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简称《地藏经》,题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为度众生“久远劫来发弘誓愿”的非凡之举,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迹,还通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太辩长者、阎罗天子、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及其众生的状况,解释了使亲人眷属在各种情况下脱离苦难的种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还在此经中将自己涅盘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开化世人的任务托付于地藏菩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开发自性的“佛门孝经”。
视一切有情众生为“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消除业障,救拔苦难,心如大地,能安一切。
经文共十三品,“忉利天宫神通品”是序品。释迦牟尼佛一生修学、成道、教学、转法轮、度众生,在教化众生缘分即将终结时,示现灭度前,特别为我们示现报母亲之恩。世尊出世之后,母亲就过世,母亲生在忉利天,所以世尊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住了三个月,说这一部《地藏经》。忉利天宫这次法会非常殊胜,世尊为我们说出地藏菩萨过去因地中度母亲的公案因缘,希望我们听了之后能效法地藏菩萨,奠定大乘修学的基础。请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这是证信序。说明“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这部《地藏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不是传闻。阿难尊者为我们复讲,字字句句如佛所说、是佛所说,没有掺杂丝毫自己的意思在其中。
“一时”是指感应道交时、师资道合时。若记载年、月、日、时,那是死的,一时是活的。昔日智者大师定中见到释迦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法华一会俨然未散。现在科学家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但没有法子突破。若突破时间,就能回到过去,也能进入未来,换言之,过去、未来任何事情你都清楚。佛法用禅定的功夫可以突破,定力愈深,突破的面愈广。“一时”是一心不乱之时,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我们现在心太杂乱,妄想分别执著太多,丧失突破时空的能力。然而,这个能力是本能,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所以,佛教我们修禅定,净宗法门教我们念佛,目的就在得一心,恢复本能而已。得事一心不乱,三千年前跟三千年后的事情通达明了;得理一心不乱,能力与诸佛如来相差无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未来一切事物皆悉洞彻。“一时”,是说时间的真相,真实时间,《华严经十定品》讲的刹那际,这才是真的。刹那生灭:一刹那之短时间中有生灭,谓万法刹那生、刹那灭,辗转相续。刹那生灭的时间太短,不是我们六根能感触得到。我们六根,一刺激立刻就反应,虽然说立刻,还是很长的时间。八地那样深的定功,才能感应到刹那生灭。刹那生灭,它确实有生有灭,可是它生就灭了,几乎生灭同时;生灭同时,时间极其短暂。这是佛在经典里面讲的“一时”,这一句完全是讲真话。佛在经上讲不生不灭,你懂得一时,就懂得一切法不生不灭,对于生死的恐怖就离开了;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相是生灭的,但体性是不生不灭,这才是真相。“一时”,佛说这部经的因缘成熟了。
“佛”,是主成就,这个法会的主讲人,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这个字用得非常好,是从事相上说的。说“在”,这是说真话。说“住”是假的,你怎么住?今天搬家搬这里,明天搬那里。永远不离开,这是住;身常常在动,这是在。只说身体现在“在”那里,这个意思就对了。经上讲“住”是心住不是身住。住处有四种:一、“天住”,心安住在十善业道,生欲界天。二、“梵住”,心安住在慈悲喜合,生色界天。修禅定、修清净心,一切欲念、五欲六尘看得很淡,心中充满慈悲喜合;“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帮助众生解除苦难,“喜”是看到别人得福、得好处,没有嫉妒心,而生欢喜心,“合”是万缘放下。三、“圣住”,空、无相、无作,此三种三昧为三乘圣者所住。四、“佛住”,首楞严等无量三昧为一切诸佛所住。落实在净宗,安住在念佛三昧。
“忉利天”,这是欲界第二层天。娑婆世界有二十八层天,欲界天六层、色界天十八层、无色界天四层。欲界天人还有男女饮食之欲,愈往上面愈淡薄;色界天人还有色身,没有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禅悦为食,不需睡眠;无色界天人没有色相,连身体都不要了。
佛是应化身示现在世间,我们看到他有生有灭,其实佛是不生不灭,他示现在世间的缘尽了,其他星球的缘成熟,暂时离开这个世间去其他地方示现,教化众生,这是大自在。身有三种:“法身”,这是真身,所有一切身皆从法身而生,法身能生一切万法,能现一切身相,能现国土、山河大地之相;“报身”,是智慧之身,智慧现前,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无所不知;“应化身”,随类现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佛到人间来,到任何一道,来去自由,没有障碍。凡夫是业报身,受业力的控制(命运的支配),毫不自由;过去造善业,这一生得善报;过去造恶业,这一生得恶报。佛菩萨生死自在,不受业力控制,完全是由自己的愿力做主宰,在世间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学佛,将我们的业力转变成愿力!要从心转起,心转了,身也就转了。
“为母说法”,为母亲说法。这次法会是忉利天主启请的,他说:过去一切诸佛都曾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报母亲生育之恩,世尊成佛了,当然也不能例外。世尊接受忉利天主的启请,到忉利天开这次法会。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实在说也是大权示现,是佛菩萨再来的。这句“为母说法”意思很深:一、避免世间人对佛法产生误会;学佛,尤其是发心出家,好像从此以后不再照顾父母,世间人以为是不孝,不知道出家是大孝!二、做一个榜样给学佛的四众弟子看,启发他们的孝思。佛门即使出家,也不能置父母于不顾,可是孝养的形式不一样,认真修持,依照佛的教诲去奉行,以此功德回向父母,父母能得诸佛护念、善神保佑,这才是真孝。
P17-22
以往每遇新建道场请我讲经,首先必讲《地藏经》,然后再讲《无量寿经》,劝他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法的建立,一定要有土地及建筑等硬体设施,修道才有场所;软体中最重要的是心地法门,心地是修道的依据。《地藏经》是我们修学大乘的基础。如果不懂心地法门,不知从心地起修,最后绝对一无所成,无论我们如何发愤用功,依旧出不了六道轮回。中国大乘佛法是以四大菩萨为代表,地藏菩萨表孝敬,观音菩萨表慈悲,文殊菩萨表智慧,普贤菩萨表实践。今日佛法衰微,我们修学佛法不能像古大德那样有显著成就,原因就是没有孝敬,没有根,以这种心态学佛,不是在修学佛法、弘扬佛法,而是在消遣、玩弄佛法,只是修一点有漏福报而已。《观经》教我们修“净业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做到才能得人身,所修的福报才能在人天两道去享;如果做不到,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修的福到恶道去享。我们做不到,是对事理了解不够透彻;真正透彻了解,必能忏除业障,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