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枫叶集
内容
试读章节

邵成文和陈财东的众伙计(长工),依照陈登第家王管家的指派。忙活着夏收的准备。陈登第一家老少、长工和闲杂人有近20口人吃饭,加上临时雇的割麦的“麦客子”,夏收期间吃饭的人数增加近一倍。麦收前推磨子磨面的活最繁重。推磨磨面,整天钻在磨房里,跟着牲口屁股转,手搬、脚蹬箩面柜,动作机械、单调,加上磨房里牲畜粪臭气熏人,劳动强度又大,所以推磨磨面是长工们最发愁的活。不幸得很,邵成文和长工刘根生偏偏被指派专门在麦收前推磨磨面,一千就是十来天,磨了几石麦子的面。按照王管家的吩咐,邵成文、刘根生磨面的时候,把面粉分开等级,磨二遍的面粉最白最细,是精粉,要单独分装,供陈登第和他的老婆及其子女们吃,其余的“一箩子面”较粗较黑,是专供长工和雇的麦客子吃的。这分等装、分等吃面粉的做法,是陈财东的“家传”,不能违背。一场磨面的重活千完,18岁的邵成文腿肿脚胀,腰酸背痛,四肢无力了;长工刘根生累得病倒,睡在长工房里起不来炕。

一天,邵成文提着草笼,拿着镰刀去割苜蓿,路上碰见梅仙。情人相逢,心上喜欢,但四目相视却默默无言。梅仙羞怯得很,耳朵和脸颊都红了,低着头只是笑不说话。成文朝四面看了一下,没有一个人影,路边的滚滚麦浪如障眼的屏幕,他放下草笼镰刀,上前紧紧握住了梅仙的纤手,成文想拥抱她,梅仙羞怯得不行,转过身子,扭捏地不让成文拥抱,成文也不好勉强,俩人腔子里的心跳动得像敲鼓。

“你这一向还好吗?”成文轻声爱怜地问梅仙。成文整天在磨房里磨面,多日没出来,就是出来做活,也不一定能碰见梅仙。

“还好!可好多日子了,咋不见你?”梅仙羞答答地不敢拿眼正视成文,斜睨着说。

“王管家派我跟根生磨面,一连磨了十来天,不得出来么,咋能见你哩!”成文没奈何地说,对长工的活计很厌烦。

“唉,你啥时才能不给财东家做活,回到自己家里哩!”梅仙知道当长工的滋味,盼望成文早日不当长工。

“回到家里没活做,过不了日子,还不是一样给人做活揽工”,成文哀凄地说。

“实可怜,唉唉唉……”前面不远处有人在吼秦腔,打断了成文跟梅仙的说话。

“有人过来啦,咱们有话以后再说!”梅仙胆怯地说。成文也是这意思。俩人只好你瞅我,我瞅你,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匆匆离开。

梅仙知道成文给人做活,整天关在磨道里磨面,十分劳累,她心疼,她抱怨,盼望着成文早些摆脱难熬的长工活,另谋生路,更盼望着早日跟成文结为夫妻,哪怕再穷,吃糠咽菜也心甘情愿,相守不离。

梅仙的父亲叫武志英,40多岁,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在外地教书;母亲是农家女,主持家务,兼种几亩地。她无兄无弟,只有个姐姐梅花,已出嫁给临平县城一个生意人。父亲教书的地方离家较远,轻易不回来,平日里,母女俩相依为命过日子,生活还算过得去。梅仙念过几年小学,长得秀气、聪慧。由于家境欠好,乡村百姓女娃上学念书的极少,她辍学在家,帮着母亲千家务,做农活。梅仙一年一年地长大了,越发出脱得俊美,婉若出水芙蓉。她上小学时跟邵成文是同班同学,同在一个村子,从小天天见面,时常一起玩耍,两小无猜;长成大姑娘以后,她爱慕起邵成文,天天想着成文却羞于见面。自然,成文对武梅仙的爱慕,就像粱山伯与祝英台。梅仙喜欢成文,父母是知道的。梅仙父母的思想比较开明,知道邵成文家穷可人品好,他(她)们不嫌弃他家境贫寒又是个给人做活的长工娃,只要女儿喜欢,心里高兴和愿意,他们就认了这个未来的长工女婿。他们答应了小女儿的亲事,也没有请媒人说合,把邵柳氏请到家里吃了一顿定亲饭,这在当时农村是少有的稀罕事。

陈登第也在打梅仙的主意了。他嚷嚷说,要娶梅仙做他的小妾。事情传开,邵柳氏跟儿子成文心如刀搅。梅仙的父母也忧愁得不行。很害怕小女儿给陈登第做了小,把女儿推入火坑。梅仙听说陈登第想娶她做小,既害怕又恼怒,她恨不能拿剪子戳死陈登第那个马脸老贼。陈登第只要见到梅仙,总是嬉皮笑脸,找茬茬想跟梅仙说几句话,那对色狼眼睛,把梅仙从头到脚看了又看,恨不得把梅仙一口吞进肚里。面对心怀恶念的陈登第,梅仙冷眼以对,不理不睬。后来,梅仙只要从远处一看见陈登第就远远地躲开,匆匆离去。

