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决战撒哈拉
内容
编辑推荐

《决战撒哈拉》由著名中国台湾极限运动员林义杰所著。

这几年运动界的“台湾之光”在世界体坛发光发热,林义杰、王建民、郭泓志、卢彦勋、曾雅妮等运动好手,不仅为个人生涯屡创高峰,也成为青年学子们景仰崇拜的榜样。不过,林义杰选择的道路和其他人大异其趣,他面对的挑战,不只是体力、技术的考验和病痛的拆磨,更是与死神的搏斗,每次的征途,都布满荆棘、充满未知,所谓“极限运动”,应该已经不足以形容其闻的险恶。

内容推荐

宝岛台湾极限运动世界冠军、赛博数码广场公益形象代言人林义杰,携新书《决战撒哈拉》与年轻人共同分享他用双脚跑过、看到的世界,以唤起人们更加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

《决战撒哈拉》是迄今最令林义杰胆寒的长征,他从2006年底到2007年初,与来自美国的查理、加拿大的雷伊历时111天跑了7500公里横越撒哈拉。完成3个人1斗志1决心的壮举。以此提醒世界关注非洲缺水危机,为非洲水资源募款。

目录

前言 骨灰的约定

Part 1 撒哈拉首部曲 林义杰、查理、RAY征途ON LINE

 2006.11.2 挑战开始,起点:塞内加尔;犹如身陷地狱

 2006.11.4-5 为关注非洲缺水而跑;想吐又不能吐的折磨

 2006.11.7-8 我的图瓦雷克族朋友;多次迷路

 2006.11.11 1 0000美金投入水资源,可养活25000位居民20年

 2006.11.15 听到潘瑞根老师的声音,我哭了

 2006.11.17-18厨师染上疟疾;Ray差点踩到“非洲死神”曼巴蛇

 2006.11.19-20林义杰,生日快乐;三餐与苍蝇抢食

 2006.11.21 皎洁的明月照亮前方

 2006.11.24-25 Ray病倒了;来到“死亡公路”

 2006.11.26 极珍贵的水资源;接到马特·达蒙来电

 2006.11.28-29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团体进度因我而影响

 2006.11.30 会咬人下体的狐狸;带刺的卡郎卡郎

Part 2 撒哈拉二部曲 病毒、沙漠风暴、地雷环伺

 2006.12.2-4 病毒席卷团队,我也“中奖”;一连数日沙漠风暴来袭

 2006.12.6-8 Ray痛苦得哭了,我边吃晚餐边打点滴;大阴霾:利比亚不发签注

 2006.12.9 穷困妇人愿用羊换药

 2006.12.10-12独自在荒漠生存的小男孩

 2006.12.13 辛苦程度不输我们的摄影团队;听见女友即将来到的好消息

 2006.12.15-16化危机为助力,左右派随行保护

 2006.12.17-18去年探勘人员误踩地雷身亡;阿巴杜也爱周杰伦

 2006.12.19 想起小时候;撒哈拉公交车趣事一箩筐

 2006.12.21 开心果阿巴杜失踪了;Jeff成了撒哈拉神医

 2006.12.25 圣诞节与妮可相逢阿加德兹

Part 3 撒哈拉三部曲 路线一再更动,挑战波折不断

 2007.1.1-3 女友离开令人感伤;恩师与台湾朋友的信让我解忧

 2007.1.4-5 上演风与太阳比赛的故事;利比亚愿意发签注了

 2007.1.6-8 台湾加油;团队里的明星

 2007.1.9-11 利比亚的可与不可;至冷至热的沙漠

 2007.1.13-14 尼日尔阿兵哥与利比亚警察,一边白脸一边黑脸

 2007.1.15-17 等待“5公里台湾”;时差魔神仔作怪

 2007.1.19-20 期盼好友文祺、雄来相聚;透早开跑半夜赶论文

 2007.1.21 特殊盐地环境;十足“男人昧”

