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德箴言录(精)/典藏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拉罗什福科,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1613年9月1 5日生于巴黎一个家世显赫的大贵族家庭。早年热衷于政治,先是反对红衣主教黎塞留,入狱并流入外省;后又卷入反对首相马扎兰及王权的政治密谋和武装斗争,参加投石党之乱并几次负伤。晚年不问政治而出入于各种文艺沙龙,写有《回忆录》(1662)与《道德箴言录》(1665—1678)两部作品。

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录》并不是一堆规范和训条的集合,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一系列对人们行为品质的分析和描述,揭露人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想什么,它类似于一部道德心理学著作。

《道德箴言录》问世以后,当时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一方面许多人感到它痛快淋漓地说出了人们想说的话,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宫廷贵族中的道德腐败和伪善,因而热烈地欢迎它,以至于作者在第五版序中说:“公众对它们的溢美目前已超过了我能为它们说的好话。”但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了不少责难和指控,这一点从他最后留下的几段箴言中可以看出,例如:“人们反对这些揭露人的内心的箴言的原因是:他们害怕被揭露。”

内容推荐

《道德箴言录》不是一本道德训条的集合,但其中的许多箴言被人们广泛引用,成为民间流行的道德格言和警句。它以出色的思想影响了包括马克思、尼采、纪德、爱因斯坦、司汤达、圣佩韦在内的许多世界名人。

试读章节

1

人们所称之德行,往往不过是大量的、种类各异的行为和利害关系,由天赋机遇或者后天勤奋精妙构成。男人成为勇士并不都是因为英勇,女人成为贞女也并不都是因为贞洁。

2

自爱乃是至上的自我奉承。

3

无论人们巳在自爱之领域发现了什么,那个领域仍有人类未曾勘察之未知。

4

自爱之精明,甚于世上最精明之人。

5

人们的激情存续之期,不会长于生命中断之时。

6

激情常使最聪明之人变得愚蠢,有时又可使最愚蠢之人变得聪明。

7

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伟大而卓越的行动,在政治家们强烈的图谋下表现出来;而不是表现为性格和激情的结果。因此,奥古斯都与安东尼的斗争——那战争被视为是他们心怀主宰世界的野心而引发,也许那仅仅是嫉妒的结果。

8

激情是唯一始终都在进行说服工作的鼓动家。激情乃人之天生技艺,其规则是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无误;头脑最简单的人一旦拥有激情,其劝诱能力将会远胜于虽最能雄辩但却激情寡淡之人。

9

激情多有不公义,抑或过于自我,可致使其跟随者陷入险境;实践中,我们对它的信任应需谨慎,即便它表现得最富可信度。

10

人们内心深处源源不断地产生激情,故此,一种激情的破灭几乎总是意味着另一种激情的产生。

11

激情常常走向自己的反面:吝啬有时导致挥霍,挥霍有时导致吝啬;我们常常经由软弱而达到坚强,经由怯懦而达到勇敢。

12

无论人们如何煞费苦心地把激情隐藏于虔诚和光荣的外衣下,激情总会透过其遮蔽物而昭然显现。

13

人们的自爱所难以忍受的谴责,来自趣味的更甚于来自判断力的。

14

人们不仅无视利害,还会恩将仇报,忘记屈辱。连必要的复仇或报恩,似乎也成了他们不愿意承受的苦役。

15

君主的仁慈往往只是笼络民心的手段。

16 被人们视为可产生美德的仁慈,其动机有时是虚荣,有时是懒惰,有时是恐惧,但几乎所有的时候又是三者的合一。

17

幸福之人的节制来源于好运气赋予他们性情的镇定宁静。

18

节制产生之因,不过是害怕遭受他人的嫉妒和轻蔑而巳,节制这种美德总降临到那些正陶醉于自身好运的人们身上。节制是人们精神力量的一次愚蠢自负的展示——简言之,人们节制的制高点在于意图证实自身比命运之安排还要强大。

19

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力量去促成他人的不幸。

20

智者的坚定不移,仅仅是他们用以隐藏内心躁动的艺术。

21

那些被判死罪的人们,有时会对死亡做出坚定不移或者傲视的姿态,这其实恰恰是害怕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可以说,这种坚定不移和傲视的态度于他们的精神,就像蒙住眼睛的绷带于他们的眼睛。

22

哲学能轻易地战胜昔日之痛和未来之痛,然而,却在今日之痛前败下阵来。

23

几乎无人能认识死亡,人们只能承受它。通常出于决心,甚至是出于愚钝和惯性来承受它,许多人死去是因为他们把死亡看做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24

当那些大人物被持续不断的厄运击垮时,人们才发现他们过去只是靠野心而不是智慧支撑自己;承担着巨大的自负虚荣,英雄们所行所为与常人无异。

25

承担好运所需的德行,要多于承担厄运所需的德行。

26

直视太阳和死亡,不能不眨眼。

27

人们常常以他们的激情为荣,即使是最糟糕的激情;但嫉妒却是一种既羞怯又谦逊的激情,以致没有人敢承认拥有它。

28

猜忌在某种意义上尚有公正合理性,因为它倾向于使人们保护属于自己或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利益。相反,妒忌却是一种狂怒,使人们无法忍受别人的幸运。

29

人们的善良品性,往往比人们所行之恶更能招致迫害和憎恨。

30

我们所拥有的力量超过我们所拥有的意愿,我们经常仅仅为了找借口申辩而说某些事是不可能的。

31

如果我们自己完美无瑕,就不会从注意他人的缺点中获得那么多的乐趣。

32

猜忌生长于疑惑之中,当人们经由疑惑直至确定无疑时,猜忌要么立即消除,要么演变成一种狂怒。

33

骄傲总能自我弥补,什么也不会遗失,即使在它抛弃空虚的时候。

34

如果我们自己不怀骄傲之心,我们就不会怨恨他人之骄傲。

35

所有人的骄傲乃是一致的,唯一的不同在于其表现方法和手段各异。

36  正像自然非常精致地安排了我们身体的各种器官,以使我们能感悟幸福,它也给我们安排了骄傲,以使我们感觉不到自身不理性之耻。

37

在我们埋怨那些有缺点的人们时,骄傲是比善行更有效的方法,我们与其责备他们改正错误,不如让他们明白:我们可没有他们那些缺点毛病。

38

人们因满怀希望而许诺,因心存敬畏而履约。

39

利益用各式各样的语言说话,表现出各式各样的特征;甚至出自无私的利益也是如此。

40

利益使一些人盲目,使另一些人眼明。

41

那些太专注琐碎小事的人,往往对大事不堪胜任。

42

人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以完全追随理智。

43

当一个人被他人所引导时,他往往认为是自己在引导自己;而当他凭自己心智朝某个确定目标努力时,他的精神不知不觉将他引向另一个目标。

44

精神强盛或精神脆弱,其实命名不当,它们实际上不过是人们身体器官的优良或知足而已。

45

人们情绪的反复无常,比运气的反复无常还要奇怪和不可理喻。

P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德箴言录(精)/典藏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拉罗什福科
译者 王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26134
开本 16开
页数 10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6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5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3: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