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耀人的艺术形象杜丽娘。她原是一位典型的闺阁小姐,被三从四德的礼教牢牢地缚住。晚明时期,这样的女子成千上万,她们都是封建礼教和伪道学的牺牲品,其内心痛苦与精神压抑不言而喻。汤显祖通过离奇的情节和巧妙的组合,亦真亦幻,亦庄亦谐,创造了一个女子伤春感悟,从阳世到阴间又再回阳世,最终争取到婚姻自主的故事。《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比起《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显然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图书 | 牡丹亭/中国古典戏曲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牡丹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耀人的艺术形象杜丽娘。她原是一位典型的闺阁小姐,被三从四德的礼教牢牢地缚住。晚明时期,这样的女子成千上万,她们都是封建礼教和伪道学的牺牲品,其内心痛苦与精神压抑不言而喻。汤显祖通过离奇的情节和巧妙的组合,亦真亦幻,亦庄亦谐,创造了一个女子伤春感悟,从阳世到阴间又再回阳世,最终争取到婚姻自主的故事。《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比起《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显然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内容推荐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还魂梦》,作者汤显祖与英国的剧作大师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四百余年盛演不衰。该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离合,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和伪道学,热情歌颂了追求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的精神。本书选本精当,注释通俗,适宜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 目录 题词 第一出 标目 第二出 言怀 第三出 训女 第四出 腐叹 第五出 延师 第六出 怅眺 第七出 闹塾 第八出 劝农 第九出 肃苑 第十出 惊梦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寻梦 第十三出 诀谒 第十四出 写真 第十五出 虏谍 第十六出 诘病 第十七出 道觋 第十八出 诊祟 第十九出 牝贼 第二十出 悼殇 第二十一出 谒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出 拾画 第二十五出 忆女 第二十六出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出 欢挠 第三十一出 缮备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议 第三十四出 调药 第三十五出 回生 第三十六出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骇变 第三十八出 淮瞀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出 仆侦 第四十一出 耽试 第四十二出 移镇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出 急难 第四十五出 寇间 第四十六出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围释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出 闹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出 闻喜 第五十五出 圆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牡丹亭/中国古典戏曲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明)汤显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2653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37.2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