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证验千年活版印刷术
内容
目录

序一

序二

引言

第一章 活版印刷概述

 第一节 印刷术在佛教传播中诞生

 第二节 活版印刷术的起源

一 毕昇的活版印刷实践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 沈括对活版印刷术的传播影响深远

 第三节 活版印刷术的发展

一 宋元活版印刷不断实践

二 明代活版印刷发展迅速

三 清代活版印刷十分普及

四 五花八门的活版名称

 第四节 活版印刷史认识误区

一 “活字印刷术发展缓慢”

二 “活版印刷难度大”

三 “活字本数量稀少”

四 科学准确的术语——活版印刷术

五 陶活字取代泥活字

第二章 活字鉴定一大难题

 第一节 活字鉴定方法一览

 第二节 活字鉴定困难重重

一 活字鉴定方法难以把握

二 各种活字难以区别

三 专家学者的研究受限

四 传统结论导致印刷史“蒙冤”

 第三节 活版研究独辟蹊径

第三章 活版鉴定系列探索

 第一节 活版同一性

一 捍卫中国活字发明权

二 证验《梦溪笔谈》活版交替排印法

三 边框的同一性

四 版心和版面的同一性

五 明清活字本同一性实例

 第二节 界栏槽与夹条槽

一 形式独特的界栏槽

二 界栏槽与夹条槽的产生

三 暗界栏槽

四 界栏槽实证

 第三节 木纹边框

一 木纹边框的产生

二 木纹边框实证

 第四节 金属栏线

一 金属栏线实证

二 宋元时期已有金属栏线

三 金属栏线与雕版栏线的区别

 第五节 活印痕

一 活字模的印痕

二 活字版的印痕

三 如何区别活印痕与纸张的墨渍

 第六节 横排不齐

一 横排不齐的原因

二 横排不齐的活版实证

 第七节 活印线

一 古书中的活印线

二 “机器版”的活印线

三 “捆版绳”留下活印线

四 活印线证据

五 拼合版现象

六 活印线与拼合裂纹的区别

 第八节 多管齐下,破译活字密码

第四章 断版与笔划交叉现象

 第一节 活字本有“断版”现象

 第二节 “断版”概念应慎用

 第三节 活字本笔划交叉

一 清代活字本笔划交叉

二 明代活字本笔划交叉

三 馆藏活字本笔划交叉

四 西夏文活字版笔划相交相插

五 笔划交叉原因解析

第五章 活字整版

 第一节 明代活字数量探秘

 第二节 活字整版比雕版更经济

一 雕版与活版速度对比

二 雕版与活版费用对比

 第三节 活字整版保存实证

一 明代活版整版保存

二 清代活版整版保存

三 活字整版出现于宋元时期

 第四节 活字整版的可行性

 第五节 古代文献记载误导后人

第六章 铜版与切划字

 第一节 铜版与铜活字之争

一 明代铜版:铜活字与铜范活字

二 清代铜版不等于铜活字

三 铜版书中的“铜雕版”

四 铜版书中的活字版

 第二节 切划字

一 朝鲜铸字记载

二 中国铸字记载

三 金属活字铸造技术

四 活字本中的切划字

五 雕版中的切划字

第七章 活版套印与插图

 第一节 套印与活版印刷

一 文字套印本

二 插图套印本

三 黑色套印本

四 活印彩色套版

五 雕版与活字混合版

 第二节 插图本与活版印刷

第八章 活字本的标点符号及版式

 第一节 句读的位置

一 句读居中

二 句读既居中又居边

三 句读居边

四 活版句读位置分析

五 带符号的活字本

 第二节 活字本的独特版式

一 大黑框

二 组合边框

三 一叶双版

四 一叶两半版

五 活版的鱼尾

六 黑口缝

 第三节 活字本缘何如此之多

第九章 实地考证及活版实物收集

 第一节 考证馆藏活字本

 第二节 实地考证印刷术之乡

一 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村落

二 广陵刻印社——活版印刷术发扬光大

三 金陵刻经处——雕版印刷薪火相传

 第三节 个人所藏活版实物

第十章 发现宋代活字本

 第一节 筛选《中华再造善本》

 第二节 发现宋代活字本《文苑英华》

一 《文苑英华》的活字特征

二 雕版与活版成本对比

三 活字本“刻工”解析

 第三节 发现宋代活字本《东莱先生音注唐鉴》

一 具有活版同一性

二 版心系原版所有

 第四节 宋元活版亟待甄别

一 探索宋版《王摩诘文集》

二 探索宋版《张承吉文集》

三 更多宋元版亟待探索

 第五节 大力宣传千年活版印刷史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证验千年活版印刷术》系统介绍了新发现的各种活字鉴定方法,阐述了活版印刷史上的诸多疑难问题,对于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证验千年活版印刷术》作者邹毅发现了一批存世的宋代汉文活字本。宋代活字本的发现,不仅将改写中国古代活版印刷史,而且有利于捍卫中国的活字发明权。

作者从2004年开始探索古代活版印刷的奧秘,经过五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作者通过大量的活字本实物以及文献证实:沈括《梦溪笔谈》所记载的活版印刷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古代普遍采用活版印刷术,古代活字本种类之多,数量之巨,可以和雕版印刷相抗衡。

作者希望更多有识之士来关注中国活版印刷史,进而全面评估中国活版印刷术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编辑推荐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但是,国际上一直有人否定中国的发明权。《证验千年活版印刷术》作者邹毅运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证实现存多种宋代文本即为活版印刷,为维护中国的发明权提供了新的证据。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政治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证验千年活版印刷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9085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8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811-092
丛书名
印张 1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