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揭开《三国演义》的文学面纱,我们会发现诸多被误读的三国人物的另外一面。本书以史实为依据,设置一些虚拟的场景,从新的角度、以现代的风格解读三国英雄人物,把三国英雄从《三国演义》的演义式的英雄榜上请下来,还原历史,回归生活,让我们在轻松品三国的同时,深刻认识人生,从三国里找寻人生的梦想,从人生里找寻三国的真相。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出于文学创作的需要,神化了蜀国一方的人物:“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猛绝”张飞,“胆绝”赵云……可是历史上统一北方的曹魏集团,和偏守蜀中的刘备集团相比,更是谋士猛将如云。风烈将军夏侯惇,“曹家千里驹”曹休,雅歌将军张郃,逍遥战神张辽,“留香荀令”荀彧,三国第一毒士贾诩,“期期艾艾”的邓艾……他们的谋略武功,在《三国演义》里被弱化乃至被歪曲。

本书基于《后汉书》和《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结合其他权威史料,还原被《三国演义》误读的历史,探寻曹魏集团核心人物的人生轨迹。

目录

易品三国,亦品人生(代序)

阅读小贴士

第一章 曹操的“疑似”族弟夏侯惇 1

一 血亲将军 2

  曹操的DNA问题◎曹操基因疑似夏侯

二 风烈将军 7

  爱臭美的瞎眼将军◎拔矢啖睛的可能原因◎夏侯惇曾是少年杀人犯

  ◎一张可怜巴巴的肉票◎把我这张肉票撕了吧

三 “常败”将军 17

  曹操的雷人礼物◎和曹操是哥们◎“常败”将军战功伟

  ◎种地的功劳可不小◎魏晋大功臣

四 书香将军 23

  军营有书香◎三国时代的裸捐◎夏侯楙出轨了

第二章 曹操的连襟夏侯渊 27

一 尚义将军 28

  弃子抚孤◎张飞很黄很暴力◎三国“飙马”运动◎三国顶缸案

二 西部猎豹 33

  封侯大典上的想象◎西部猎豹初显身手◎西部猎豹的速度

  ◎西部猎豹的威力◎西部猎豹的战术◎西部猎豹的功绩

三 血洒汉中 41

  死亡命令◎这就是天理◎毛泽东论夏侯渊◎战友啊战友

第三章 曹氏第一人曹仁 47

一 荒唐青春 48

  捣蛋鬼和坏小子◎年轻干部和黑老大◎由黑洗红

二 曹氏第一 52

  初露头角◎梦想实现了◎搞笑背后是捣蛋◎曹操泡妞,曹仁拾场

三 曹氏栋梁 56

  曹仁在官渡之战中◎曹仁在赤壁之战中◎曹仁与美男子们的较量

四 天人将军 59

天人将军是如何炼成的◎勇◎谋◎忠

第四章 三国大富翁曹洪 67

一 弃官从戎 68

做官◎弃官◎升官◎募兵◎筹粮◎中郎将◎骠骑将军

二 失意相随 75

机会◎压抑◎孤独

三 死亡时间 78

四 没有谜底 80

谜底1◎谜底2◎真正的谜底

第五章 抑郁症患者曹休 85

一 曹氏家驹 86

战乱宝宝◎抑郁少年◎吾家千里驹

二 无敌疆场 89

◎下辩之战◎东吴克星

三 辅政情结 92

比绿帽子还难堪的乌纱帽◎为什么辅政班子里没有我?

◎千古之谜◎可能的阴谋

四 石亭之败 97

扬州待机◎周舫馅饼◎石亭溃营◎夹石逃生◎心魔作祟

第六章 曹营战神张辽 107

一 职场风云 108

张辽的祖先真冒失◎从公务员起步◎最后的跳槽◎跳槽非关忠诚

二 历历战功 111

火箭干部◎心理学和口才学◎与曹操同车◎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三 逍遥战神 118

《三国演义》有败笔◎只有永远的利益◎曹操才有锦囊妙计

◎八百人要去打十万人吗?◎东吴患上“恐辽症”

◎罗贯中让两个大男人合葬

◎“徐跑跑”和“宋跑跑”谁也跑不过“孙跑跑”

