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大的一场大火(1999-2009)
内容
编辑推荐

多少理想和现实。多少错过与迷失。她的青春,也是你的青春。她的十年,也是你的十年。当和陌生人转过街角,看到橱窗里疲惫的脸。曾经年轻飞扬的你,何不回头找找自己的“十年”。

《最大的一场大火(1999-2009)》由荞麦编著。贯穿整个小说的,是从1999到2009这十年间娱乐圈名人事件和社会大事的回放。主人公陈栗子,一个普通的80后,从初进大学到工作后的经历,主线是她的感情生活,与她有关的三个男人,同时描写她的工作经历,命运发展。荞麦对心理的描写细腻而纯净,她不时地引用的一些现代名人的名言,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适合的地方。小说通篇的格调,没有人们想象的颓废,也并不夸大某种对人生的进取精神,它有一种平静和无奈,也许是对这个时代的迫不得已的顺遂,对大环境下情感的无力把握,也因为文字中依附于主人公的一份可贵的单纯,而带着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淡淡的伤感。

内容推荐

《最大的一场大火(1999-2009)》由荞麦编著。

《最大的一场大火(1999-2009)》是一部汇集着八〇后女生集体记忆的个人小历史。

二〇〇九年末的时间点上,回望十年间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曲折情感经历,以及各种震惊一时然而转眼成云烟的社会事件,留下的是低声唏嘘。喧嚣和孤独之后,是感伤和苍凉。

从一九九九年青涩的大学文学社相识,到二〇〇九年电话那头的物是人非, 这段情感记忆中的画面在陈栗子和苏砾二人相伴散步中回放,看起来不炽热,想起来不平淡。

这十年,陈栗子骨子里有自卑,生活中依旧昂扬,属于保留理想又活在当下的人。苏砾和自己的好友小冬在她眼前闪现过,记者同行林涛捧着巧克力与鲜花在某个圣诞节出现过,成熟稳重的医生郎烨走进过她的婚姻生活,然而这一切,都只剩下一点记忆的追索。

十年心迹。这是一个三十岁略显沧桑的职业女性,讲述着一个二十岁青葱岁月的大学女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成长历程。

试读章节

二○○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晚,时隔多年之后我再次见到小冬,是在张雨生的小型纪念会上。在一家有着老木桌椅灯光永远昏黄的咖啡馆。她以破烂牛仔裤和厚棉T恤出场,露出纤细锁骨,还是那样,娃娃脸,短头发。站在那里讲话,声音怯怯糯糯的,当然这不过是假象。她完全不怯也不糯,她是叛逆少女,一叛十年。

我一个人坐在下面,猜她并未看到我。尘满面,鬓如霜。我刚从北京赶回来,拖着一个旧的行李箱和一身疲惫。下飞机之后我打车直奔这里,为了平静情绪一路在的士上抽了半包烟,司机脾气好只是默默摇下窗户,于是我们足足吹了一个多小时的冷风才到达目的地。咖啡馆里聚满粉丝,百分之九十都是女生,隔了十二年她们依然爱着他,这点甚至让我都觉得万分感动。寥寥几个男生,无一例外是陪女朋友来的,也都是文质彬彬长相斯文戴黑边眼镜的文艺男青年。

当然。

当然。

我跟自己说,他并不会来。我早就知道他并不会来,不是吗?往门口张望不过是一种强迫症罢了。

我坐在那里抽了一支烟,听各色人等上去唱了几首歌,然后有人唱起了《口是心非》,便也忍不住跟着哼两句。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晚十一时四十八分,台湾著名歌手人称阿宝的张雨生在遭遇车祸昏迷二十三天后终究不治,年仅三十一岁。那年我高二,与小冬在宿舍里不顾其他人的抗议大声高唱《口是心非》,唱到破音也不肯停,还对那些一直唱着《大海》的女孩们嗤之以鼻。我们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特别地不一样。当然,或许每个十七岁的少女都是这样想的。

其实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多么爱张雨生,只不过他碰巧死了。在内心迷惘的十七岁,死亡显得特别的高贵。但小冬不同,她是真的伤心欲绝,从此念念不忘。那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二十九岁的我坐在这里听张雨生,多的不过是身世感慨。

我永远不是真正沉迷的那个人。这究竟是喜是悲?

