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1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堪称中国微型小说界创作精华的一次集中展示。丛书精选了大量的著名作家、新锐作家的微型小说精品。这些作家在创作上是相当成熟的,其作品可谓篇篇玉珠。丛书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那些隽永的文字,轻轻拨动着读者朋友的心弦,使大家从中获得感悟、慰籍、净化、认同的阅读乐趣。

本书为第1卷,生晓清、陈永林主编: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篇芦苇已被我的泪打湿……

内容推荐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本书是《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1卷,编者生晓清、陈永林花三年时间,阅读了数十万篇微型小说,才精选出这一百篇微型小说。

目录

立论/鲁迅

扯皮处的解散/王蒙

水蛇腰/汪曾祺

挖参人/贾平凹

奇遇/莫言

老爱情/苏童

泥人张/冯骥才

造句/林斤澜

女硕士之死/孟伟哉

地毯/航鹰

与周瑜相遇/迟子建

大兵/梁晓声

爱的墓园/从维熙

可恶的保险柜/张抗抗

野马之死/裘山山

猎人与母猴/叶广苓

细武/何立伟

鸽子/潘向黎

我是一个兵/刘兆林

丰碑/李本深

车站鹰雕/谢友鄞

爱情故事/陈源斌

望的故事/张海迪

不治之症/史铁生

一刻钟/金仁顺

打错了/刘以鬯

索当/聂鑫森

留给妻子和女秘书的信/生晓清

哭嫁/汤红玲

汗血马/魏继新

功勋牛的爱情/沈石溪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鲍尔吉·原野

命运的重量/宋清海

光头/毛家旺

鸟冢/黄孝阳

当铺/深雪

回家/林荫

糟糠之妻/傅爱毛

唐家寺的雨伞/高虹

杭州路号/于德北

泉水的歌唱/侯德云

月亮船/刘国芳

证人/滕刚

绝流/白小易

价值三千万美元的梦想/刘燕敏

教父/赵冬

将军印/刘建超

李大民之死/陈永林

嵌入灵魂深处的残弹/吴作望

命运敲门声/何葆国

头颅会说话/一一

夏日的思念/刘黎莹

洗手间的晚宴/周海亮

信任/甘晓成

迷药般的女人/李丹崖

高贵的捐赠/方冠晴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潘炫

昏迷十八天/黄飞

一块桌布带来的奇迹/依问

不怕两千年的孤寂/格斯特

迟到的第三者/马长山

危险的蝴蝶/水影

自杀直播/鲁西西

断弦/雨瑞

花婆/原非

你的笑容永远灿烂/傅昌尧

老和尚炒股/魏雅华

蝴蝶谎言/梅永远

省略阳光/林夕

与鳄鱼亲密接触/郭选

品格永远不会贬值/古保祥

再活一次看看/星竹

“当心当铺” /一哲

家徽/胡晨钟

蝈蝈为什么鸣叫/海飞

休止悲悯/邵宝健

年的羊/徐建宏

冠军母亲的诞生/童树梅

马不停蹄的忧伤/夏阳

你的清白无需证明/羽毛

形象/朱广世

租来的情人/徐彦

留一扇窗/一冰

爬上窖/芳燕曾

快乐岛的魔咒/张春风

聆听生命/刘跃清

只想给你第二次生命/尤天晨

你是我的兄弟/吕新建

购买上帝的男孩/徐彦

第N次重复/黄莞

瞎子/阎岩

悲怆的狼嗥/文清

第十块金币/凤凰

截然相反的梦幻假期/雪域白鸟

苦水玫瑰/赵文辉

哑巴村是怎样形成的/许保金

活着的手艺/王往

征脸/汪强

神奇的绳子/朱士奇

蚊子绝种之后/蔡良基

试读章节

水蛇腰

汪曾祺

崔兰是个水蛇腰。腰细,长,软。走起路来扭扭的。很多人爱看她走路。路上行人,尤其是那些男教员,看过来,看过去,眼睛很馋,崔兰并不知道有人看她。她只是自自然然地走。崔兰还小,才读小学五年级。虽然发育得比较快,对于许多事还只有点朦胧的感觉,并不大懂,她不知道卖弄风情,逗引男人。

崔兰结婚早。未免过早一点。高小毕业就结婚了。在这所六年级制的小学里,也称她是结婚最早的一个。嫁的是朱家。朱家的少爷。朱家是很阔的人家,开面粉厂。这个地方把面粉叫做“洋面”,这个面粉厂叫“洋面厂”。崔兰嫁的是洋面厂的小老板。崔兰怎么会嫁到朱家去的呢?

