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医学切诊大全/中华医学四诊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构成部分。

全书分两部分。上编:脉诊介绍脉象的形成与临床意义,诊脉、辨脉、审脉的方法,平脉、病脉、兼脉、真脏脉的有关内容,外感病、疫病、五脏病、气血津液病、经络肢体病、妇科病、儿科病的脉诊。下编:按诊介绍按胸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按其他部位等内容。囊括病证94个,具有极强的临床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目录

上编、脉诊

第一章 脉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脉学的起源

一、脉法出自医经家源于经络检查

二、脉法非一人所创诊法繁多不一

(一)扁鹊脉法

(二)《内经》脉法

(三)仲景脉法

(四)仓公脉法

(五)华佗脉法

(六)《四时经》与《脉法赞》脉法

 第二节 脉学的形成

 第三节 脉学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脉学的研究

一、脉诊的理论研究

二、脉诊的实验研究

三、脉图的临床研究

第二章 脉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

 第一节 脉诊的原理

一、气、血与脉象

二、脏腑与脉象

三、经络与脉象

 第二节 影响脉象的因素

一、气候因素

二、地域因素

三、时间因素

四、情绪因素

五、饮食因素

六、体质因素

 第三节 脉诊的意义

1 阐明病机

2 辨别病性

3 确定病位

4 指导用药

5 推断预后

第三章 诊脉的方法

 一、诊脉的部位

(一)十二经诊法

(二)三部九候诊法

(三)人迎寸口诊法

(四)寸口、尺肤诊法

(五)仲景三部诊法

(六)寸口诊法

(七)脐下动脉诊法

 二、诊脉的时间

 三、诊脉的体位

 四、诊脉的指法

(一)常用指法

(二)辅助指法

 五、诊脉的要领

 ……

第四章 辨脉的方法

第五章 审脉方法

第六章 平脉与常见病脉脉象

第七章 兼脉与特殊脉脉象

第八章 妇人脉与小儿脉

第九章 脉诊与辩证

第十章 疫病脉诊

第十二章 五脏病证脉诊

第十三章 气血津液病证脉诊

第十四章 经络肢体病证脉诊

第十五章 妇科病证脉诊

第十六章 儿科疾病脉诊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下编、按诊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按胸腹(腹诊)

第三章 按肌肤

第四章 按手足

第五章 按腧穴

第六章 其他部位按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医学切诊大全/中华医学四诊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同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733748
开本 32开
页数 7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6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7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1.2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7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