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1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它的任务是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出学术的回答,对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给予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发表自己的见解。它追求的学术目标是:前沿性、学术性、原创性、公共性、先进性。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是一个“开放性实验室”,主张学术自由,倡导学术平等,坚持学术规范,遵循“百家争鸣”方针;主张全球性视野,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突出原创品格,坚持社会关怀。本土学者和海外学人,凡是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都可以在本书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每年出版两卷。在栏目设置上,“理论与政策”力求原创性,“改革与发展”强调联系实际,“国际文化产业观照”突出国外最新动态,“文化产业与区域文化发展”关注区域特色。

本书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1卷。

目录

本刊特稿

《品三国》营销的回顾和思考

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地理学问题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论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初探

都市化进程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

虚拟文化市场:一种崭新的市场形态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专辑

理论与政策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编纂说明

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进展与理论模型

交往实践观与文化创意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品牌解读

 ——以《中国文化品牌报告》为例

中国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

解读艺术财富

改革与发展

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与战略思考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思考

试论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创意产业实践亟待破解的若干问题

文化行政转型的两个支点:基于动力和路径的视角

文化产业与区域文化发展

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岭南文化遗产的视觉化与文化产业发展

西部民族文化在“走出去”中实现其创造性转换

传统节庆的市场开发和文化定位的耦合与偏差

 ——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

论中国民众文化消费的关联影响因素

 ——“十五”以来国颁数据透析

国际文化产业观照

百老汇为何存在于纽约?

 ——论城市禀赋结构与文化产业区位选择

伦敦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思路

书评

走向反思的大众文化研究

 ——评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俞吾金

约稿启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1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惠林//陈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91115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6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4-53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