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封神演义/励志中国国学经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封神演义原是中国平民娱乐文学,约成书于隆庆,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原书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和《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古代魔幻神话故事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全书内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文王姬昌封列国诸侯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

内容推荐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中,世界分成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组成的昆仑山「阐教」和海外仙士、方外术士或得道禽兽组成的「截教」。 三界是由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庭和商(殷朝)的纣王的统治的人间和女娲统治的妖界。

在一次祭祀时纣王对美丽的大地之母女娲作出了无礼行动(作了首邪恶的诗),纣王的渎神使女娲异常愤怒,命令轩辕坟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迷惑纣王使殷商毁灭。狐狸精使用冀州侯苏护女儿苏妲己的身体,进入后宫迷惑纣王。此后,九头雉鸡精称自己是妲己的义妹“胡喜媚”也进入宫廷。

昆仑山仙道由于犯了红尘之厄,杀临罚身(大致的意思就是修行时遇到了岔路,体内阴阳之火相犯,只有斩却三尸方能归于正途),又因为玉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仙首自然不肯,故此阐、截、人道三教共签押封神榜,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道行低者榜上有名(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截教之人,并不是截教不如阐教,主要还因为元始天尊护短)。

纣王与武王相对的是截教和阐教,国家天下之争神仙道统之争。

目录

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

第二回 冀州侯苏护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驿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云中子进剑除妖

第六回 纣王无道造炮烙

第七回 费仲计废姜皇后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间殿死节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陈塘关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

第十四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烧琵琶精

第十七回 纣王无道造虿盆

第十八回 子牙谏主隐碡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进贡赎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费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夸官逃五关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梦飞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苏妲己请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设计害比干

第二十七回 太师回兵陈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斩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周 纪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闻太师驱兵追袭

第三十二回 黄天化潼关会父

第三十三回 黄飞虎泗水大战

第三十四回 飞虎归周见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张桂芳奉诏西征

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

第三十八回 四圣西岐会子牙

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冻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灵公

第四十一回 闻太师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

第四十三回 闻太师西岐大战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

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

第四十六回 广成子破金光阵

第四十七回 公明辅佐闻太师

第四十八回 陆压献计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红沙阵

第五十回三 姑计摆黄河阵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营破闻仲

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

第五十三回 邓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孙立功显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孙归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设计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苏护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将

第六十回 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极图殷洪绝命

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说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罗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锄

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

第六十七回 姜子牙金台拜将

第六十八回 首阳山夷齐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鸡岭

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姜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

第七十三回 青龙关飞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将显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孙盗骑陷身

第七十六 回郑伦捉将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气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

第七十九回 穿云关四将被擒

第八十回 杨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师收狮象犰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临潼关

第八十五回 邓芮二侯归周主

第八十六回 渑池县五岳归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孙夫妻阵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鱼跃龙舟

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郁垒

第九十一回 蟠龙岭烧邬文化

第九十二回 杨戬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游魂关

第九十四回 文焕怒斩殷破败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纣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发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楼纣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财

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归国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国诸侯

试读章节

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

纣王七年,春二月,忽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

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天子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裎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王曰:“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

那日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毡。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天子离辇,上大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纣王曰:“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欲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天子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王曰:“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言罢回朝。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

且言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娘娘猛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又唤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日“招妖幡”。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娘娘分付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三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分付已毕,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第二回 冀州侯苏护反商

话说纣王进香回宫后,那一颗淫心按捺不下,遂传旨天下选美女进宫。次日早朝,四镇诸侯整齐朝服,轻摇玉琨,进午门,行过九龙桥,至丹墀,山呼朝拜。费仲俯伏曰:“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纣王听言,不觉大悦,“卿言极善!”即命随侍官传旨:“宣苏护。”苏护即随使命至龙德殿朝见,礼毕,俯伏听命。王曰:“朕闻卿有一女,德性幽闲,举止中度。朕欲选侍后宫。卿意下如何?”苏护听言,正色而奏曰:“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不啻数千,何不足以悦王之耳目?况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及其身。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纣王听苏护之言,勃然大怒,送法司勘问正法。幸得左右随从重贿费仲、尤浑,方得费仲、尤浑二人求情,才得以保命。

且言苏护离了朝歌,同众士卒不一日回到冀州。护之长子苏全忠率领诸将出郭迎接。其时父子相会进城,帅府下马。众将到殿前见毕。护曰:“当今天子失政,天下诸侯朝觐,不知哪一个奸臣,暗奏吾女姿色,昏君宣吾进殿,欲将吾女选立宫妃。彼时被我当面谏诤,不意昏君大怒,将我拿问忤旨之罪,当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将我赦回,欲我送女进献。此回昏君必点诸侯前来问罪。众将官听令:且将人马训练,城垣多用滚木炮石,以防攻打之虞。”诸将听令,日夜防备,不敢稍懈,以待厮杀。