 2007.1.24 进入利比亚城镇

 2007.1.26-29 避免踏入地雷区,路线大更动

Part 4 撒哈拉最终回 不放弃、不回头,勇往直前直到红海

 2007.2.2 故乡人9小时大冒险来相会;“P P”与“PU PU”

 2007.2.4-7 看见老天反复变脸;我们对抗痛苦的方式很不同

 2007.2.10-11 地雷区尿尿吓坏利比亚阿Sir;终于在利、埃边境见到好友

 2007.2.12-13 爱的能量如此强大

 2007.2.15 他们眼中的我

 2007.2.17 除夕夜,和妈妈在台湾过年的承诺跳票了

 2007.2.18 展开疯狂大作战;沙漠足球友谊赛

 2007.2.19 胡夫金字塔下的浪漫求婚记;疲累到达极限

 2007.2.20 身体即将崩溃;又威又甜的红海海水

后记 我们不是在玩生命,我们是在尊重生命

试读章节

2006.11.4-5

为关注非洲缺水而跑;想吐又不能吐的折磨

其实,我们这次征途的主轴之一是为响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关注非洲缺水危机而跑。

在第3天上午于毛里塔尼亚境内跑向罗索镇的路上,我们眼见一整排衣着褴褛的小朋友,个个手中拿着空宝特瓶(PET),一见到外地人,两眼就怔怔盯着看,看得出来他们想要讨水,却又不敢主动,于是,只好露出渴望又卑微的眼神。

“一滴水、一点露”,真的只有来到撒哈拉,你才能感受到世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一群人,是如此巴望着水,水之于他们如同珍贵的黄金、钻石。我想,自己在家里十几分钟淋浴所耗费的水量,或许就够撒哈拉一村庄约百人用上一周吧。难以想象,我们台湾人一天所用的水,够他们用多久?

在台湾地区,在世界很多的地方,水是再基本不过的资源,随手一开就有水。唯有身历其境,才能知道原来水不是想要就要得到的,我满脑子缠绕着水问题,唉!水,之于世上某些族群而言,真的是一个迫切的大问题。

中午,我们找到了一个隐密处扎营。扎营是个大学问,在撒哈拉沙漠里,偶会发生旅人遭到有组织、持武器的匪徒掠劫财物,甚至杀人抢钱的事情。像我们整个挑战团队行在沙漠中,行踪更是明显,是匪徒觊觎的大目标。所以挑战途中,每一天中午与夜里,挑战团队的安全小组都会事先找出远离我们挑战路线的隐密处扎营。

有时,夜间的扎营处与我们前进的路线距离超过10公里以上,为的就是确保安全。

当然我们三人是实实在在的一步一脚印前进,所以每天我们会在中途停歇处放上记号,然后由补给车载我们三人至扎营处。隔日,我们再由补给车载返前晚停歇的记号处继续前进。

“Kevin(我的英文名字),还在痛吗?”我们的队医、美国史丹佛大学紧急医疗系主任Dr.Jeff跪在地上整理他的家当医疗装备时一面问我,语气充满关心。

“还是一样……”我硬挤出这句话。我的膝盖相当的痛,膝上的贴布只是心理安慰剂,没什么止痛用处。几句对话间,细细的沙随风钻人我的嘴里,我一面揉着脚痛处,一面掮着赶也赶不完的苍蝇。真可恶,已经够烦躁了,还得忍受这些在耳际嗡嗡作响、沾惹满身的苍蝇大军。

经过刚才Jeff的检测,我还有脱水现象,正当他与查理说“担心Kevin下午能跑多远?”的同时,我心里正祈祷着:希望等下可以继续跑,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

我们的挑战规则说简单也很简单,除了上述一步一脚印,每一步都不能取巧(例如中途坐车),三个人也都必须一起前进,如其中有一人因出状况暂无法推进,其他两人也必须停下脚步,当然整个团队就会跟着进度停滞。

