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的人民币(关心人民币就是关心你自己的未来)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货币”的愿景下,于众声喧哗里如何保持冷静之态,是人民币必须直面的终极命题。

不久的将来,全球三百多种货币之中,有没有一种冲将而出,成为凌驾于政治版图和疆域国界之上的超主权货币?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人民币的未来图景:走一条渐进式的崛起之路,在风云巨变的国际金融格局里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才是未来全球化框架下整个中国的宏伟诉求。

人民币不仅是我们腰包里的货币,还是国库里的货币,是中国得以在更阔远的范围里引起更广泛尊敬的资本和武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心人民币就是关心你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以及整个世界的未来。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财经故事,阐述了当今国际主导货币国际化的过程、经验和启示,揭示了货币国际化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财经故事,阐述了当今国际主导货币国际化的过程、经验和启示,揭示了货币国际化的目的、作用和意义,阐明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利弊,提出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本书还展望了未来一百年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货币的导向。该书力图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为企业和个人实现利益最大化,提供理论参考。

目录

1 发达国家货币的国际化 

 什么是货币的国际化 

 英镑:依托工业革命和殖民地起家 

 美元:在与英镑的博弈和战争中崛起 

 日元:离不开美元却又急于突进

 欧元:为区域货币做出成功示范

 货币国际化的共性 

2 国际化路上人民币与美元的“碰碰车游戏”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雪中送炭” 

 人民币成为美元的“黄金搭档” 

 共为国际货币体系“疗伤” 

3 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渐进式崛起 

 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之路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闸“试水”

 潜质的魅力——人民币与区域“锚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走自己的路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4 人民币国际化愿景及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到底有多好? 

 人民币国际化的几大难点

 人民币国际化有何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多远? 

5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程

 金本位时期 

 金汇兑本位制

 初期的美元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本位时代的到来——牙买加体系 

 问题重重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 

6 人民币试跑“国际赛道”已多年 

 走出国境的人民币 

 人民币“影子”长短不同 

 央行频签货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与主要国家货币汇率变化情况 

7 人民币为何要加快国际化 

 “危”中求“机” 

 金融危机困境促使人民币加快国际化 

 中国发展现阶段的货币诉求 

 中国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强后盾 

8 超主权货币 

 周小川三篇文章发起“春季攻势” 

 超主权货币的前世今生 

 超主权货币靠不靠谱? 

9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货币 

 传统货币的时代演化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 

 同一个货币的设想 

 未来的国际货币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货币国际化,是某一货币被该货币发行国之外的国家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有人更形象地比喻货币国际化就像“打白条”,只不过要想让其他国家都对“白条”趋之若鹜并不容易,历史证明,这需要依赖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建立起来的“国家信用”才能做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元国际化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推进、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出现,货币国际化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欧元之父”蒙代尔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或者是该货币的分数或倍数被其他地区模仿时,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国际交换媒介,不同货币区之间的贸易只能以不同国家的货币执行。如果交易商有许多需要不同货币的交易,他就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各种现金,携带成本很大。而私人交易者会以最适当的主要的货币来从事交易,以节约携带成本,并使由于汇率浮动而产生的信息不确定性最小化。

蒙代尔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稳定的信心,而这又取决于以下因素: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货币政策的稳定,没有管制,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货币本身的还原价值。他认为货币作为公共物品,具有内在规模、范围经济,市场的广度、深度是衡量一种货币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程度,流通区域越大,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越强。

关于货币国际化对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很早就作过分析。以美元为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着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提供清偿力,但这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此即所谓的“特里芬两难”。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关键货币不仅面临“特里芬两难”,而且美元的国际作用减少了美国执行独立货币政策以及运用货币贬值政策的能力。在通过讨价还价机制把价格引入货币搜寻模型、分析货币购买力问题之后,他们发现,国际货币在国内比国外有更大的购买力,并且它比非国际货币在国外有更大的购买力。

对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经济学家们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可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随着一种货币国际运用的扩张,贷款、投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都将通过该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部门的收益会增加。同时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能够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但铸币税收入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所获得的国际铸币税的规模依赖于该货币的国际垄断地位。如果该国际货币处于完全垄断地位,则该货币发行国的净铸币税收益肯定相当大;但如果该货币面临其他国际可接受的货币工具的竞争,则该货币发行国的净铸币税收益会相应减少。如,经济学家曾对1965~1969年间英镑的净铸币税收益进行了经验测试,发现英国从英镑的国际使用中获得的净铸币税收益为零。

而货币国际运用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在固定汇率制下,外国人偏好的转移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动,破坏货币当局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并影响国内经济活动;在浮动汇率制下,这种转移导致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可能会限制货币当局的国内政策能力。如把日本看作本国,把东亚看作外国,当日元的国际运用扩张时,如果有高比例的日本企业选择PcP定价和高比例的东亚企业选择LCP定价,日本的货币扩张对东亚经济将产生正的影响(以经济福利衡量),而东亚的货币扩张对日本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如果以日元作为计价货币的运用范围扩大,日本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将会更大,所以当日本实行它的货币政策时可能会被要求把东亚考虑在内。

