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直击韩国2009(驻韩中国记者一线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中韩建交也有了17年的历史,但韩中两国民众间仍有一些与友好合作主流不相符的纠纷与矛盾。本书以记者的亲身经历和一线观察系统介绍和分析了韩国。其内容包括《朝鲜半岛局势仍旧复杂多变》《金大中:政坛“不死鸟”半岛洒“阳光”》《“绿色增长”——韩国经济的新动力》《女演员自杀暴露韩国演艺圈潜规则》《韩国再掀清算“韩奸”风潮》等,它不仅是所有驻韩记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集体辛劳的结果。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记者的亲身经历和一线观察系统介绍和分析了韩国。书中文章都是各位记者根据自身特长提交或选择的,所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比平时的新闻报道可能更翔实,也更深入。因此,本书不仅是所有驻韩记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集体辛劳的结果。

目录

前言

韩国政治与外交实录

 朝鲜半岛局势仍旧复杂多变(张玲 金敏国)

 韩国“新亚洲外交构想”走向何方(莽九晨)

 韩美关系:历史最好时期?(张玲 金敏国)

 卢武铉自杀身亡 平民总统的悲歌(王刚)

 金大中:政坛“不死鸟”半岛洒“阳光”(姬新龙 班威)

 迁都问题凸显韩国国内对立情绪(莽九晨)

 媒体法?政治法?——韩国国会缘何因此上演“全武行”(王刚)

 韩国对东北亚共同体很积极(詹德斌)

 韩国反腐败:先拿公务员开刀(王刚)

韩国经济形势实录

 2009韩国经济形势总体回顾(顾金俊)

 化被动为主动——韩国政府设定中期减排目标(班威)

 中国机遇——2009韩国经济界的流行语(顾金俊)

 “绿色增长”——韩国经济的新动力(顾金俊)

 汇率沉浮何时休(顾金俊)

 2009,韩国推行FTA的丰收年(顾金俊)

 韩国年轻人就业问题所感(莽九晨)

 丰收的烦恼:总统的礼物与米酒(马格利)救得了米市吗?(顾金俊)

韩国社会实态

 女演员自杀暴露韩国演艺圈潜规则(莽九晨 何璐璐)

 “毒品清净国”的新烦恼(王刚)

 韩国缘何成为“离婚共和国”(何璐璐)

 低出生率严重影响韩国未来发展(顾金俊)

 韩国再掀清算“韩奸”风潮(詹德斌 何璐璐)

 韩国打击酒驾不手软(王刚)

 韩国网络实名制争议不断(詹德斌)

 财产公示——韩国公务员的例行公事(王刚)

 高自杀率困扰韩国社会(何璐璐)

韩国教育、科技与文化实录

 韩国课外补习:灵药还是毒药?(张玲 金敏国)

 宇航之梦伤“罗老”(姬新龙)

 韩国欲打造“世界化”韩餐(张玲 金敏国)

 我亲历的江陵端午祭(莽九晨)

 中国应从韩国旅游业发展中学什么?(莽九晨)

 黄禹锡神话在韩国真的破灭了吗?(王刚)

 胃癌——韩国人的头号杀手(何璐璐)

 韩国政府治理教育界腐败力不从心(莽九晨)

 独岛与她的守望者(何璐璐)

中韩关系实录

 如何看待中韩民间情绪对立(莽九晨)

 在韩中国人的领事保护问题(王刚)

 中韩跨国婚姻:甜蜜苦涩有谁知(张玲 金敏国)

 首尔孔子学院——全球第一家(陈怡 姬新龙)

 从双龙汽车事件看中国在韩投资环境(顾金俊)

 韩国影视剧为何频现“鄙华”(詹德斌)

 韩国热衷建中韩海底隧道(詹德斌)

 中韩警检首次破获跨国诈骗案(王刚)

韩朝关系实录

 韩朝关系经受核问题考验(姬新龙)

 韩美完成新对朝作战计划(詹德斌)

 美韩忧虑朝鲜导弹能力(詹德斌)

 从海上交火看韩朝海军力量对比(詹德斌)

