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
上编 理论潮流
第一章 溯源、发展与嬗变:女性主义的前世今生
一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二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
三 世纪之交的女性主义思潮
第二章 理论“旅行”:女性主义的“中国焦虑”及其在消费时代的深化
一 古代女性话语的文化落差
二 传输与发展过程中的话语裂隙
三 遭遇消费时代之后
第三章 “女性意识”与消费时代的文本表达
一 “女性意识”辨析
导言 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
上编 理论潮流
第一章 溯源、发展与嬗变:女性主义的前世今生
一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二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
三 世纪之交的女性主义思潮
第二章 理论“旅行”:女性主义的“中国焦虑”及其在消费时代的深化
一 古代女性话语的文化落差
二 传输与发展过程中的话语裂隙
三 遭遇消费时代之后
第三章 “女性意识”与消费时代的文本表达
一 “女性意识”辨析
二 消费时代的女性关怀与“小女人”关怀
三 “女性主义”的现代性焦虑及其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
四 变异的可能性
第四章 “后女性主义”:消费时代的性别修辞?
一 男权回潮与“后女性主义”表演
二 中国当下语境中的“后女性主义”
三 消费时代的女性主义走向
第五章 “后女性主义”批判的难度与限度
一 批评的盲视及其由来
二 在社会等级与性别等级的双重挤压下
三 消费时代的女性或者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双向度选择
下编 文学生态
第六章 可见与不可见:女性小说人物塑造的现实性分析
一 被遮蔽和消弭的底层女性
二 知识女性的话语偏斜
三 大放“异”彩的白领之声
四 另类向“趣味化”发展
五 敞开或者遮蔽的可能性
第七章 社会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消费主义: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流变
一社会主义女性话语
二贤妻良母主义女性话语
三消费主义女性话语
第八章 敛抑与狂欢的背后:现当代文学语境中的身体话语与性别
一 身体:从遮蔽到敞开的话语空间
二 身体与自我的悖论
三 走向和谐的身体美学
四 变动社会的性别修辞:新时期以来的女性身体表述
第九章 性别魅力的彰显与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 魅力构成及其表现
二 女性作为结构文本的中心
三 悖论
第十章 纠缠在利用与依赖之间的性别修辞
一 身体感觉的不在场
二 物质的笃定与精神的虚无
三 是性别利用也是性别依赖
第十一章 “空白之页”:性别围城之外的话语缺失
一 另一种“空白之页”
二 社会意识的黯弱与自我边缘化
三 “个人”向何处发展
第十二章 “外来者”故事的女性改写
一 谁是“外来者”?
二 怎样的“外来者”?
三 从“原乡人”到“异乡人”:“外来者”故事的当下形态
第十三章 走过青春期的性别物语
一 从青春期的叛逆开始
二 玄幻:网络时代的性别偏执
三 这一代人的“身体写作”
四 从“70后”到“80后”:断裂的青春表演?
结语 边缘与疲惫:女性文学批评的学术境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