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较全面的论述,作者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系统阐述了传统建筑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主要结构性匠作的工艺发展概况,材料的利用和加工,营造工艺流程,并关注南北方传统建筑工艺的异同。本书正是适应了当前对传统建筑工艺了解和掌握的社会需求,并有利于传统建筑生产技能的培养和传承,也有利于该领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
本书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师生以及文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者、古建筑施工人员等参考阅读。
图书 |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第2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较全面的论述,作者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系统阐述了传统建筑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主要结构性匠作的工艺发展概况,材料的利用和加工,营造工艺流程,并关注南北方传统建筑工艺的异同。本书正是适应了当前对传统建筑工艺了解和掌握的社会需求,并有利于传统建筑生产技能的培养和传承,也有利于该领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 本书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师生以及文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者、古建筑施工人员等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主要结构性匠作为重点,系统地论述了传统建筑匠作工艺的发展概况、建筑材料的利用和加工工艺、传统的营造工艺流程等,并关注南、北方传统建筑工艺的异同。本书对传统建筑的材料防护、防火、抗震、防潮,以及油漆与彩画等方面的技术与工艺也有涉猎。 本书适合建筑学专业师生、考古工作者以及古建筑施工人员等阅读参考。 目录 序/路秉熬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与工艺特色 第二节 古代木构建筑发展的技术工艺背景 一、石器时代的相关工艺/8 二、青铜时代的木作工艺/13 三、铁器时代的木作工艺/16 第三节 传统建筑木作的用材特色 一、建筑木材的构造、种类和特性/22 二、木材的干燥和选择/26 三、板材与方材/27 第四节 传统建筑石作的用材特色 一、天然石材/28 二、建筑石材的性能和特色/29 三、石料的缺陷及选材/31 第二章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一、功能类型/34 二、材料类型/34 三、单体形态类型/34 第二节 木构建筑的主要形制 一、屋面形制/36 二、屋身形制/44 三、台基形制/58 第三节 古代建筑的等级形制 一、单体木构建筑等级形制/59 二、建筑色彩形制/60 第三章 古代建筑木作工艺的发展 第一节 古代木材的采伐 一、古代的伐木/66 二、古代的集材/68 第二节 古代建筑木作的制材工艺 一、“裂解与砍斫”制材/71 二、锯解制材/74 第三节 古代建筑木作的平木工艺 一、南北朝以前的平木工艺/78 二、南北朝以后的平木工艺/83 第四节 古代建筑木作的结合技术及雕刻工艺 一、穿剔工具及其相关工艺/86 二、建筑木作的结合工艺/90 三、木作的雕刻工艺/95 第四章 近世传统建筑木作的工艺流程 第一节 量划工艺 一、测量工艺/100 二、划线工艺/102 第二节 解斫工艺 一、斧类的操作工艺/106 二、锯类的操作工艺/107 三、锯解的原理/114 第三节 平木工艺 一、刮子及其操作工艺/117 二、锛子及其平木工艺/117 三、刨子及其平木工艺/119 第四节 穿剔工艺 一、凿削工艺/129 二、钻孔工艺/132 第五章 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工艺 第一节 建筑木作构件加工的基本原则和配料要求 一、木作构件加工的基本原则/136 二、建筑木作配料要求/137 第二节 大木作主要构件的加工工艺 一、板枋料制作工艺/140 二、圆形构件(柱檩椽)的加工工艺/142 三、方形构件(梁枋)的加工工艺/144 四、小构件(斗棋)的加工工艺/146 五、其他/149 第三节 近世传统建筑大木作榫卯制作及拼板工艺 一、榫卯的形式/149 二、榫卯制作/152 三、拼板工艺/153 第四节 近世传统建筑大木作营造工艺流程 一、备料/155 二、验料/155 三、定位编号/155 四、丈杆制备/156 五、构件制作/158 六、大木安装/158 第五节 近世传统建筑大木作特殊部位的制作工艺 一、角梁制作/161 二、翼角椽制作安装/165 三、翘飞椽制作安装/169 四、屋面木基层/171 第六章 传统建筑大、小木作的工艺特色 第一节 建筑大、小木作加工工具及相关工艺 一、大木作与小木作/173 二、方木作与圆木作/176 第二节 雕刻工具与雕刻工艺 一、雕刻工具/178 二、雕刻操作工艺/179 第三节 近世传统建筑木作工艺的地域特色 一、称谓/180 二、器型及制作材料/181 三、操作工艺/183 第七章 传统建筑的石作工艺 第一节 古代建筑石作工艺的发展 一、早期石材的使用/189 二、春秋至汉代的石作工艺/189 三、南北朝时期的石作工艺/191 四、唐宋石作工艺/193 五、宋元时代的石作工艺/196 六、明清时期的石作工艺/199 七、小结/201 第二节 近世石料的开采工艺 一、石料开采、加工工具/204 二、石料的开采工艺/207 第三节 近世石料分割及加工工艺 一、石材的分割工艺/211 二、石作的加工工艺/213 第四节 石材的砌筑工艺 一、石材砌筑技术/218 二、石材砌筑工具/219 第八章 传统建筑的土作技术与工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夯土与版筑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夯土与版筑工艺 一、夯土工艺/224 二、版筑工艺/230 第四节 土坯工程技术 第九章 传统建筑的砖瓦作技术与工艺 第一节 砖瓦技术的发展概述 一、砖瓦的出现和初步发展/2刀 二、砖瓦工艺和建造技术的成熟和发展/235 第二节 砖瓦的种类及加工工艺 一、砖瓦的分类/236 二、砖瓦作的基本施工工具/236 三、砍磨砖工艺/237 四、砖雕/238 第三节 砖瓦作的营造工艺 一、墙体砌筑/239 二、砖顶砌筑技术/245 三、饰面砖/248 四、瓦作技术/250 第四节 砖瓦生产工艺 一、宋代制砖工艺/254 二、明代制砖工艺/254 三、南方细砖材料制作方法/256 四、琉璃砖瓦制造工艺/256 第十章 传统建筑的防护技术与工艺 第一节 传统建筑中的材料防护 一、木材防腐技术/259 二、木材防虫害技术/260 三、砖瓦石作的防护/260 第二节 传统建筑的防火 一、建筑组团中的防火措施/261 二、单体建筑防火/262 第三节 传统建筑的抗震 一、建筑抗震的基本技术特点/262 二、建筑抗震的经验/263 第四节 传统建筑的防潮 一、建筑主体防潮/264 二、建筑外围防潮/264 第十一章 传统建筑油漆、彩画的技术与工艺 第一节 发展概述 第二节 地仗工艺 一、使用工具/269 二、构件处理/269 三、地仗配料及操作工艺/271 四、大漆地仗/274 五、其他作法/276 第三节 油漆工艺 一、工具与材料/278 二、工艺作法/279 三、大漆油饰/280 第三节 彩画工艺 一、工具与材料/282 二、工艺作法/282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406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