 从朝鲜临津江泄洪看韩国安保的脆弱性(詹德斌)

试读章节

朝鲜半岛局势仍1日复杂多变

张玲 金敏国

2009年的朝鲜半岛局势可以用“变幻莫测”、“扑朔迷离”来形容。这一年,朝鲜半岛上大事不断,有关各方围绕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政治博弈空前激烈,朝鲜半岛局势继续延续其一贯复杂多变的特点。

前半年“冷”后半年“热”

回顾2009年朝鲜半岛上发生的大事,总的来看是上半年剑拔弩张,下半年局势相对缓和。

上半年朝鲜半岛阴云密布:1月17日,朝鲜宣布对韩国进入“全面对抗”状态,随后朝鲜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4月5日,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旨在加强其自卫性核威慑力;5月26日,韩国宣布正式全面加入美国发起的“防扩散安全倡议”,27日,朝鲜宣布退出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协定;6月13日,安理会通过1874号决议,强烈谴责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要求朝鲜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和导弹发射,对朝鲜提出更全面的制裁措施。

下半年半岛局势相对缓和:8月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朝,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见面,并带回两名美国被扣记者;8月21日至23日,朝鲜特派团赴韩参加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葬礼;9月26日至10月1日,韩朝举行两年来首次离散家属团聚活动;10月4日至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温家宝和金正日就推进半岛无核化达成重要共识,金正日表示愿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12月8日至10日,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访朝,美国奥巴马政府与朝鲜政府进行首次直接对话。

朝鲜意在争取最大利益朝美关系是关键

其实,朝鲜采取种种措施,无论是对抗还是缓和,都是在为朝鲜谋求在安全和经济上的最大利益。从根本上讲,朝美关系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最关键因素。2009年,朝鲜一直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达到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进而将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转变为和平关系的外交战略目标。

朝鲜再三重申,朝鲜希望与美国签署和平协议,以结束两国敌对状态、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并强调只有当美国放弃对朝鲜敌对政策,以和平协议取代先前停战协定,朝鲜半岛核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自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朝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坚持朝鲜必须弃核的情况下,明确表示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奥巴马在他就任总统后首次亚洲之行中,在日本的演讲中全面阐述了对亚洲政策。有关朝鲜半岛核问题,奥巴马表示,对于朝鲜而言,通向未来的道路是很明确的,就是重返六方会谈,履行已经达成的协议,实现全面且可核实的朝鲜半岛无核化。

在美国朝鲜问题特使代表博斯沃思2009年12月10日结束对朝鲜为期三天的访问后在韩国表示,他与朝鲜官员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交谈,美朝就尽快重启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和履行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9·19共同声明》等问题达成一定共识,认为有必要继续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博斯沃思作为美国奥巴马政府第一位高官访问朝鲜,其“探路”作用明显,美朝双方都意在通过接触相互了解对方的态度和底线,为下一阶段美朝关系的走向打基础。而从美国角度而言,因为美国目前的战略重点仍然在阿富汗,在朝核问题上美国的立足点首先还是让其不进一步升级,美朝双方接下来如何弥合或减少分歧,将决定着朝核问题向着哪个方面发展。

韩朝关系僵硬中见缓和韩美加强对朝问题协调

从韩朝关系来看,自2008年2月李明博政府执政以来,一直采取对朝鲜强硬态度。2009年8月15日李明博在“光复节致辞”中提出了“朝鲜半岛新和平构想”,表示愿意随时在任何级别与朝鲜就所有问题进行对话和合作,不过坚持以朝鲜弃核为前提。随后,李明博政府9月又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大妥协方案”,即在朝鲜放弃核武器的同时,国际社会应保障朝鲜的安全并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但从内容上看没有实质性变化,仍以朝鲜弃核为前提。

