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字词品味,语文漫谈,编辑心得和翻译乱弹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到底谁才能使用“最”?说“整”的力度,说“涵养”、“修养”和“教养”,陈原老人的敏感,咱汉语也有了大传播的良机,广告文化面面观,从“拉稿子”说到“想当然”,无知却有胆,快去编词典,大胆猜测的习惯十分可怕,从潘基文“姓潘,不姓文”说开去等。
图书 | 趣说字里行间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分为字词品味,语文漫谈,编辑心得和翻译乱弹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到底谁才能使用“最”?说“整”的力度,说“涵养”、“修养”和“教养”,陈原老人的敏感,咱汉语也有了大传播的良机,广告文化面面观,从“拉稿子”说到“想当然”,无知却有胆,快去编词典,大胆猜测的习惯十分可怕,从潘基文“姓潘,不姓文”说开去等。 目录 前言 一、字词品味/001 到底谁才能使用“最”?/003 应该用“压”,还是用“轧”?/006 “花拳绣腿”是中国文化么?/008 关于“前苏联”/010 “穿帮”与“穿煲”/012 说“整”的力度/014 说“的士”和“打的”/016 从“零距离”到“零容忍”/018 也说东北话中的“贼”/020 “雄关漫道”大行其道/025 你知道“呛声”是什么意思吗?/026 我不想“支持”“不便”/028 “本书”如何如何:一个常见的初级错误/029 “令人堪忧”还真有点堪忧/031 “可吸入颗粒物”到底可吸不可吸?/033 “正经”与“正儿八经”/035 是“云山雾罩”还是“云苫雾罩”?/037 且慢“哇噻”、“爽歪歪”/039 “毛主席在苏联逗留二个月以上……”/042 什么叫“不知所踪”?/043 “各地”不等于“任何一个地方”/044 是“比对”,而不是“对比”/046 “字字玑珠”在这里用得不妥/048 “服法”被频繁地写成“伏法”/050 说“涵养”、“修养”和“教养”/051 “生前”怎么就等于“死前”了呢?/053 “三急”考/055 “授权”乎?“受权”乎?/058 “大连”这个地名的来历/060 李敖不知道什么是“轨靴”/065 “小针扎”到底是什么东西?/069 于丹的“何其人”/071 说“粉丝”/073 二、语文漫谈/075 陈原老人的敏感/077 汉语能火过英语么?/079 英国人说,德国在反击英语的侵略/082 看法国人的“法语情结”/084 大可不必因噎废食/086 新“字盲”现象值得重视/089 咱汉语也有了大传播的良机/091 网络文章一大抄/093 “世界语”又来了?/096 关于“因病医治无效”种种/099 普通话的儿化现象漫谈/102 汉字简化回头看/104 字母“V”与我们的关系/108 “你好”和汉语中的问候语/111 人类要“委婉”到什么时候?/117 错字商标的责任人在哪里?/122 垃圾广告跟你“刻意相逢”/125 广告文化面面观/128 重名的困扰/132 取名用字应该立法了/135 青岛有3 305个王秀英/139 关于感谢的“预付”/141 171个新词发布以后/144 “老外”能说是贬义词吗?/147 原来“她”活下来如此不易/150 “先父”到底是指谁的父亲?/156 一句套话留下的破绽/158 面对“配偶”称呼的失语/160 叫人无奈的荧屏字幕/163 标点符号是怎样诞生的/167 规范汉字表:一项早该出台的规定/172 公共场合的汉语拼音用不用严格规范?/174 五彩缤纷的网语新创造/177 从“猪流感”到甲型流感/181 三、编辑心得/185 从“拉稿子”说到“想当然”/187 我为什么要向青蛙道歉/190 对有些“错误”要手下留情/194 到处都是臭烘烘的“奶酪”/197 魏明伦的作文不得分/199 “老八路”能不能常“回来”?/202 一份有趣的老舍自写小传/205 沟通的难度/209 名作家有语病不足为奇/212 无知却有胆,快去编词典/218 想起了韬奋先生/220 董存瑞死前到底说了什么?/223 四、翻译乱弹/231 大胆猜测的习惯十分可怕/233 到底是“拉登”还是“拉丹”?/235 “雅鲁江江”之类/237 “西伯利亚”,你让我捉摸了几十年哪!/230 日、韩特有的汉字需不需要翻译?/241 天下独一份的“国务卿”/244 找毛病是件叫人扫兴的事/248 那匹可怜的老马是我/253 外文字母能不能进入汉语?/256 从潘基文“姓潘,不姓文”说开去/259 翻译趣闻种种/262 “广场”啊,你在哪里?/266 “哈日”、“哈韩”的“哈”是什么意思?/269 你知道什么叫“嘉年华”么?/273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Chinglish/275 宅男、宅女、御宅族/280 “不折腾”折腾起一场翻译大赛/28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趣说字里行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瓜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295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