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凤岐的养生餐桌
内容
编辑推荐

2011年度热播养生大餐!

BTV卫视、BTV科教、BTV青少、CCTV2、河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全程直播。

寓医于食谁拿手,擅用食材做“食神”!养生要从厨房开始,真正的养生大法就在餐桌上!

怎样让每天的“养生餐桌”成为守护一生的“健康卫士”?五谷杂粮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餐桌”贵族”?本书会告诉您这些问题的答案!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王凤岐教授在全国多家养生类电视节目的讲座精选,是一本本着“寓药予食,寓医予膳”的养生思想,倡导中国式养生智慧的餐桌革命书。全书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民食材,融合中医原理和饮食窍门,通过“原汁原味”的讲述,详细介绍了每种食材的保健作用和药用功效,从而传达出“凡膳皆药,寓医于食”的中医养生文化和中医饮食智慧。

目录

第一章 主食餐桌:心肝脾肺肾,各吃什么“饭”

小米,老弱病人和产妇的“代参汤”/003

 左补脾,右补肾,小米功不小/004

 产妇伤病员,多吃小米强而健/005

 虚寒与气滞体质,小米要少吃/006

 小米熬粥吃米油,营养体内留/007

 陈年烂谷子吃不得/007

 小米养生保健食谱/008

粳米,平胃气、长肌肉的滋补之物/009

 粳米的两大功效——通血脉,健脾胃/010

 脾胃虚弱不用愁,米粥为你解烦忧/012

 祛除米中湿气的方法/013

 粳米养生保健食谱/014

小麦,心病皆宜的“心之谷”/015

 小麦养心气,安定心神增体力/016

 失眠多梦,小麦助安眠/018

 补充身体营养的小麦,不宜与辛味食物同食/019

 小麦养生保健食谱/020

玉米,“富贵病”的福音米/021

 人参一斤,比不上玉米一升/022

 玉米吃法多,注意别发霉/023

 玉米养生保健食谱/024

荞麦,中国人的净肠之麦/025

 荞麦是体内的环保战士,清理垃圾的先锋/025

 荞麦不欢迎脾胃不好的人/027

 吃荞麦面,口感最佳的吃法/027

 荞麦养生保健食谱/028

“粮药”薏米,清热利湿、健脾补肺的龙珠米/029

 湿邪,人类健康的大敌/030

 生薏米、炒薏米,祛湿效果大不同/031

 薏米养生保健食谱/035

第二章 五味餐桌:津津有味,酸甜苦辣咸

欲罢不能的酸,在酸溜溜的食物中感受健康/039

 酸味入肝,滋肝阴,养肝血/039

 火大多吃酸,吃掉你的“火气”/041

 酸味虽美,脾虚者当忌/042

 酸味吃法多,教你如何吃酸葡萄/042

 酸味食物养生保健食谱/044

难以抗拒的甜,在甜蜜蜜的美食中享受健康/045

 甘味入脾,补益和中以养脾胃/045

 正气虚弱及肌肉松弛者,不妨多吃甘/047

 患上糖尿病,多吃甜食是负担/048

 吃甜有讲究,白糖红糖大不同/048

 甘味食物养生保健食谱/049

吃“苦”也是吃补,苦尽甘来有妙方/050

 苦味入心,泄降心头之火以除烦躁/051

 心火大、心气虚,吃苦可补心气/052

 “一老一小”及经期妇女,千万别“苦”自己/053

 吃苦也要讲方法,细说野菜、苦瓜和绿茶/053

 苦味食物养生保健食谱/054

热情似火辣,驱逐阴霾对健康的危害/056

 辛味入肺,发散解表助肺气宣发/056