果不出苏护所料,纣王传旨,令崇侯虎率军讨伐苏护,不过数日。崇侯虎大军早已杀进了冀州。两军人马对阵,苏全中与梅武两马相交,二十回合,早被苏全忠一戟刺梅武于马下。苏护见子得胜,传令擂鼓。冀州阵上大将赵丙、陈季贞纵马抡刀杀将来。时值黄昏之际,双方各自收兵罢战。苏护与众将计议劫营。当夜苏护将人马暗调出城,只待劫营。

话说两家大战,苏护有心劫营,崇侯虎不曾防备,冀州人马以一当十。金蔡正战,早被赵丙一刀砍于马下。侯虎见势不能支,且战且走。有长子应彪保父,杀一条路逃走,好似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冀州人马,凶如猛虎,恶似豺狼,只杀的尸横遍野,血满沟渠。急忙奔走,夜半更深,不认路途而行,只要保全性命。苏护赶杀侯虎败残人马约二十余里,传令鸣金收军。苏护得全胜回冀州。

第三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

话说崇侯虎父子败逃,奔走一夜,只见前边大队人马而来,侯虎一见是亲弟黑虎,其心方安。黑虎曰:“闻长兄兵败,特来相助,不意此处相逢,实为万幸。”崇应彪马上亦欠背称谢:“叔父,有劳远涉。”黑虎曰:“小弟此来,与长兄合兵,复往冀州,弟自有处。”彼时大家合兵一处。崇黑虎只有三千飞虎兵在先,后随二万有余,人马复到冀州城下安营。苏护之子苏全忠领兵叫阵。

崇黑虎出来迎战,二将大战冀州城下。苏全忠不知崇黑虎幼拜截教真人为师,秘授一个葫芦,背在脊背上,有无限神通。全忠只倚平生勇猛,又见黑虎用的是短斧,不把黑虎放在心上,眼底无人,自逞己能,欲要擒获黑虎,遂把平日所习武艺尽行使出,把崇黑虎杀了一身冷汗。黑虎叹曰:“苏护有子如此,可谓佳儿。真是将门有种!”黑虎把斧一晃,拨马便走。苏全忠放马赶来,那里肯舍。紧走紧赶,慢走慢追。黑虎闻脑后金铃响处,回头见全忠赶来不舍,忙把脊梁上红葫芦顶揭去,念念有词。只见葫芦里边一道黑烟冒出,化开如网罗,大小黑烟中有“噫哑”之声,遮天映日飞来,乃是铁嘴神鹰,张开口,劈面咬来。全忠坐下马早被神鹰把眼一嘴伤了,那马跳将起来,把苏全忠撞下马来。黑虎传令:“拿了!”众军一拥向前,把苏全忠绑缚二臂。

且言冀州探马报与苏护:“长公子出阵被擒。”护曰:“不必言矣。此子自恃己能,今日被擒,理之当然。但吾为豪杰一场,今亲子被擒,强敌压境,冀州不久为他人所有,却为何来!只因生了妲己,昏君听信谗佞,使我满门受祸,黎庶遭殃,这都是我生此不肖之女,以遭此无穷之祸耳。”正感叹间,只见左右击云板,“请老爷升殿。崇黑虎索战。”护传令:“各城门严加防守,准备攻打。”崇黑虎有异术,谁敢拒攻。急令众将上城,支起弓弩,架起信炮、灰瓶、滚木之类,一应完全。

黑虎在城下暗想:“苏兄,你出来与我商议,方可退兵,为何惧哉,反不出战,这是何说。”没奈何,暂且回兵。报马报与侯虎。侯虎道:“请。”黑虎上帐坐下,就言苏护闭门不出。侯虎曰:“可架云梯攻打。”黑虎曰:“不必攻打,徒费心力。今只困其粮道,使城内百姓不能得接济,则此城不攻自破矣。长兄可以逸待劳,俟西伯侯兵来,再作区处。”

且言苏护在城内,并无一筹可展,一路可投,真为束手待毙。正忧闷间,忽听来报:“启君侯,督粮官郑伦候令。”护急叫:“令来。”郑伦到滴水檐前,欠背行礼毕。伦曰:“末将路闻君侯反商,崇侯虎奉旨征讨,因此上末将心悬两地,星夜奔回。末将愿效驽骀,以尽犬马。”言罢,不由军令,翻身出府,上了火眼金睛兽,使两柄降魔杵,放炮开城,排开三千乌鸦兵,像一块乌云卷地。及至营前,厉声高叫曰:“只叫崇黑虎前来见我!”