我跟小冬,数年未见。她如注射过防腐剂一般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当然也或许是我的幻觉,我将十年前见她的样子,以及她现在的样子,经过层层重叠已经分不清楚,而最终占上风的,永远是她年轻时的样子,甜美、不驯、凛冽。不知道她看到我又会作何感想,我觉得自己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像换了一个人,就像《情人》里说的“备受摧残的容颜”。这种变化难说孰好孰坏,只能说是时间酿成的必然。当然她也未必这么看。如果她看到我,首先会觉得惊讶吧,惊讶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然后,聪明如她,或许会想到:今天算是我、她以及苏砾,三个人认识的十年纪念日。如臬苏砾还在这里,我真想知道,这么久之后,他已经变成何种模样。是否还是那么瘦,是否眼神里依然有光。

一九九九年,我认识了苏砾,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在这十年里,时间好像被压缩又被延长,弯弯曲曲缠缠绕绕,让人无法丈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那整整四年的大学生活,有时候又觉得它只不过发生在昨天。

一九九九年,一九八一年出生的我考入大学。在高考前几天我开始睡不着觉,怎么都睡不着,马上要逃出生天的感觉让我翻来覆去,兴奋莫名,结果在数学考试时差点睡着。本来因为高三时换了一个很帅的数学老师,我的数学成绩已经颇有起色,但前一晚的失眠导致我在考至一半时忽然被瞌睡准确击中,眼前慢慢模糊一片,几乎看不清楚眼前的数字,只觉得它们在不停跳跃抖动,眼皮打架,差点轰然睡去。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高考数学遭遇滑铁卢后,我再无颜面去见数学老师,见到他就躲着走,毕业时也未曾好好告别。于是他的帅慢慢在我心里变成一种传说,直到大三时再见到他。

高考失利,使我只能考进一个二等学府,离我对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但结束压抑的三年高中生活对我来说过于重要,再考下去我会精神失常也未可知,于是也就没心没肺兴致勃勃地去上大学了,并没有产生什么严重的失落感。虽然每年高考跳楼者有之,精神失常者有之,但我们这一届这一班几经起伏最终还都是平安度过,已经算是可喜可贺。

诡异的是,小冬竟然与我考入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学科的同一个班级。之前我并不知道她填报了与我一样的第二志愿,更没想到我们同时失利落于第二志愿,我们的同窗情谊真的已经深厚至此吗?或许根本就是命运的小小捉弄。

一九九九年,大学扩招的第一年。从此之后大学生再也不是什么高贵的字眼,在路上随便扔一块砖头,就足以砸倒一大片大学生。。为了容纳那么多扩招进来的青春热血的学生,很多大学用心颇为良苦地在城市偏远的郊区建了新校区,我们学校就是卧薪尝胆的第一个。在离城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郊外,在一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在农田和小镇的围绕中,新建的校区拔地而起。刚开始不过区区几幢宿舍和教室,根本不成体系。我们是第一批到那里的人,像是空降到地球的火星人,完全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事实就是:我们被遗弃了。

整个校区背山而建,晚上七点之后除了教室便不见灯光。周围的农民们早早睡下,公交车晚上七点便停开,也几乎不见任何一辆的土。随意种下的树木都还幼小,树枝上见不到几枚绿叶,草地也光秃秃的,像是随时都会枯死在我们面前……这哪里是我们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嘛!

只有路灯,造型还算文艺,在某一天忽然亮了起来,刚开始我们都没有注意,后来惊恐莫名:路灯!这可是我们校园里难得的先进设备。

路灯亮起来那一天,是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我第一次见到了苏砾,他就靠在路灯上,差点与路灯齐高,而且他瘦得也像是路灯杆一样,我简直以为是两根路灯杆在迎接我。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大的一场大火(1999-200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荞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3985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3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