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后汉书/中华经典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后汉书》岳麓书社版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内容推荐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缺“志”、缺“表”是《后汉书》的两个突出特点。范哗去世时,完成了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据载,他曾托付好友谢俨代写“十志”,可惜谢俨也因“谋逆罪”受到株连,他所续的“十志”也因此散佚。现在补入《后汉书》的是晋人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

目录

光武帝纪

献帝伏皇后纪

刘玄列传

刘盆子列传

隗嚣列传

寇恂列传

冯异列传

耿弁列传

马援列传

梁冀列传

班超列传

党锢列传序

董卓列传

宦者列传序

范式列传

严光列传

乐羊子妻列传

试读章节

乐羊子妻列传

光武帝纪

《光武帝纪》为《后汉书》本纪首篇,是《后汉书》篇幅最长,用力最深的佳作。

光武帝刘秀(前6—57),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王莽末年,与其兄刘缤(伯升)起兵造反,一路过关斩将,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光复了汉家的统治,建立了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光武帝纪》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光武帝创天下的艰难历程,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体恤下属、气宇轩昂的开国之君。下篇叙写光武帝治天下的种种琐事,着重记录光武帝拨乱反正、整治山河的漫漫征程,刻画了一个置百姓于心中、勤于政事、清明宽容的仁君形象。

刘秀是从田间走出的皇族。他的特殊出身是他日后能够以仁德治国的根基所在。他生性乐于耕种,又通晓经书大义,开创了世人赞誉的“光武中兴”时代。以柔术治取天下的刘秀虽缺乏刘邦的霸气、没有唐太宗那样的政治与军事才能、没有康熙帝那样的对外开拓能力,但他创下的伟业也毫不逊色,故赢得了范哗诸多溢美之词。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①,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②,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③,日角④。性勤于稼穑⑤,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⑥,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注释:

①世祖:刘秀的庙号。光武:刘秀死后的谥号。讳:为表示尊敬帝王尊长,不能直呼其名,即要避讳。

②高祖:即汉高祖刘邦。

③准:鼻子。

④日角: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

⑤稼穑(se):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⑥天凤:王莽的第二个年号。

译文:

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是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属于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支。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县令刘钦,刘钦生光武皇帝。光武皇帝九岁就死了父亲,由叔父刘良抚养成人。他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浓密,嘴宽鼻隆,天庭饱满。他天性勤劳,乐于耕种,而他的兄长刘伯升喜好行侠义、养门客,常常讥笑光武只知在田间劳作,说他和刘邦的二哥刘喜一样。直到王莽天风年间,光武才来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粗略领会了经书的要旨。

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①,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②:“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

注释:

①地皇:王莽的第三个年号。

②图谶(chen):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始于秦,盛于东汉。

译文:  王莽末年,天下连年遭受蝗灾,寇匪强盗肆虐。地皇三年,南阳饥荒严重,各家的门客们大都出外打劫行盗。光武为躲避官府逃到新野县,于是把粮食运到附近的宛县去卖。宛县人李通等用帝王受命的预言符兆鼓动光武说:“刘氏家族将要复兴,而李氏将辅佐他们成其大业。”光武起初不敢轻举妄动,但想到兄长刘伯升平素结交诸多豪杰,一定要造反,况且王莽政权衰败灭亡的征兆已经出现,天下动荡不安,便答应与李氏共同造反,于是着手购置各种兵器。

P1-3

序言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合称为“前四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范晔其人

要读解《后汉书》,首先要认识作者范晔: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出身于官僚世家,他的父亲范泰长于经学,富有文学才华,十分注重教育后代,范晔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与陶)台。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才气超人,颇有名气。

范晔恃才傲物,排斥流俗,桀骜不驯。他文采飞扬,写了一篇绝妙的文章《和香方》,尖锐地讽刺了满朝权贵。他通晓音律,善弹琵琶,擅长书法,却不爱附庸风雅,连至高无上的皇帝想听他演奏,他也拒不奉命。

性格决定了他坎坷的人生。他先是投靠了权势强大的彭城王刘义康,进入仕途。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刘义康母亲彭城太妃去世,百官云集王府,共同哀悼,而当天夜里,范晔却和朋友开怀畅饮,酒酣之时,竟忘乎所以地打开窗子,让凉风送来挽歌,尽情陶醉其中。刘义康得知此事,怒火中烧,立刻把他贬到远离都城数百里的宣城去当太守。

范晔仕途遭遇挫折,备受打击,却激发起著述《后汉书》的强烈愿望,将心血倾注于这部历史巨著。几年后,刘义康离开中央政权,范晔被召回,能参与朝中机要。当时员外散骑侍郎孔熙光,阴谋发动政变,拥立刘义康为帝。范晔知其谋而未检举,为人告发,竟坐以首谋被诛。

