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专题摄影的特性,总结了专题摄影常见的类型,归纳了专题摄影题材发现的基本规律;系统讲述了专题摄影视觉表现的方法,强调了专题摄影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编辑意识,提出了摄影师进行编辑的基本思路,以帮助摄影师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对专题实现整体上的掌控;还就专题摄影的采访与文字写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强调它是当代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并且对采访与提问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了专题摄影文字写作的常用类型,同时还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拍摄实践提出了专题摄影应该注意的问题。
图书 | 专题摄影(用图片叙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了专题摄影的特性,总结了专题摄影常见的类型,归纳了专题摄影题材发现的基本规律;系统讲述了专题摄影视觉表现的方法,强调了专题摄影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编辑意识,提出了摄影师进行编辑的基本思路,以帮助摄影师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对专题实现整体上的掌控;还就专题摄影的采访与文字写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强调它是当代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并且对采访与提问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了专题摄影文字写作的常用类型,同时还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拍摄实践提出了专题摄影应该注意的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分析了专题摄影的特性,总结了专题摄影常见的类型,归纳了专题摄影题材发现的基本规律;讲述了专题摄影视觉表现的方法,强调了专题摄影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编辑意识,提出了摄影师进行编辑的基本思路,以帮助摄影师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对专题实现整体上的掌控;本书还就专题摄影的采访与文字写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书从结构上包括三部分:主干文字、附录和附录分析。主干文字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全面分析了专题摄影的相关问题;附录选取了作者自己拍摄的十八个专题,包括新闻纪实、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自然景观、观光旅游、探索发现等多种类型,以期帮助大家在阅读主干文字的时候结合专题的实例进行对照;附录分析则是针对相关专题作开放式的解读,包括拍摄时的想法与做法,实际使用的状况以及事后对得失的总结。 本书强调摄影的实践性,带规律性的内容来自于作者对实践的总结,适合媒体工作者、新闻传播及影视专业学生和摄影爱好者阅读。 目录 前言 代序 记录与传播是摄影的使命 附录一:《即将上路——成都车站人流》 附录分析:意识比技术更重要 导论:专题摄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消费性摄影与创造性摄影 二、专题摄影的发端与兴旺 三、多媒体时代的专题摄影 附录二:《山城棒棒军》 附录分析:一个短平快的专题 第一章 专题摄影的特性 一、信息量 附录三:《川西民俗“拉保保”》 附录分析:记录民俗的过程 二、时间跨度 三、空间跨度 附录四:《文气渲染夹江纸》 附录分析:不断的补充 四、形象上的多样性 五、节奏感 附录五:《巴克塔普尔的“母牛节”》 附录分析:交流和参与 第二章 专题摄影的类型 一、专题的大小 附录六:《空中猎杀》 附录分析:全凭手动功夫 二、具体事件 三、人物故事 四、民俗风情 附录七:《六月六,布依风情的炫彩》 附录分析:走马观花 五、旅游文化 附录八:《“大肉会”——苍松翠柏间的农家盛宴》 附录分析:找一个早就想去的地方 六、历史遗迹 七、人文地理 八、探索发现 附录九:《猎蜂记》 附录分析:一次探索发现的冒险 第三章 专题摄影题材的发现 一、培养专题意识 二、以点带面法 三、深入穷究法 四、纵向追踪法 五、横向比较法 六、文献的启迪 附录十:《春到川西坝》 附录分析:时间说明一切 第四章 专题摄影的视觉表现 一、确定表达方式 二、把握整体流程 三、抓住关节点 四、强调细节呈现 五、视野的立体化 六、视角的多样化 七、表现的个性化 附录十一:《巴山背二哥》 附录分析:编者的话 第五章 专题摄影的景别与画幅选择 一、远景——适合状态的呈现 二、全景——描述整体的面貌 三、中景——强烈的陈述能力 四、近景——善于情绪的表现 五、特写——值得强化的细节 附录十二:《双向选择——艰难的抉择、自主的抉择》 附录分析:把握时代的脉搏 六、正方形画幅与长方形画幅 七、横画幅与竖画幅 附录十三:《布依族的布依之美》 附录分析:特写的感动 第六章 专题摄影的编辑意识 一、什么是编辑意识 二、整体感 三、时序关系 附录十四:《挑战猴王》 附录分析:连拍的小品 四、生活逻辑 五、形象符号 六、情感升华 七、开篇与结尾 八、后期编辑 附录十五:《东拉山——四季的美丽》 附录分析:以文为轴,图文并茂 第七章 专题摄影的采访 一、预案 二、现场 三、提问的方式 四、为图像求证,为受众提问 五、主题的提炼 附录十六:《花朝节——汉唐风情的瞬间回闪》 附录分析:认真听,仔细问 第八章 专题摄影的文字写作与图文关系 一、文体风格的选择 二、图片说明型 三、文字串图型 四、并列关系型 五、虚实关系的把握 六、画龙点睛的标题 附录十七:《品味尧坝——川南的厚重与鲜活》 附录分析:独自感受 第九章 专题摄影的工作方式 一、前期的案头工作 二、具体的拍摄计划 三、采访与写作 四、永远保持低调 五、提倡独立完成 附录十八:《成都洛带的水龙节》 附录分析:并置图像,重叠欢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专题摄影(用图片叙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冉玉杰//冉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3242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