我因为担心才出发不久就拖累团队进度,所以强忍着痛苦继续下午的路程,不过,我也注意到了Ray与查理,他们也有不想说出的身体痛苦。

下午抵达罗素镇,马上被一群黑人小朋友团团围住,他们见到陌生人超热情,有一大群小孩好奇地看着我手中的摄影机,有人则顽皮地向查理秀钞票。

不一会儿,有位小朋友还对我比出功夫架式,大概因为我是东方面孔而认为我会功夫,所以咧着嘴玩笑地对我比画了一番。没想到,罗素小镇的孩童也知道中国功夫,这点反而让我觉得超惊讶。

5日晚的夜里,劲风吹得帐篷啪啪作响,方才Jeff检查了我们三个人的状况。Ray已经全身酸痛得不愿意讲话了,Jeff忧心地用镊子处理我脚底水泡里又长着水泡的皮肤,一面喃喃自语说着每个人的症状。

我一直隐忍着,一直想找机会跑出帐篷,因为经过4天的跋涉直到今天下午,我的身体已经发出很想吐的瞽讯。我有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如此虚弱而痛苦的自己,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回头了,我只能在心中为自己加油。

说真的,我是超爱面子的人,即使和查理、Ray有多年交情,和挑战团队的伙伴也已经有了几日共患难的感情,但我还是不愿在他们面前显现出脆弱的那一面。真想彻底吐个痛快,但是又一直找不出独处的时机,于是,就这样让身体一再反复承受想吐的煎熬,快要吐了,压抑、忍住,我绝对不能吐。

到了深夜,我终于借着要去上大号的机会,一个人快跑远离营地,然后找到一处刺灌木丛旁,将身体里所有的痛苦,全部毫无保留地吐了出来。

一直吐到胆汁苦了我满嘴,感觉上,身体几乎要倒了,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吐完后如释重负地畅快。

P21-24

序言

这几年运动界的“台湾之光”在世界体坛发光发热,林义杰、王建民、郭泓志、卢彦勋、曾雅妮等运动好手,不仅为个人生涯屡创高峰,也成为青年学子们景仰崇拜的榜样。不过,林义杰选择的道路和其他人大异其趣,他面对的挑战,不只是体力、技术的考验和病痛的折磨,更是与死神的搏斗,每次的征途,都布满荆棘、充满未知,所谓“极限运动”,应该已经不足以形容其间的险恶。

林义杰在2006年曾勇夺第一届世界极地超级马拉松世界总冠军,跑过南极、戈壁、智利阿他马加寒漠、埃及撒哈拉沙漠四大巡回赛,这些都是人迹罕至、气候极端的绝地之境。但才不到1年的时间,他又和两位外国友人在2007年初共同完成这次长达111天、7500公里,徒步横越大撒哈拉的壮举,勇于挑战人类的第一次,毅力和耐力着实惊人。尤其当初看到电视屏幕上,他在T恤袖口写上“RUN TWN”(台湾前进)鼓励自己的字语,更为他感到骄傲,因为他的每一步除为中国台湾争光,也在为人类创造纪录。

当我翻开他这本书,前言标题:“骨灰的约定”,5个斗大的字赫然现前。他们3人约定:“只要谁在撒哈拉倒下不起了,另两个人就要将他的骨灰分装在6个瓶子里,撒在五大洲及北极。”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可见这是用血泪交织而成的生命之旅,就像他说的:

“这四个月恐怕是我这一生至今流泪最多的日子。”我虽然无法亲身体验那种极端恶劣的天候环境,但林义杰能够克服生理与心理上的莫大压力,令人由衷佩服。

我个人一生从事的工作,可说是和林义杰完全不同的领域,因此当我获邀为他这本书撰写序文时,一直在思考,林义杰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自然,到底是受到何种动力的驱使,除了自我肯定,内心应该还有更深层的悸动才对。后来我看到他挑战成功后所说的两句话,终于豁然开朗,他说:“是撒哈拉给我们面子,只给考验,没有没收我们的生命”“没有旅行过,不知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不知生命有多珍贵。”这是一种从征服到感恩、从自负到谦卑,最真诚的告白。或许林义杰就是想透过这种与大自然搏斗的方式,体悟生命的脆弱和人类的渺小,进而让自己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吧!