 湿气重,气血瘀,辣辣更健康/058

 火气旺,有孕在身,请与辣椒保持距离/059

 辛味吃法话饮酒/059

 辣味食物养生保健食谱/061

离不开的咸,不咸不淡,健康天天见/062

 咸味入肾,软坚散结养肾阴/062

 肾病、骨病患者要少吃咸/064

 不只有盐是咸味的/065

 咸味食物养生保健食谱/065

第三章 豆类餐桌:巧吃五色豆补五脏

绿豆,清热解毒的“济世良谷”/069

 清热解毒,消除“火灾”隐患/070

 患疮毒,绿豆伸援手/071

 与绿豆“同性相斥”,体质寒凉者不宜食用绿豆/072

 绿豆养生保健食谱/072

“肾之谷”黑豆,滋阴补肾的上好食粮/073

 补肾健体,黑豆功高/074

 脘腹胀满的人要少吃黑豆/076

 莫生吞黑豆,以免导致消化不良/077

 黑豆养生保健食谱/078

黄豆,健脾补虚的“营养之花”/079

 健脾宽中和益气养血的“豆中之王”/079

 多吃黄豆,帮您摆脱更年期困扰/081

 黄豆吃法多,最宜煮食/082

 过食黄豆,当心变“臭蛋”/082

 黄豆养生保健食谱/083

赤小豆,清热利水的“心之谷”/084

 利尿消肿,解毒排脓,美食一样可做药/085

 尿频消瘦者,莫吃赤小豆/086

 赤小豆养生保健食谱/087

白扁豆,健脾祛湿的“脾之谷”/088

 长夏祛湿的养生蔬菜/088

 白扁豆最适合脾胃虚弱的人/090

 吃白扁豆的注意事项/091

 白扁豆养生保健食谱/092

第四章 调料餐桌:给健康加点味

“和事草”葱,开窍醒脑、治疗风寒感冒的良药/096

 葱是保健祛病的“菜中老大”/097

 体热、表虚者切忌吃葱/099

 葱重搭配才可散寒调味/100

 葱的养生保健食谱/101

生姜“还魂草”,通神祛秽、疆御百邪的小人参/102

 姜是厨房里的“保健医生”/102

 体寒胃寒者最适合吃姜/105

 内热阴虚者吃姜,会火上浇油/105

 姜皮去留有讲究/106

 秋不食姜,夜不食姜/107

 姜的养生保健食谱/107

辣椒,除湿解结、开胃养心的佳蔬良药/109

 辣椒是处方外的良药/109

 辣椒虽好禁忌多/111

 吃辣配酸可败火/112

 辣椒养生保健食谱/113

“天然药王”蒜,驱毒杀菌、除病防癌的调味明星/114

 蒜是无冕的“天然药物之王”/114

 过多食蒜小心伤肝损眼/117

 生吃蒜要比熟吃好/118

 蒜的养生保健食谱/119

“灶台良药”醋,消食健胃、杀毒养肝的“苦酒”/120

 醋,家家难离的“灶台良药”/120

 吃醋过多小心伤筋损胃/122

 米醋、陈醋是首选/122

 醋的养生保健食谱/123

第五章 薯类餐桌:健康主食的“新贵”

红薯,宽肠通便的番外“金薯”/127

 宽肠通便,脾胃也强健/127

 食积气滞,当心红薯加重脾胃负担/129

 煮红薯,口感最好/129

 红薯选购有技巧/130

 红薯养生保健食谱/130

山药,健脾固肾的“山药名蛋”/131

 山药,药食兼备的名品/132

 三类人最宜吃山药/133

 吃山药防止“闭门留寇”/134

 山药去皮防手痒/135

 山药养生保健食谱/135

马铃薯,脾胃虚弱者的“地下面包”/136

 补脾健胃又消炎的马铃薯/136

 发芽的马铃薯不要吃/138

 马铃薯养生保健食谱/138

芋头,健脾消食、解毒消肿的活力“母芋”/139

 芋头,健胃强身又解毒/140

 芋头好吃,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141

 美味芋头,菜品丰富/141

 芋头养生保健食谱/142

第六章 肉类餐桌:挑肥拣瘦话“膏粱”