四 英雄之死 132

到老你也是个打工仔◎如果长江能够唤回曾经的激情

第七章 三国“快男”于禁 137

一 三国“快男” 138

《三国演义》里的超级菜鸟◎专家炒作的“快男”◎从原始股到绩优股

二 水淹七军 144

“不是战斗”的战斗◎曹哥很生气,后果不严重

三 性格归因 148

不要迷恋英雄◎英雄只是传说◎是谁让你们裸奔◎朋友是用来出卖的

四 心灵镣铐 157

给自己立起牌坊又为娼◎曹丕“画”死于禁

第八章 三国“香水男人”荀彧 161

一 末世清流 162

娶了太监的女儿◎悲壮地掀开了新娘的盖头

二 巫师预言 164

第一个巫师式预言◎第二个巫师式预言◎第三个巫师式预言

◎第四个巫师式预言◎第五个巫师式预言

三 导师预言 172

第一个导师式预言◎第二个导师式预言◎第三个导师式预言

◎第四个导师式预言◎第五个导师式预言

四 欲忠反奸 184

谁的眼泪在飞◎因为靠近所以受伤◎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于荀彧

◎怎么死并不怎么重要

第九章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 193

一 毒计乱世 194

毒士发现毒士◎客串了一把段太尉的外孙◎东汉第一毒计

◎三国三大毒士◎毒士中的战斗机◎一只披着羊皮的羊

二 乱世求生 204

一只离开狼群的羊◎因为离开所以信任◎一个恐怖的名字

◎不追与追之间

三 妙计频频 210

降袁与降曹之间◎同而不和◎赤壁之战本来可以没有的

◎史上最简洁离间计

四 三国宅男 215

贾诩常用的十大词语◎低调太尉◎老宅男死了

第十章 雅歌将军张郃 219

一 走向中原 220

无厘头的“袁绍规律”◎他也是官渡之战的主角

二 镇守汉中 224

当雅歌将军遭遇白地将军◎三国唯一民选干部

三 决胜街亭 230

忧伤的雅歌◎曹真被诸葛亮忽悠了◎马谡岂是完全的庸才

◎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张郃的“吸星大法”◎“说退”诸葛亮

◎史上只有张郃做过的官

四 星陨木门 241

张郃与司马懿的第一次PK◎张郃与司马懿的第二次PK

◎张郃与司马懿的第三次PK(终极PK)◎难逃的PK大结局

第十一章 三国第一冤邓艾 247

一 司马门下 248

艾艾,你娘喊你回家放牛◎这个名字你也配吗?

◎做人不要太艾艾◎遇见司马懿◎三国真正第一大功

◎既生艾,何生维?◎艾艾回来了◎“说死”诸葛恪◎一颗司马心

二 苦手苦战 259

邓艾连续第二次胜出◎邓艾连续第三次胜出

◎邓艾连续第四次胜出◎真正的苦战才刚刚开始

三 百死不死 261

一错◎二错◎三错◎四错◎五错◎六错

◎一死◎二死◎三死◎四死◎五死

四 生前死后 271

死亡倒计时:4◎死亡倒计时:3◎死亡倒计时:2

◎死亡倒计时:1◎死◎艾艾,你娘喊你回家放牛◎话说天下大势

试读章节

这个“某人”,就是曹嵩的父亲,他才是曹操的亲生祖父。

研究三国历史最有权威的《三国志》,对曹腾的身世只令人费解地说了一句:“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曹腾从哪里抱养的曹嵩,这已经成了一个谜了。老狐狸曹腾精通世故。抱养孩子时第一条要遵守的就是要对他的身世绝对保密,否则,自己辛辛苦苦养大了儿子,再跑出去寻亲,那就成三国版的《错爱》了。曹腾带着曹嵩的身世之谜到棺材里去了,曹嵩的身世就永远无人得知了。

这样一来,曹操的身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永久的秘密。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曹嵩不是孙悟空,绝对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怎么也得有亲生父母。