从众多研究文献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货币国际化的原动力。一是,货币国际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市场选择的条件包括政治上的强大和稳定、经济规模、国际贸易投资的市场份额、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货币价值的稳定和产品的差异度等。二是,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该货币发行国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而货币国际化既会给该国带来收益也会有成本。货币的国际地位越高,货币国际化将会获得更多的收益而承担较小的成本;货币的国际地位低,货币国际化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收益。三是,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会面临其他国际货币的竞争,而要保持其竞争力、巩固甚至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受许多条件的制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1689年开始,英、法两国为争夺政治经济优势地位和殖民地而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斗争,直到1763年英国取得胜利而告终。

其实在1689年时,相比英国,法国显得更为强大,因为法国拥有4倍于英国的人口和更为强大的军队,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港口和海军基地,更为重要的是法国的工业生产在持续增长,而英国的增长速度却减缓了。所以,从1689年开始,英国面临着一个可怕的强敌——法国。

但英国却最终取得了这场号称“第二次百年战争”的斗争胜利。胜利的重要基础是工业革命在英国的成功,而始于17世纪90年代的英国“金融革命”则是取得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18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凯歌高奏、狂飙突进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英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极大地丰富。当国内市场无法销售过剩的产品时,英国的资产阶级开始用商品和大炮寻找和开拓国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P3-6

序言

在如今这个几乎人人都能大侃特侃“经济”的时代,人民币理所当然地是个社会目光关注点。富豪们关注人民币,因为他们要时时提防着自己的资产缩水;中产阶级关注人民币,因为每一轮金融危机都会让一大批中产阶级变为小康阶层;小康之家关注人民币,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钱生钱,尽快成为中产阶层;没多少钱的“穷人”关注人民币,因为他们不但要解决眼下的温饱问题,更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够感受一下当个有钱人的滋味……

聪明的外国人也来关注人民币了,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货币货币,是先有货后有币,货币值钱的前提是这个国家的货多。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短短的7年,中国的GDP就从全球第六跃升到第三,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全球最快,中国的货相对于币最多,因此,人民币一路升值。当下,世界需要人民币,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罢,都希望人民币能进入国际货币体系,并期望其能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希望它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发挥扛鼎之力。

似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才从理论研究层面上升到实践领域,但其实,人民币倍受瞩目,还是缘自其内在的品质。

有实力才更有魅力

从以铁犁耕种的农民生产活动到以坐在电脑前的白领为特色的现代职业;从伽利略手工制造的两英寸望远镜尚不能清晰辨认土星的光环到半径10米的成对的凯克天文望远镜能够观察到距地球120亿光年的太空;从骑马传递书信到以光速传播信息……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经济体制如何变迁,亘古不变的是,人们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有“钱”。中国自古有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钱买米,哪怕是最能干的人生存都会成为问题。而有钱,意味着能够购买到生活必需品,养家糊口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离不开钱;有钱,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升社会地位,所谓“学而优则仕”,要先有钱学习,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有钱,还意味着能够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实现梦想,脱离了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才能追求理想的生活境界……

关于金钱的重要,中国自古有个很形象的注释:“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如今,金钱的威力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来得强大。不信的话,你看看大多数普通家庭里,贡献多的一方腰杆子总是挺的更直溜,而赚钱多少当然地是贡献大小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你再看看这个世界,哪些国家最有发言权?哪些国家说话底气最足?而又有哪些国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难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金钱的威力如此巨大,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主体国家控制世界经济——也就是金钱——的能力却被大大削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个原因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经济全球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纸币印制厂印刷出的100元钱,很可能飞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也有可能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里都曾经飘过它的身影。由于流通的领域与速度难以预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真正控制住所有金钱的来龙去脉,因此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两百多种货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钱。那么为什么有些国家的钱能够全世界流通,而有些国家的钱却只在小范围内流通呢?那些能够飘过五大洲四大洋的票子难道和其他票子差距就这么大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归根到底,钱的后面是实力,有实力的国家世界上对于它的货币的需求自然就大,而它的货币自然成为国际公认的流通货币,于是这个国家制造出来的一张张纸币也变得“雄赳赳,气昂昂”,其他货币则不得不俯首称臣。真是应了一句话:“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有魅力才更有号召力!”

从紧盯美元到美元依赖

眼下,世界经济实力排名第一的国家非美国莫属,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97万亿元人民币。依靠着国家实力这座大山,美国发行的美元可说是有恃无恐。时至2008年年底,美国发行的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万亿元,同时其他国家购买了美国发行的国债折合人民币约15万亿元。全球外汇储备折合人民币约45万亿元,所有外汇储备中美元最多,折合人民币约29万亿元,占64.9%,因此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美元也是最好用的钱。

美元很美,它是发达国家和富人们的宠儿。当今世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美元所占比重超过60%;在外汇交易货币中,美元占比超过40%。整体看来,尽管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美元仍?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化货币。

美国很聪明,知道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当世界经济迈向全球化、金融迈向一体化时,货币的世界属性便凸显出来。经济和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率先认识到世界货币的重要性,因此,美国在发展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同时,着重发展了其货币即美元。短短的几十年,美元摆脱了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以美元本位统领了全球经济,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主导者。