崔兰的父亲是洋面厂的账房先生,崔兰常给她父亲到洋面厂去送饭(崔兰的母亲死得早,家里许多事得她管),朱家的少爷一眼看上了崔兰,托人说媒,非崔兰不要。崔兰的父亲自然没有意见,崔兰只说了两句话:“我还小哩。……他们家太阔了!”事情就定了。

结婚三朝,正是阴历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的日子。这个地方每年七月十五“出会”。近晌午时把城隍老爷的“大驾”从庙里请出来。在主要街道上“巡”一“巡”,到“行宫”里休息,下午再“回銮”。这是一年里最隆重而热闹的日子。大锣大鼓,丝竹齐奏。踩高跷,舞狮子,舞龙,舞“大头和尚”(月明和尚度柳翠)。高跷有“火烧向大人”(向大人即清末征太平天国的名将向荣)。柳枝腔“小上坟”,贾大老爷用一个夜壶喝酒……茶担子,花担子,倾城出动,鞭花訇呜。各种果品,各种鲜花,填街咽巷,吟叫百端……

朱家的少爷带着新娘子去“看会”,手拉手。从挡军楼(洋面厂的所在)一直走到中市口(全城最繁华处)。新婚夫妻,在大街上,那样亲热,在那么多人面前手搀手地走,很多“老古板”看不惯。

他们的衣装打扮也是这城里的没有见过的。朱家少爷穿了一件月白香云纱长衫,上面却罩了一个掐了玫瑰红韭菜叶边的黑缎子小马甲。马甲掐边,还是玫瑰红的,男不男,女不女!

崔兰穿的是一件大红嵌金线乔其纱旗袍,脚下是一双麂皮软底便鞋,很显脚形——崔兰的脚很好看。长丝袜。新烫的头发(特为到上海烫的),鬓边插一朵小小的珍珠偏凤。脸上涂了夏士莲香粉蜜,旁氏口红,描眉画眼,风姿绰约,光彩照人。

朱家少爷和崔兰坐在王万丰(这是中市口一家大酱园)楼上靠栏杆一张小方桌前的藤椅(这是特为给上宾留的特座)上看会,喝茶,嗑瓜子。楼下的往来人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荤的也有素的。有的人说了声(小声),有的只是自己在心里想。

——崔兰这双丝袜得多少钱?

——反正你我买不起!

——她的旗袍开气未免太高了,又坐在栏杆旁边,从下面看什么都看见了!

——她穿了裤子没有?

——她晚上上床,一定很会扭,扭得很好看。

——你怎会知道?

——想当然耳,想当然耳!

一一闭上你们这些男人的臭嘴!

一夜之间,崔兰从一个毛丫头变成了一个少奶奶,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为此很不平。一句话在很多人的嘴里和心里盘桓:

“这可真是糠箩跳米箩了!”

挖参人  贾平凹

有人家出外挖药,均能收获到参,变卖高价,家境富裕,竞为方圆数十里首户。但做人吝啬。惟恐露富,平日新衣着内破衫罩外,吃好饭好菜,必掩门窗,饭后令家人揩嘴剔牙方准出去,见人就长吁短叹,一味哭穷。

此一夏又挖得许多参,蒸晾干后,装一烂篓中往山下城中出售,临走却在院门框上安一镜。妇人不解,他说这是照贼镜,贼见镜则退,如狼怕鞭竹鬼怕火。妇人奚落他疑神疑鬼,多此一举,他正色说咱无害人之意却要有防人之心,人是识不破的肉疙瘩,穷了笑你穷,富了恨你富,我这一走,肯定有人要生贼欲,这院子里的井是偷不去的,那茅房是没人偷的,除此之外样样留神,那些未晾干的参越发藏好,可全记住?妇人说记住了。他说那你说一遍。妇人说井是偷不去的,茅房没人偷,把未晾干的参藏好。他说除了参,家里一个柴棒也要留神,记住了我就去了。妇人把他推出门,他走得一步一回头。

妇人在家里果然四门不出。太阳亮光光的,照在门框上的镜子上,一圆片的白光射到门外很远的地方,直落场外的水池,水池再把圆片的白光反射到屋子来。妇人守着圆片光在屋中坐,直到太阳坠落天黑,前后门关严睡去。睡去一夜无事,却担心门框上的镜子被贼偷了,没有照贼的东西,贼就会来吗?翌日开门第一宗事,就去瞧镜子,镜子还在。

镜子里却有了图影。图影正是自家的房子,一小偷就出现在檐下的晾席上偷参,丈夫与小偷博斗。小偷个头小,身法却灵活,总是从丈夫的胯下溜脱。丈夫气得嗷嗷叫,抄一根棍照小偷头上打,小偷一闪,棍打在捶布石上,小偷夺门跑了。妇人先是瞧着,吓得出了一身汗,待小偷要跑,叫道我去追,拔脚跨步,一跤摔倒在门槛,看时四周并不见小偷。觉得奇怪,抬头看镜子,镜子里什么也没有了,一个圆白片子。

