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4辑)》收录近30篇文章,都是2009年8月浙江(杭州·金华)“第四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这些文章,其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法,或可看出近年来小说研究的一些基本特点、基本走向。如对中国古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域外汉文小说的创作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十馀年的积累,已经蔚为大观,本辑这方面的论文便多达八篇。
图书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4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4辑)》收录近30篇文章,都是2009年8月浙江(杭州·金华)“第四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这些文章,其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法,或可看出近年来小说研究的一些基本特点、基本走向。如对中国古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域外汉文小说的创作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十馀年的积累,已经蔚为大观,本辑这方面的论文便多达八篇。 目录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清代小说禁毁述略 《世说新语》元刻本考——兼论“刘辰翁”评点实系元代坊肆伪托 略论话本小说版本问题的特殊性 “文本互涉”视野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研究中的一个悖论 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 关于杨家将五郎为僧故事的考察 神话与创作——关于逆流与拥抱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的劝惩意识——一个接受美学的观点,并以《清夜钟》及《鸳鸯针》?例 清初才子书的逞才之目及其对叙事性的偏离 对清代“志异述怪”盛行现象的考察——以“官署”的特征为中心 城市山林与君子栖止——《儒林外史》中的城市意象 从鲁迅的视角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色 床下义气——冯燕型故事 唐人小说与《红楼梦》“制度异化”婚恋模式比较谈 论《红楼梦》中有关衡芜苑的描写——“兰风蕙露”与“蘼芜满手泣斜晖” 一篇被忽略的早期小说革新宣言——论杨度《<游学译编>叙》中的小说思想及其价值 商务印书馆与“林译体”小说的出现及影响 汉魏六朝隋唐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论考——以《今昔物语集》为核心进行考察 从《译准开口新语》看日本汉文体笑话的特征 关于日本江户时期诸藩及个人文库烟粉小说的收藏情况 新加坡《中兴日报》文言小说初探 李边《训世评话》探考 《燕行录》所见中国古典小说初探 韩国的中国古典小说翻译情况研究 《红楼梦》韩译的翻译思路及难点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世德//石昌渝//竺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838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