陈登第知道武梅仙爱的是他的长工邵成文,武邵两家已定了亲。咋个把梅仙弄到手,他的鬼主意想了一个又一个。他想瞅机会把长工邵成文打成残废甚至毙命,绝了梅仙和武志英夫妇的想望。P010-011

目录

嵯峨山

六盘山

贺兰山

序言

写小说,搞文艺,非我之所长,只是业余爱好而已。过去想写点东西,苦于无暇顾及,退下来后,方考虑将多年积累的“矿石”加以“冶炼”,使之成为一点对社会有用的东西。能否达此目的,我不敢“王婆卖瓜”。

本书共收录中长篇小说三篇。小说《嵯峨山》,描写的是20世纪30~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民生凋敝,贫苦百姓备受反动统治阶级欺压,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的悲惨情景。陕西关中嵯峨山地区尤甚。共产党地下组织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给受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指出了摆脱压迫和痛苦的光明大道。小说以嵯峨山地区的农村斗争为背景,刻画了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农村地主陈登第、陈再仁父子的形象,揭露其残害百姓的罪行,贫苦百姓采取各种方式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竭力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两种势力进行着殊死的较量,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各种人物性格鲜明。同时,关中嵯峨山地区的风情民俗跃然纸上,语言具有地方特色。小说给人以积极、鼓舞、抗争、奋进和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而勇敢地进行搏击的力量。

有人以为,小说《嵯峨山》所写的故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表“含乎时宜”,现在“过时了”。我不这么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知兴亡。我们不忘记过去,正是为了珍爱今天,尽心尽力地呵护、建设今天,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小说《六盘山》描写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中国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某省报驻六盘山原州记者站一些新闻工作者的采访生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六盘山地区各民族的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战胜困难,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建设六盘山区的感人事迹。小说中反映的回汉各民族人民团结的情景真实而生动。以苦为乐,艰辛的脑力劳动与丰硕的精神成果,担子、压力与拼搏、提高同在,形象地反应了新闻工作者和一切靠“爬格子”吃饭的知识分子的职业特点。记者彭冰、柳惠芝在并肩战斗中结为伉俪。他们高尚、纯洁的爱情给人们以遐想、深思和启迪。

今天,我们党的新闻事业获得了全新的、令人喜悦的发展,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远不能相比的。但是,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一切干事业的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勤于和善于进行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的职业追求。从认识和实践上认真落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少做、不做违背客观事实、客观规律的蠢事,对此,现在的一切传媒工作者和传媒载体,都要永远继承和发扬,不可以有须臾的、丝毫的疏忽和漠视。这正是小说《六盘山》意义之所在。

小说《贺兰山》描写了一对中年“续弦”夫妇的爱情故事。其中,女主人公林秋英大半生历尽坎坷,从不向艰难困苦低头,以伟大的母爱抚育幼孤成长,最终迎来了幸福生活。在故事情节展开中,塞上江南的美景,风土民情,人心世态,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尽在其中。

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迄今有30余年,然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令世人惊叹与折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奋力拼搏取得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中,有知识分子不容忽视、不可小觑的重大贡献。如今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之好,已非昔日可比。他(她)们已不再是什么“臭老九”,而是光荣的劳动者。他(她)们已摆脱了那段不堪回首、却永难忘记的像做“小媳妇”,生怕“婆婆”挑刺、指责,动辄得咎的担惊受怕的日子,重新感受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他(她)们在为祖国努力工作的同时,心情闲适,乐观自在,笑颜常开,如同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此在小说《贺兰山》中有折射。

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于垂暮之年,不甘寂寞,抱病握管撰此《枫叶集》。愿有益于读者和文学创作者。

内容推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知兴亡、我们不忘记过去,正是为了珍爱今天,尽心尽力地呵护、建设今天,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六盘山地区各民族的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战胜困难,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建设六盘山区的感人事迹……

一对中年“续弦”夫妇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大半生历尽坎坷,从不向艰难困苦低头,以伟大的母爱抚育幼孤成长……

编辑推荐

本书共收录中长篇小说三篇。小说《嵯峨山》,描写的是20世纪30~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民生凋敝,贫苦百姓备受反动统治阶级欺压,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的悲惨情景;小说《六盘山》描写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中国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某省报驻六盘山原州记者站一些新闻工作者的采访生涯;小说《贺兰山》描写了一对中年“续弦”夫妇的爱情故事。其中,女主人公林秋英大半生历尽坎坷,从不向艰难困苦低头,以伟大的母爱抚育幼孤成长,最终迎来了幸福生活。在故事情节展开中,塞上江南的美景,风土民情,人心世态,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尽在其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枫叶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世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45151
开本 32开
页数 4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10
147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