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文学与环境武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聂珍钊、陈红)中收录了《生态关怀背后的道德忧思——康拉德丛林小说的生态取向管窥》、《生物、生态、环境——菲利普·拉金诗歌的生态伦理》、《和解之桥:石牟礼道子的重建之梦》、《“母亲带着我们定居在荒原”——论伊藤比吕美解构诗歌中的自然环境与性》等文章。
图书 | 2008文学与环境武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08文学与环境武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聂珍钊、陈红)中收录了《生态关怀背后的道德忧思——康拉德丛林小说的生态取向管窥》、《生物、生态、环境——菲利普·拉金诗歌的生态伦理》、《和解之桥:石牟礼道子的重建之梦》、《“母亲带着我们定居在荒原”——论伊藤比吕美解构诗歌中的自然环境与性》等文章。 目录 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 充满希望的生态批评 有关生态批评的评述 生态批评的新发展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意识 文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认知与实践 生态文学批评的知识形态批判 生态批评:一种历史文化批判——兼论生态批评的基点、定位与出路 生态批评的内涵建构与批评方法 生态文学创作:从生态审美体验到文学表达 论生态女性主义之“和而不同”思想 中西传统诗学中的自然观 美国文学与生态批评 对人与土地关系的哲学审视——论凯瑟早期小说《啊,拓荒者!》中的生态思想 经典重读:《睡谷的传说》的生态启示 评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溪水与河流 传承与超越一梭罗与爱默生自然观的异同分析 《白鲸》中的工业文明批判 《秘密花园》的生态思想解读 《大主教之死》的生态女性主义文本解读 薇拉·凯瑟短篇小说《邻居罗西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薇拉·凯瑟对于二元对立之解构的生态女性主义阐释——以《啊,拓荒者!》与《我的安东妮亚》为例 先锋写作与伦理关怀:评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三个女人》 人与自然的博弈:读史蒂文斯的《坛子轶事》 庞德《诗章》中的生态智慧 论杰弗斯诗歌的生态蕴含 《押沙龙,押沙龙!》中的生态伦理观 海明威的密歇根:《两代父子》中自然生态困境的探讨 约柯:生态失衡的象征 构建新型文化范式的神话编造者、冥想者、实践者——论加里·斯奈德对诗人作用的追寻 女性·身体·自然——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钟形罩》 希特勒的毒气室与《白噪音》中的毒气云 和谐共荣、充满爱的美丽新世界——艾丽丝·沃克《紫色》精神生态思想解读 《与狼共舞》的生态主题评析 论谭恩美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人·自然·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 从《销毁文件》看达纳·斯皮奥塔对二元论的解构 英国文学与生态批评 “伟大的生生不息的宇宙连续统一体”:依附与自传 “诗歌织结/森林知解”:托马斯·克拉克诗歌中的艺术与生态 莎士比亚戏剧的生态批评 布莱克生态思想的哲学表达 华兹华斯遗产:保护湖区本土生态美 简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思想 新历史语境下《弗兰肯斯坦》的生态伦理学解读 迷失的“自我”:希刺克里夫形象解读 埃格敦荒原上的人与自然 生态批评视阈中哈代的威塞克斯 生态关怀背后的道德忧思——康拉德丛林小说的生态取向管窥 人与自然的混响——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生态主义解读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自然、生命与美——劳伦斯的生态思想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解读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恋爱中的女人》 三位一体的文学环境——以艾略特诗歌为例 “水里的死亡”——对《荒原》的生态解读 《藻海无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摧残它类与摧残同类——对《蝇王》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物、生态、环境——菲利普·拉金诗歌的生态伦理 失落的伊甸园——看拉金式的风景 小说《裂缝》的象征意义与莱辛的女性主义意识 哈代悲剧艺术中的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以《远离尘嚣》为例 论《草原日出》中自然的反抗 朴实无名,大音稀声——品特戏剧的生态伦理学研究 其他国家文学与生态批评 和解之桥:石牟礼道子的重建之梦 “母亲带着我们定居在荒原”——论伊藤比吕美解构诗歌中的自然环境与性 《太平狗》的“不太平”——一个农民工与他的狗面临的生存危机 守卫凌霄的人——解读《云彩擦过悬崖》中的自然属性 动物文学与生态伦理观建设——以《被捕杀的困鲸》为例 科技的“宠儿”或“弃儿”——《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预警 飘逸和谐的绿色旋律——《温沙森林》的生态解读 在困境中徘徊的孤独灵魂——《变形记》的生态伦理解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08文学与环境武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聂珍钊//陈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473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2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