羊肉,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147

 助元阳、补精血,驱寒进补佳品/147

 怕冷不烤火,吃羊肉最好/148

 阴虚火气大,少吃羊肉/149

 羊肉吃法多,搭配很重要/149

 烤羊肉+冰啤酒,危害最大/150

 羊肉养生保健食谱/150

牛肉,专补脾土的“肉中骄子”/152

 专补脾土,功同黄芪/152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最适合吃牛肉/153

 感冒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当少吃牛肉/154

 牛肉吃法有讲究/154

 牛肉养生保健食谱/155

鸡肉,补精养血的“羽族之首”/156

 补肝血,填肾精,鸡肉功勋卓著/156

 烹调鸡肉,以“润”为佳/159

 鸡屁股是病菌仓库,当弃掉不要/160

 鸡肉养生保健食谱/161

猪肉,滋阴润燥的养生肉/162

 吃猪肉,可滋阴长气力/163

 阳气偏虚者,少吃为宜/164

 猪肉的吃法花样多,配药同煲功更佳/164

 猪肉养生保健食谱/165

鲤鱼,安胎利水的“诸鱼之长”/166

 利水消肿、下气通乳的“子母俱利之鱼”/166

 阴虚燥热者,慎食鲤鱼/168

 鲤鱼养生保健食谱/169

第七章 油类餐桌:油里藏医显神通

猪油,补虚、润燥、解毒一把抓的常用动物油/173

 猪油,补虚的佳品/173

 熬制猪油不宜用大火/175

 猪油也能作主食/175

 猪油养生保健方/176

芝麻油,善解诸毒,百病能治/178

 通便解毒的芝麻油/178

 芝麻油最好“点到为止”/180

 购买芝麻油防假冒/180

 芝麻油养生保健食谱/180

豆油,润肠通便的健康植物油/181

 豆油,驱虫润肠又通便/18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宜食豆油/182

 腹泻者忌食豆油/183

 不要生吃豆油/183

 豆油养生保健食谱/183

第八章 蛋类餐桌:如何吃蛋才健康

鸡蛋,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硬菜”/187

 鸡蛋是菜篮子里的“滋补专家”/188

 鸡蛋滋补有宜忌/190

 要吃就吃煮鸡蛋/190

 选择鸡蛋有门道/191

 鸡蛋的养生保健食谱/191

鸭蛋,滋阴养血、润肺美肤的补虚佳品/193

 鸭蛋微寒,可补虚养血/193

 吃鸭蛋要注意寒与热/195

 咸蛋、松花蛋功效大/195

 吃鸭蛋有禁忌/196

 鸭蛋的养生保健食谱/196

鹌鹑蛋,益气补血、强身健脑的“卵中佳品”/198

 鹌鹑蛋,个头小功效大/199

 鹌鹑蛋虽小别贪多/200

 鹌鹑蛋的养生保健食谱/201

试读章节

左补脾,右补肾,小米功不小

中国古代,小米被称做“稷”,江山社稷的“稷”字,国家的代称叫做社稷,“社”是什么呢?社就是我们对祖先的一种祭祀。“社稷”的意思就是我们祖先用最好的粮食来供奉祖先。可见小米在古代是十分受推崇的。

小米就是我们常说的粟,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一碗小米种在地上是一大片,每一粒小米就是一颗生命,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几乎都能生长,只要撒下去它就能长起来。因此,小米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别的粮食作物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祖先把小米作为五谷之首,是有道理的。

小米的功效,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实际上,无论是反胃、热痢、虚损都与脾胃功能欠佳有关,所以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胃。