2009年下半年,韩朝关系出现一系列缓和信号。8月10日至16日,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访问朝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接见玄贞恩并满足了她提出的所有要求。双方决定尽快重开金刚山旅游,并新开辟金刚山第一高峰——毗卢峰旅游线路,朝方将采取特别措施,保障旅游便利和安全;朝方将按照原状恢复韩国人员通过军事分界线的陆路通行和在朝方一侧的停留时间;双方将立即恢复开城旅游,并搞活开城工业园区;双方将在2009年中秋节时在金刚山地区举行离散家属团聚活动。8月21日至23日,朝鲜特派团赴韩参加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葬礼,韩国总统李明博接见朝方代表团;9月26日至10月1日,韩朝举行两年来首次离散家属团聚活动。

另外,2009年韩美两国明显加大了在对朝政策上的协调,在6月李明博对美国进行访问后,12月奥巴马对韩国进行了回访。在奥巴马访韩期间,奥巴马选择在与李明博的共同记者招待上宣布了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博斯沃思将于12月8日访问朝鲜的消息,既有向韩国保证美国任何关于朝鲜问题的决定都会在与韩国协调后再确定之意,也有向朝鲜暗示朝核问题不可能通过美朝双边会谈解决之意,可谓一箭双雕。而对于李明博政府提出的解决朝核问题的“大妥协”方案,奥巴马更是给予了高调回应。

六方会谈机制是历史性选择

从目前大的形势来看,朝鲜半岛局势要真正得以缓解,尤其是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需要回到六方会谈的框架下,毕竟六方会谈是东北亚各方经过长期艰难努力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平衡东北亚各方利益、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的重要途径。全面恢复六方会谈进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

中国在这一方面起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初对朝鲜的访问中,温家宝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就推进半岛无核化达成的重要共识。金正日向温家宝表示,实现半岛无核化是金日成主席的遗训,朝方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没有改变。通过朝美双边会谈,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必须转变为和平关系。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舆论认为,这标志着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六方会谈正面临走出困境的重要机遇。12月10日,在博斯沃思结束对朝鲜访问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应该抓住半岛形势趋向缓和的有利时机,推动朝核问题重回对话谈判解决的正确轨道,我们也愿与各方就重启六方会谈等问题保持沟通。

放在二战结束后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看,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安全、外交和军事问题,它既是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也是东北亚和世界的核安全问题,还涉及克服冷战遗产和构建半岛新安全秩序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个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共赢。

P2-7

序言

21世纪即将走过第一个10年,中韩建交也有了17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各领域都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中韩两国民众都大大受益于两国问的密切合作。

但是近年来,我们感觉到,韩中两国民众间出现了一些与友好合作主流不相符的纠纷与矛盾。考虑到中韩民间关系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主要是相互沟通不足,或者说是传递的信息不客观、不全面所致,常驻韩国的中国记者们产生了共同编著一本书的想法,尝试以记者的亲身经历和一线观察来系统介绍和分析韩国。

驻韩记者联合出书反映对驻在国的看法只是一个尝试,但这本身也是一个开创,我们希望其能成为一个新的模式。希望记者们的“一线直击”有助于国内读者更客观地认识韩国和朝鲜半岛问题,以此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最终促进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

参与本书写作和编辑的人员主要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韩记者张玲、金敏国,经济日报驻韩记者顾金俊,新华社驻韩记者姬新龙、何璐璐、班威、陈怡,人民日报驻韩记者莽九晨,法制日报驻韩记者王刚,以及环球时报驻韩特约记者詹德斌,共10人。

在本书策划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讨论和沟通。书中文章都是各位记者根据自身特长提交或选择的,所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比平时的新闻报道可能更翔实,也更深入。因此,本书不仅是所有驻韩记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集体辛劳的结果。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各位作者都是中国国内媒体派驻韩国的特派记者或特约记者,但本书中的观点全都是作者个人之见,不代表自己所在单位的观点或意见。

本书的出版得到韩国世宗律师事务所和韩中经营人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对世宗律师事务所尹链秀律师、崔锡明律师和韩中经营人协会常任副会长李光仁先生、KACEN公司代表理事朴原熙先生表示感谢。

本书从策划到定稿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错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2009年12月31日于韩国首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直击韩国2009(驻韩中国记者一线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玲//金敏国//顾金俊//姬新龙//何璐璐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7753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31.26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1: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