又一日开门看镜子,镜子里又有了图影,一人黑布蒙面在翻院墙,动作轻盈如猫。刚跌进院,一人却扑来,正是丈夫。蒙面人并不逃走。反倒一拳击倒丈夫,丈夫就满口鲜血倒在地上。蒙面人人室翻箱倒柜,将所有新衣新裤一绳捆了负在背上,再卸下屋柱上的一吊腊肉,又踢倒堂桌,用镢挖桌下的砖地,挖出一个铁匣,从匣中大把大把掏钱票塞在怀里。妇人看着镜子,心想丈夫几时把钱埋在地下她竟不知?再看时,蒙面人已走出堂屋,丈夫还躺在地上起不来,眼看蒙面人又要跃墙出去了,丈夫却倏忽冲去,双手在蒙面人的裆里抓,抓住一嘟噜肉了,使劲捏,蒙面人跌倒地上,动弹不得,丈夫将衣物夺了,将腊肉夺了,将怀中的钱票掏了,再警告蒙面人还敢不敢再来偷?蒙面人磕头求饶,丈夫却要留一件东西,拿了剪刀一铰,铰下蒙面人的一只耳朵。遂扯着蒙面人的腿拉出来,把门关了,那只耳朵还在地上跳着动。妇人瞧得心花怒放,没想丈夫这般英武,待喊时,镜子里的一切图影倏忽消失。

以后的多日,妇人总见镜子里有自家的房子,并未有小偷出现,而丈夫却始终坐在房前,威严如一头狮子。妇人不明白这是一面什么镜子如此神奇?既然丈夫在门框上装了这宝物,家里是不会出现什么事故的,心就宽松起来,有好多天已不守坐,兀自出门砍柴,下河淘米。家里果真未有失盗。

一日,开门后又来看镜子,镜子里又有了图影。一人从院门里进来,见了丈夫拱拳恭问,笑脸嘻嘻,且从衣袋取一壶酒邀丈夫共饮。丈夫先狐疑,后笑容可掬,同来人坐院中吃酒。吃到酣处,忽听屋内有柜盖响动,回头看时,一人提了鼓囊囊包袱立于台阶,一边将包袱中的参抖抖,一边给丈夫做鬼脸,遂一个正身冲出门走了。丈夫大惊‘,再看时屋后檐处一个窟窿,明白这两贼诡秘,一个从前门来以酒拖住自己,一个趁机从后屋檐入室行窃。急伸手抓那吃酒贼,贼反手将一碗酒泼在丈夫眼上,又一刀捅向丈夫的肚子,转身遁去。丈夫倒在那里,肠子白花花流出来,急拿碗装了肠子反扣伤处,用腰带系紧,追至门口,再一次栽倒地上。

妇人骇得面如土色。再要看丈夫是死是活,镜子里却复一片空白。

三日后,山下有人急急来向妇人报丧,说挖参人卖了参,原本好端端的,却怀揣着一沓钱票死在城中的旅馆床上。

P3-5

序言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微型小说尽管是从短篇小说中发展出来的,但与短篇小说有很大差别。1984年,《微型小说选刊》在南昌创刊。1985年,《小小说选刊》创刊。1992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在上海成立。这样,微型小说这种新兴的文体从短篇小说中完全脱离出来了,成为小说四大家族中的一员。微型小说因比散文好看,比故事有品味,比小品文厚重,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中学生朋友。又伴随着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中考、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悟力,更加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些也是微型小说这一文体所独有的特征,微型小说的创作和表现手法都与中考、高考作文相吻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凌焕新说:“微型小说是中学生训练写作最好的学校。”从1994年满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开始,几乎每年都有微型小说在作文中获得满分,有些考生模仿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也获得了极高的分数。甚至有些考生为了获得高分采取抄袭微型小说作家作品的做法,如《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十多篇微型小说被某些考生抄袭,并作为满分作文被报纸刊出。适当的模仿和借鉴是允许的,但抄袭绝不可取。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微型小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凭自己的实力去获取高分。

目前,鉴于微型小说在中、高考作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将微型小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全国有许多中学还将微型小说编成为教材,把微型小说明确为训练写作的主要文体。

因而微型小说的杂志、书籍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已抢占了一定市场。为了区别于别的微型小说选本,我们在编稿时更注重于可读性强、时代性强、趣味性强与构思巧妙、有深刻内涵的微型小说。

由于工作原因,编者接触到大量读者,他们都希望能有一套权威的微型小说经典选本。而市面上有不少标榜微型小说经典的书籍,这些书里所选的作品都是重重复复地选,让读者极其反感。编者充分考虑到这点,对一些读者耳熟能详的老经典没入选,但自然不会降低选稿的标准。应广大读者要求,编者花三年时间,阅读了数十万篇微型小说,才精选出这一千篇微型小说。这套书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这些名篇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型了小说这一大众文化的优势,让文学和普通受众产生近距离的心理效应,让微型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更加自信和有力量。希望能通过这一个书系,窥见中国微型小说这一文体的佳作精品全貌。这是十本最权威、最经典的微型小说选本,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对中学生写作文、初学写微型小说的作者都有极其重要的鉴赏和借鉴作用,也为理论工作者对微型小说研究提供了最具价值的资料,对繁荣微型小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1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生晓清//陈永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46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1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9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