崇营探马报人中军:“启二位老爷,冀州有一将请二爷答话。”黑虎欠身,“小弟一往。”调本部三千飞虎兵,应战,来到阵前。黑虎认不得郑伦。黑虎曰:“冀州来将通名!”伦曰:“冀州督粮上将郑伦也,汝莫非曹州崇黑虎?擒我主将之子,自恃强暴,可速献出我主将之子,下马受缚。若道半个不字,立为齑粉!”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臂粉躯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浪言!”催开坐下兽,手中斧飞来,直取郑伦。只见郑伦鼻窍中一声响如钟声,窍中两道白光喷将出来,吸人魂魄。崇黑虎耳听其声,不觉眼目昏花,跌了个金冠倒躅,铠甲离鞍,一对战靴空中乱舞。乌鸦兵生擒活捉,绳缚二臂。黑虎半晌方苏,定睛看时,已被绑了。黑虎怒曰:“此贼好赚睛法!如何不明不白,将我擒获?”只见两边已掌得胜鼓进城。

且言苏护正在殿上,忽听得城外鼓响,叹曰:“郑伦休矣!”心甚迟疑。只见探马飞报进来:“启老爷:郑伦生擒崇黑虎,请令定夺。”苏护不知其故,心下暗想:“伦非黑虎之敌手,如何反为所擒?”急传令:“令来。”伦至殿前,将黑虎被擒诉说一遍。只见众士卒把黑虎簇拥至阶前。护急下殿,叱退左右,亲释其缚。跪下言曰:“护今得罪天下,乃无地可容之犯臣。郑伦不谙事体,触犯天威,护当死罪!”崇黑虎答曰:“仁兄与弟,一拜之交,未敢忘义。今被部下所擒,愧身无地!又蒙厚礼相看,黑虎感恩非浅!”苏护尊黑虎上坐,命郑伦众将来见。黑虎曰:“郑将军道术精奇,今遇所擒,使黑虎终身悦服。”护令设宴,与黑虎二人欢饮。

不言二侯城内饮酒,单言报马进辕门来报:“启老爷:二爷被郑伦擒去,未知凶吉,请令定夺。”侯虎心中不悦。且说苏护与崇黑虎饮酒未散,忽报西伯侯差官散宜生在城下,口称下书。护曰:“姬伯乃西岐之贤人,速令开城,请来相见。”不一时,宜生到殿前行礼毕。护曰:“大夫今到敝郡,有何见谕?”宜生曰:“卑职今奉西伯侯之命,前月君侯得罪天子,当即敕命起兵问罪。我主公素知君侯忠义,故此按兵未敢侵犯。今有书上达君侯,望君侯详察施行。”宜生锦囊取书,献与苏护。护接书拆看,半晌不言,只是点头。宜生见护不言,乃曰:“君侯不必犹豫。如允,以一书而罢兵戈;如不从,卑职回覆主公,再调人马。无非上从君命,中和诸侯,下免三军之劳苦。此乃主公一段好意,君侯何故缄口无语。乞速降号令,以便施行。”苏护闻言,对崇黑虎曰:“贤弟,你来看一看,姬伯之书,实是有理,果是真心为国为民,乃仁义君子也。敢不如命!”于是命酒管待散宜生于馆舍。次日修书赠金帛,令先回西岐,“我随后便进女朝商赎罪。”宜生拜辞而去。真是一封书抵十万之师。

苏护送散宜生回西岐,与崇黑虎商议:“姬伯之言甚善,可速整行装,以便朝商,毋致迟迟,又生他议。”二人欣喜。

P1-5

序言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在历史的画卷前回首抑或前瞻,总有千般华彩、万种风流,等待后人品味与鉴赏。

秦汉的文人风骨凝就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宋代的古笔酽墨书写着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明清的演义传奇描摹出一个时代的人世沧桑;孔子周游列国,教授弟子三千,铸就了文化的底蕴;孟子潜心著书,推行仁政,流传下思想的精髓。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品读经典,在时光的轨道中自由穿梭,与名家大师进行思想的对话,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学海无涯,“励志中国”丛书愿帮你推波助澜,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为此,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本——套“励志中国”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成果为目的,旨在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沿袭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光辉与骄傲。本套丛书文字简洁,图片生动,展现了五千年以来的社会变迁、战争战事、风云人物、诗词歌赋、文学名著等。内容涵盖全面、考证权威,在不失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润色,力争为读者奉上滋养头脑、愉悦身心的书籍盛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封神演义/励志中国国学经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许仲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7760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4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1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