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连文和谢晓娟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既从纵向动态角度试图说明160多年来社会主义学说如何经历三次思想认识的飞跃并形成了三种理论形态,又从横向静态角度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如何通过一些国家的实践得到验证并不断取得新的丰富和发展的。其中,本教材先后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观点的丰富与理论发展,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顺利到曲折的发展过程,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共产党执政国家社会主义的各种探索及其经验与教训等内容。
前言
导论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观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和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由理想与科学理论变为现实
第一节 列宁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形成及评价
第四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及其结果
第一节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第二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受挫
第三节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及苏联模式的双重影响
第五章 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越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六章 非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态势
第二节 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及其理论与实践
第七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