范晔入狱后,《后汉书》还未完稿,这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他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从容不迫、满怀悲愤地讲述了自己欲著述“体大而精深”的《后汉书》的宏大志向。这封信成了后人研究《后汉书》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已附入《后汉书》,弥补了《后汉书》无作者自序的缺憾。

二、《后汉书》的编纂始末及体例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缺“志”、缺“表”是《后汉书》的两个突出特点。范晔去世时,完成了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据载,他曾托付好友谢俨代写“十志”,可惜谢俨也因“谋逆罪”受到株连,他所续的“十志”也因此散佚。现在补入《后汉书》的是晋人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

范晔所处的南朝距离东汉亡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要编撰《后汉书》,就必须参考大量的史料,博采众长,超越前人。当时流传的最主要的后汉史书是东汉刘珍等人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撰修东汉历史,大都取材于《东观汉记》。此外据清代王先谦等人考察,范晔之前,社会上流传的东汉史书至少有十八家,多达一千多卷,包括谢承的《后汉书》、薛莹的《后汉记》、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张莹的《后汉南记》、袁山松的《后汉书》等等。

范晔以前人的史料为基础,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删众家之书而成一家之言。对于众家撰写的各种后汉史书,范晔都很不满意,甚至对《汉书》也存在一些看法,但他对自己撰写的《后汉书》却颇为得意。他的创作也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与实力。他的《后汉书》问世后,很快风行天下,致使原来流行的后汉史书相形见绌,不被人重视,乃至相继亡佚了。由此可见范晔《后汉书》的无穷魅力。

范晔身上最可贵的精神是敢于突破常规,推陈出新。《春秋》、《左传》、《史记》和《汉书》等经典著作都是范晔面前的丰碑。范晔编撰史书,不可能完全割断传统,必定要有所借鉴,但东汉又有不同于前代的社会现实,所以范晔也不可能照搬既有模式。他虽然对班固的《汉书》有些看法,但认为班固创立的断代纪传体“网罗~代,事义周悉”,更适合于撰写东汉历史。而在史书体例的具体编排上,范晔针对东汉的时代特征多有创新,他改《外戚传》为《皇后纪》,又增设七个类传,即《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和《列女传》。

东汉时期,帝王短命,皇统屡绝,母后屡屡专权,皇后和外戚的地位空前提高。所以将《外戚传》升格为《皇后纪》,是东汉外戚势力极度膨胀的真实记录。

宦官同样是东汉时的一股重要势力。宦官专权,气焰嚣张,欺掠百姓,无恶不作,于是就形成了反对宦官的阵营,其中一些官僚士大夫组成各自的集团,抨击黑暗势力。宦官遭到巨大威胁,便诬告这些人结党,残害了大批忠良,还对他们进行免官禁锢。东汉时,反对宦官的激烈斗争从未平息过。《宦者列传》和《党锢列传》记载了这两股互相对立和消长的重要势力。

《文苑列传》记录了东汉的文学名士,改变了传统史书“重德轻文”的倾向,是文学独立的客观反映。《独行列传》记录了一批特立独行者的生动形象,其中也有不少怪异的言行是为了标榜名节,沽名钓誉,以寻求进入仕途的捷径,是当时流行的社会风气。《逸民列传》同样塑造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隐士。一些人为追求理想、躲避现实而隐居,而另一些隐而待仕的假隐士,同样备受东汉帝王的优待,这样隐逸之风自然盛行。

范晔单立《列女传》,体现了他对妇女的尊重,塑造了许多“才行高秀”的妇女形象,歌颂了许多史书忽视的巾帼豪杰。他不纯粹以贞操来衡量妇女的优劣,这是十分可贵的。《方术列传》记载东汉医学技术和谶纬神学。一些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民间医士值得称道,而另一些占卜算命的人则显得可笑。东汉十分流行天人感应、图谶符命等神学迷信,连圣明的光武帝也对之深信不疑。所以天文占卜总把各种重大政事与谶文、天相联系起来,以显示“上合天意”的合理性。

总之,范晔的《后汉书》在体例的安排上井然有序,颇费心思,能客观生动地反映东汉的社会现实。其中既有许多以类相从的类传,也有许多打破时间顺序,把生平相类、行事近似的人写在一起的合传。通过这些安排,五百多个人物传记眉目清晰、详略得当,历史情节有序铺展、恢宏壮阔,叙述情事周密而有创新,引人入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后汉书/中华经典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陈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70019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4.204.2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