小米为什么能补脾胃?我们通常说甘味入脾,黄色入脾。从五色上来讲,小米是黄色的;从五味上来讲,小米味甘而咸,因此中.医说小米能“和胃温中”。北方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是不吃荤的,主要是喝小米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说到小米补虚损的功效,不仅仅体现在补脾胃上,还体现在补肾功效上,所谓“人食五谷而化精”,就是说,五谷都具有养精气、补肾气的作用,但五谷当中,数小米的补肾功效最强,明代名医李时珍就曾经说过,“粟(小米)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就是说,小米性质偏寒,五味上是略带点咸味的,而咸味入肾,所以小米还具有益肾气、补元气的功效,因此李时珍称它为“肾之谷”。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还说,喝小米汤“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因此小米还常常被当作镇静安眠的食疗保健品来食用,对于那些因胃肠不好导致的失眠,其疗效非常好。很多中医师就常让患者用小米粥来代替安眠片。所以有的老人说,早上一碗玉米粥——精神焕发,晚上一碗小米粥——呼呼大睡。

另外,小米还具有美容的功效。在陕北地区,有句俗语叫“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沟的炭”,陕北的米脂是出美女的地方,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就是米脂人。按理说西北地区少雨干旱,且在强劲西北风的影响下,怎么能出美女呢?就是与吃小米有关。根据《米脂县志》的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县东南,其地沃宜于种植小米,米脂人就是在小米的滋养中长大的。

产妇伤病员,多吃小米强而健

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常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小米饭和小米粥都是养胃的好食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失血较多,因此产后很虚弱,很疲劳。产妇需要补充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但此时的产妇由于胃肠功能较弱,所以在产后的最初几天里,只宜吃一些清淡而易于消化的食物,而小米粥与其他粥类相比,更易消化。在小米粥中添加红糖,更可帮助养血。所以,小米粥变成了北方产妇的首选。另外我们知道,产后是最需要休息的时候,而喝小米粥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并使产妇心情安宁,既利于恢复体能,又可预防产后抑郁问题的发生。现在很多人在生产后改吃大米饭加喝排骨汤,这里建议还是以小米粥为主,至少在产后一周内应以小米粥为主。

对体质虚弱的人来讲,小米也是补益佳品。说到山西王家岭矿难,关注新闻的朋友都不陌生,在这场矿难当中,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也做了大量的营救工作,对于那些劫后余生的矿工伤员,中医开出的营救方案是什么呢?就是喝小米粥,西医开出的同样是喝小米粥,而且在小米粥里加了补充营养的葡萄糖粉。在战争年代,伤员养伤时,同样喝的是小米粥。由此可见,对于体质虚弱的人、伤病员来说,小米是最佳的美食。

前面提到过,小米具有补肾气的功效。而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如果常喝小米粥,可以起到补益肾精、益寿延年的作用。

另外,小孩脾胃生发能力最弱,常常会腹泻,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喝点小米粥。很多医院里的早产儿,最容易碰到的就是拉肚子的问题,喂什么拉什么,这时候怎么办?有经验的医生便会把小米熬成浓米汤,把小米粥最上面的那一层米油,灌到瓶子里拿滴管给他滴食,这样孩子便不会腹泻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这几类人,食欲欠佳、肠胃不好的朋友以及贫血患者,也可多喝小米粥来调养身体。P4-6

序言

吃出健康与饮食文化

先贤曾有两句名言,“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之重要。通俗地说,饮食能使人健康地活着,但也能使人得病,还能用来治病。中医认为,饮食不仅讲营养成分,更讲饮食文化;既讲现代营养学知识,更讲传统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饮食中得到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越来越丰富了。但主食怎么选,菜怎么做,肉怎么烹,油怎么吃,调料怎么用,很多人都了解得不够全面。比如,在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常见的味道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味道,而不是从身体的需要来选择口味。凡此种种,在饮食选择上的误区比比皆是,更不要说食疗和食养了。

本书中所涉及的大部分食材,并没有什么珍稀名贵之食,少有那些山珍与野味,更多的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大多来自于自家的餐桌,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食材。相信您仔细阅读过后,一定能发现许多平时并不是特别了解的食物功效和饮食文化,而这些食材出人意料的表现会让您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然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短短十余万字的“养生餐桌”,怎能讲完其真谛?大家若能在小小餐桌前吃出健康,吃出点饮食文化来,我愿足矣,敬望高明指正。

王凤岐

2010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凤岐的养生餐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凤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02195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7.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