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原因、过程和内涵,并侧重于基础性理论研究。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和当代中国文学的深层转型”的最终成果,学术价值较高。
图书 |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以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原因、过程和内涵,并侧重于基础性理论研究。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和当代中国文学的深层转型”的最终成果,学术价值较高。 目录 導言 上編 語境:對馬克思主義的幾點新讀解 一、生存和實踐 二、實踐和技術 三、“總體性”和新質 四、科學和意識形態 中编 顯理論:馬克思論“藝術生產” 一、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的提出 二、馬克思論“藝術生產”的性質 三、馬克思論“藝術生產”的内部機制 四、馬克思論“不平衡關係” 下编 潜理論:“藝術生產”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一、總說:“藝術生產”現象是社會歷史“合力”的結果 二、源頭和最終動力:產業革命 三、全新的接受主體的培育和形成:現代型城市的出現和繁榮 四、文學市場形成的必要條件:閑暇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和制度化 五、直接的技術革命的推動力:印刷出版術的催化作用 六、精神性“生產勞動者”隊伍的出現:知識分子群體的泛化 七、結果和標志:現代圖書出版業的形成 結語 “藝術生產”理論和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益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47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811.691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2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