现在让我们转到正题。读者一定会问,既然美元现在这么强势,我为什么要关注人民币?它能不能实现国际化和我有什么关系?以笔者从事多年经济工作的经验来看,你现在也许还可以对它不闻不问,但总有一天它会成为你必须关心的问题,因为人民币再也不是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今它已长成气宇轩昂、引人注目的青年,正充满信心地准备去进行自己的全球探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青年目前的体能状态。

人民币,是一个拥有地球上1/5人口的国家正在使用的钱。2009年这个国家的GDP达到了34万亿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这个国家发行了约56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又用约14万亿元购买了其他国家的钱,用于交换以及为不时之需做准备。

如果没有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话,美元眼里的人民币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孩子。的确,与1792年诞生的美元相比,1948年才出生的人民币显得有些稚嫩,但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也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三的国家,中国人使用的钱——人民币也必然地赢得了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关注。时下,人民币的交易结算越来越多,尤其是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后,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币这个发展速度最快国家的货币、这个长期以来不贬值的货币。国际金融危机之时,正是中国实现资本积累之际。如今,中国的金融资本不仅可以在危机中解救中国经济,甚至具备了可以援救美国经济的实力。于是,世界货币体系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力量——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正当其时

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同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相继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后,2009年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下发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保驾护航。

无论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当口,还是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之中,中国如果要想在国际经济金融上发挥更大作用的话,人民币必须国际化。  然而,虽然中国国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在20世纪90年代已然出现,但直到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前,人民币国际化并未成为中国政府真正考虑的选择。一般而言,只有发达国家才有将本币国际化的强烈动机,而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和人均资源拥有量都相当低,且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又奉行韬光养晦的对外策略,因此缺乏推动本币国际化的强烈意愿。

自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明显由冷转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民币已经提升到国际化的程度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了人民币的升值,颇具价值的人民币正在大踏步地迈向国际化。

不难预测,中国政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中国将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与泰国、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俄罗斯等重要贸易伙伴实现双边本币互换;另一方面,中国将批准更多的城市,尤其是与东盟各国联系紧密的昆明、南宁以及中国重点发展的金融中心城市成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城市。

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在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这就限制了中国政府在短期内全面开放资本项目与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对中国而言,资本项目管制是防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者与监管机构基本发展成熟之前,中国不可贸然放开资本管制。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注定是一项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

总而言之,目前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传统发展策略也到了调整的时候。为了让经济发展与货币发展同步,我们既要敢于承受阵痛,又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尽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读者在某一天会发现,人民币这个天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大孩子,随着他在国际货币大家庭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偶尔调皮的一个小动作,就会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经意间打个喷嚏,或许全球都会得场不小的感冒。他终将会变得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能为他欢喜为他忧。

本书从发达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历史出发,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以国际主导货币国家本币国际化的过程、经验和启示,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未来走向,揭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全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和风险防范的提示。

本书还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一百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货币的愿景。

希望本书能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及中国和世界的金融科学发展,以及帮助企业和个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尽绵薄之力。

后记

人民币,是我们时刻不能离开的钱。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人既陌生又期待的命题。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的企业及个人将迎来怎样的变化,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应做哪些准备,学习哪些经验?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研究,并编写出此书。

这是本母亲心愿催生的书,也是写给我自己的书。因为我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中国的人民币”会成为“世界的人民币”。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老父亲孙宪章先生的指导,他老人家曾经使用过“袁大头”、民国钱、伪满币、解放区代币券、卢布、日元、美元和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币。无数次我们一一起叫顾中国货币的发展历史,共同展望人民币美好的未来。

由于水平有限,特别是国际金融工作的经验、历练较少,加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演变的节奏较快,书中的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为了反映货币国际化全貌,本书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也引述了部分国内外专家的观点,如涉版权请与我联系,并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在校研究生郑美玲和孙杰在资料整理上的大力帮助,兆黎博士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对他们一并深表谢意;也要感谢艳丽和安康给予的理解与支持;更要感谢的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彦浩主任、责任编辑陈吟老师以及媒体公关与战略发展部潘飞经理的大力支持。

最后,还要对广大读者朋友长期以来给予我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美国前国务卿 基辛格

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助于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虽然短期内人民币不可能成为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主导货币,但未来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主导货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俄罗斯后工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弗拉季斯拉夫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现实条件已经具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

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斯特劳斯·卡恩

未来人民币是否取代美元并不太重要。因为世界储备货币以前是英镑,现在足美元,它们都是地缘政治的产物.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注定是要消亡的。人民币应该通过多边、双边协议,形成区域性货币地位,不应该和美元一起“沉没”。

——《石油战争》、《粮食危机》、《金融海啸》系列丛书作者,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 威廉·恩道尔

人民币最终会国际化的,但这不是接下来12个月内能够实现的。人民币国际化在未来10年内一定能够实现,与然也许最快在未来5年内就会发生。

——高盛公司全球经济学家 吉姆·奥尼尔

人民币地位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人民币日益深入的国际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的人民币(关心人民币就是关心你自己的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兆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514580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2.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