完全是一个新股民的原生态。而经过多年的历练,我自觉成熟不少,摆脱了对股市每日涨跌的希冀,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股市做出理性的思考。

何为“对股市的理性思考”?我用三个“把握”来诠解。一是把握中国股市的历史趋势。二是把握中国股市初级阶段“投机”占主导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由入市的股民的经济阶层决定的。他们并不富裕,都像本人一样,想在股市中抱上“金娃娃”,因而必然频繁操作,“投机”之风极甚。以我之见,这个特点短期内不会改变,能感悟到这点对股民来说十分重要。三是把握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的特征。中国股市的管理层时刻注意着股市的动向,适时地加以调控。为抑制过度投机,它会猛下“暴雨”;为让股市走出低迷状态,它会政策救市。管理层这样做,为的是保证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股民若能洞彻先机,在股市的敏感区域把握信息,便能领先一步。把三个“把握”说成是“理性思考”似有拔高之嫌,但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强调一个成熟的股民除了会看盘外,对中国的股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心理的成熟。笑看股市风云变化,炒股不拒磨难,心理成熟金不换。玩股即玩险,所以媒介舆论常常在告诫股民“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让你有个心理准备,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不能做股票的。做股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打心理战,自己跟自己打,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抛,有着一番复杂的心理斗争过程。另外,一旦风险真的降到自己身上,对心理的考验绝不是纸上谈兵。因此,心理是否成熟,是最能影响股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这里说的心理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在操作层面上。如上所说,我们股票的买进卖出受到心理的支配,成熟的心理会帮助你做出正确决策,相反,心理不成熟,常常处在一种紧张兮兮的状态之中,特别是遇到行情不好,跌得很厉害时,就十分慌张,不知所措,这样难免会铸成大错。另一个是在资金已经受到巨大损失的层面上。在这个层面上的心理成熟比操作层面上的更为重要。前者影响操作,后者影响生存。面对巨大的资金亏空,心理成熟的,熬过去了,前面又是一片天,心理不成熟的,就很容易崩溃。玩股也像登险峰,险峰之后就是无限的风光,所以吸引着人们迎险而上。险道上有铁链防护,拽紧了就无妨,作为一个股民,当自己决心攀登股市这座险峰时,要拽紧的铁链就是你成熟的心理。输钱不可怕,心理成熟金不换。

三、操作的成熟。股市是智者较量的场所,在刀光剑影之中要有自己的招式。股民做股票可以说各有妙招,有的善追热点,有的喜好高抛低吸,有的崇尚绩优股,有的专买亏损股,只要恪守自己熟悉的操作手法,不见异思迁,那么在股市中赢钱应该不是难事。然而事实上在股市当中真正赢钱的仍然是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依笔者的经验和观察,赢钱的那些少数人,他们还有一些鲜明的特点,我归纳为“三会”。

一会空仓。这空仓看似简单,把股票全部卖掉就行了,可是好多股民并不会。他们无论在股指的高点还是低点手中都有股票,高点抛了怕还要涨,低点抛了怕失去反弹,所以没有空仓的日子。其实我们打开K线图看看,真正值得持有股票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如果在股指连续下跌的那个时间段里空仓真是太好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二会观势。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话用到股市上,那就是识大势者为俊杰。在股市中能审时度势,要比技术分析强百倍。当然,“识势”是一个股民的综合素质,“识势”了还要付诸行动,唯有行动才能让你的“识势”具有价值。三会等待。等待最佳的人市时机,等待最佳的出货机会。这个等待有个前提,他必须是个识势者,他懂得等待的意义,等待什么以及怎样等待,是智者的等待,而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一些死捂股票的股民。这“三会”应该成为我们股民在股市中求胜的必备武器。

写下如许,与读者诸君共勉。

黑泥

2010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散户我就这样赚钱--一位老股民十三年炒股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黑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23863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