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2010)
内容
目录

卷首语:媒介批评的空间(董天策)

媒介批评理论

 为“媒介批评”正名(刘自雄)

 拯救的期待与想象——媒介批评的预设与批评者批评(谢静)

 媒介批评——权力的困境(宋双锋)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指归(张淑芳)

 论“媒介批评”研究的三种语境(刘晓程王赘)

 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刘建明)

 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本土性与开放性(陈龙)

 论中国现代媒介批评中的美学视角(胡正强)

 论叙事话语分析作为广告批评路径的背景、意义和问题(杨先顺张山竞)

媒介批评思想

 游离的幽灵:对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评理论的审视(来向武赵战花)

 波斯曼与莱文森对网络媒介批判性思考的独特视角(秦州)

 近代中国新闻职业精神思想探析(张晓锋)

媒介批评现状

 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董天策 刘薇)

 媒介批评的整体缺席与系统失语(郝雨)

 科学精神在媒介批评中的缺失(肖云 王卉)

 我国媒介批评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田萱)

媒介现实问题

 “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的概念(范以锦)

 消费时代的传媒意识形态:三性之辨(谢君阳)

 媒体偏见和偏见来源(周树华邵国松)

 网络时代的媒介伤害——定义、成因、案例及预防措施(王君超来 扬)

中外媒介透视

 世界媒介失败之症结及其创新之道(李瞻)

 迎接信息公开时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回顾(陈力丹)

 2009年新闻人从业生态十大关键词(陆高峰)

 传播和谐世界观对我国对外传播提出的挑战(彭伟步)

 全球传播与媒介制衡——从“反CNN”网站看当代中国的赛博行动主义(韩 鸿)

 日本NHK电视台中国节目的光与影(顾宁)

媒介文化研究

 媒介批评与当代文化(蒋原伦)

 民族主义:当代中国传媒的一种话语实践(王玉玮董天策)

 反思电视的消极社会文化后果:一种柏拉图式的媒介批评传统(李立)

 电视综艺节目身体泛化谫论(陈文敏)

 当代电视的“知识传播”与媒介文化生态(于德山)

媒介批评教育

 培育学生全方位的媒介批判视野——美国大学“媒介与政治”课程探析(李异平)

 媒介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清华大学的教学案例(王君超)

 媒介批评: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新闻理论教学札记一则(董天策)

学术研讨综述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媒介批评——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董天策 李倩)

 深入研讨,辨清学理——关于媒介批评实践与理论的思考(胡丹 董天策)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围绕媒介批评理论、媒介批评思想、媒介批评现状、媒介现实问题、中外媒介透视、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批评教育7个中心问题进行论述的,文后还附有两篇学术研讨综述。

对于缺乏媒介批评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适当强调媒介批评的否定性指向,加强对媒介现实中个问题的分析、评论、批判,对于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为“媒介批评”正名、建构: 媒介批评的精神指归、论“媒介批评”研究的三种语境、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媒介批评(总第2辑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天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55598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6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