现在形容抗压性低的年轻族群,有所谓的“草莓族”之称,我个人很希望他们都能看看这本书,除了借以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可将林义杰当作典范,勇于挑战自我、测试自我,并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万事万物。愿以此文与时下两岸年轻人共勉!

江丙坤

海基会董事长

后记

2007年2月21日埃及时间晚上6时40分,我们在下榻饭店大厅看大屏幕,全球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媒体CNN正进行现场Live连线,由“Running the Sahara”队长查理接受主播访问。

访谈中,CNN以影片介绍世纪挑战的艰辛,并以极富张力的照片来呼应此行的世纪难度,其中一张是我正咬牙前进的照片。我T恤上印着“Run TWN”(台湾前进)的字样,非常清楚地呈现在屏幕上。专访刚结束,团队成员欢声击掌庆贺。

法新社随后的标题这么写着“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跑者完成撒哈拉壮举”;ABC电视台、CBS电视台、美联社及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跟着陆续报导。

在挑战过程中与完成时,政界人士陈水扁先生及马英九先生都分别致电关心并恭贺。

很高兴。我们得到认同。

将时间往前推,2006年11月29日我们登上联合国网站,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指出:“三人挑战不可能的极限,努力提醒世人关注非洲乃至全球缺水危机。”

很高兴,我们的努力得到回应。

撒哈拉水资源,正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H2O Africa组织恳切地说,因为挑战团队努力的成果,他们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响应改善非洲水资源的募款,包括UNDP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SAID美国国际环境等世界组织都很肯定团队为非洲地区所带来的成果与贡献。

有时回顾这一趟征途,我还会打寒颤。

2006年11月2日起,我们由撒哈拉沙漠最西缘塞内加尔开始东行,经毛里塔尼亚(政变、世界最穷国家之一)、马里(有23个部落民族,落后、70%为文盲)、尼日尔、利比亚,一直到撒哈拉最东边埃及红海的苏伊士,共穿越了6个国家,总距离由出发时预计的6500公里,到因地雷危机、沙漠风暴及政治因素,使得实际距离拉长到约7500公里,总天数111天。

整个挑战期间我约有70%的时间天天因病毒、压力而腹泻。

Ray的苦痛不下于我,最后一天的凌晨,他一度倒在补给车前,血便让他整个人都扭曲了。

查理双膝盖磨损,到最后以跛着脚来到红海,在整个长征过程中,他一度因为身心无法调适几乎与女友分手,还好苦尽甘来,两人在埃及胡夫金字塔前订下终身。

我们三人成为首次徒步完成横越大撒哈拉沙漠的人类,这三人分别来自于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

纪录片导演詹姆斯摩尔问我:“Kevin,这段路程感受如何?”

“苦,太苦了!”我回答。

“是的,其实你早知道,当你决定踏上撒哈拉时,就已经知道会有前所未有的苦。”詹姆斯说道。

临别前查理说:“你知道吗,挑战一开始,我很兴奋地认为这个挑战是绝对值得的;等到推进一半时,我狠狠咒骂自己为何找罪受,为何让自己来到撒哈拉;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挑战终于完成,我又回到最初相信是值得的心境。”

“这一百多天来,几乎每天到了深夜,我就很厌倦睡觉,因为我担心一觉醒来又得穿上跑鞋上路,又是一个无止境的一天,还好,现在我终于不用再经历这一幕幕挣扎了。”

Ray:“我当初选择接受这项人类第一次的挑战,目的是要追求不同的人生,因为冒险,就是你不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也不保证一定有结果,还好这一路辛苦走来,最后的结果证明,我走对了路。”

“我们不是在玩生命,我们是在尊重生命,提醒人们更珍惜生命,并且让世人知道生命有无限的可能,只要务实的实践。”

这是我为世纪挑战下的注解,也是我很期待与大家分享的一段话:

“You never try, you neverknow!”没有试过,你永远不知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决战撒哈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义杰//曾文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09464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2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台湾城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