这就需要我们从史书里“八卦”一下曹操的DNA了。

《三国志》裴注引《曹瞒传》和《世说新语》,说曹嵩是夏侯氏之子:(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悖之叔父,太祖(曹操)于悖为从兄弟,从这里看,曹操不但是假一罚十的夏侯氏之子,而且还和他手下最重要的大将夏侯悖是堂兄弟。但是,《曹瞒传》是当时吴人作品,是曹魏的“敌对宣传”,其真实性向来可疑。《世说新语》更像是八卦故事,可信度也较低。可是,《曹瞒传》固然有一些恶意污蔑曹操的内容,但是,说曹操是夏侯氏之子,似乎也没什么污蔑的意思。夏侯氏是汉初名将夏侯婴之后,也算是高贵血统。再就是,即使是污蔑,那为什么非说是夏侯氏之子,而不说其他氏之子?这里面肯定有文章。《世说新语》虽是八卦故事,但是血统问题是大问题,杜撰的可能性似乎也不大。更耐人寻味的是,陈寿《三国志·魏书》第一篇便把诸夏侯和诸曹合传,这是不是表明陈寿对夏侯和曹氏血缘的一种暗示?出生在三国,生活在晋代的陈寿,对曹操的身世应该是清楚的。那既如此,《三国志·武帝纪》为何又说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这恐怕是为了“保密纪律”吧。封建社会,血统决定王位,曹氏绝对不愿承认自己源于夏侯氏的事实.夏侯氏也不敢声张在自家的血缘谱系上有魏王这一事——谁声张谁就是想篡位呀!

曹操似乎也知道自己和夏侯的血缘关系,这从他对诸夏侯的格外重用和亲信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人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在消灭曹爽的同时,也把在外征战的夏侯玄召回京城,夺其兵权。当时,夏侯玄草木皆兵,吓得直接到蜀国政治避难去了。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擅权,曹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曹芳决心捍卫王权尊严,铲除司马氏。这时,他所依靠的力量也只有夏侯氏,于是就把这一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夏侯玄。

历朝历代,魏国曹氏对夏侯氏的倚重是绝无仅有的,这就很值得揣摩。再综合《三国志》诸夏侯曹合传且是夏侯在前,还有《曹瞒传》和《世说新语》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操是夏侯氏之子的可能性很大。

可是,这样说有人不愿意了。

有人说,曹氏与夏侯氏累世婚姻,所以《三国志》才把诸夏侯曹合传。持此论者,理直气壮地说:同姓不婚是古代礼仪,曹氏与夏侯氏累世联姻。根本就不可能是同出一族。这里有个伪前提:曹操父子是守礼仪的。其实,东汉末年,礼崩乐坏,曹操父子更是率先破坏所谓纲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称帝,其对风化的破坏,岂是同姓通婚所能比的?曹魏最搞笑的,就是汉献帝是曹操女婿,而曹丕却娶了妹夫献帝的两个女儿,这辈分还真不知道怎么算,献帝在地下碰到老曹该叫“岳父”还是“亲家”?这么有伤风化的事情,曹氏都能做得出!更伤风化的是,曹操死后,“一七”未过,曹丕就把侍奉父亲的宫女叫到了自己的床上。如此曹氏,还顾及同姓通婚吗?何况,那时同姓通婚的,又不止夏侯和曹两家。当时的王基和王沈两位重臣是亲家,且两王还都是当时一代大家名儒。濮阳太守刘暇和同姓刘畴也通婚。何况,户口本上,夏侯悖和曹操两家,一个姓夏侯一个姓曹。

自古以来,婚姻就是权力博弈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夏侯氏手握军权,曹氏借婚姻关系对此进行拉拢或牵制也是理所当然的。再一点,曹操和夏侯氏仅仅是同族,早就出了五服,血缘关系近似为零了,仅在族谱上还能看出N年以前是一家人。即使今天的婚姻法也只是禁止三代以内血统的婚姻。因此,婚姻关系不能排除曹操与夏侯的血缘关系。

又有人说,曹腾兄弟若干,他完全可以从兄弟那里抱养一个孩子。这个说法被袁绍驳倒了。官渡之战前,袁绍照例先进行政治谴责,他找来全国知名作家陈琳写了一篇通电性质的檄文,说曹操的父亲曹嵩“乞丐携养”,这就是骂曹嵩不知是从哪里讨来的野孩子。双方为敌,都愿意用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在极重门阀出身的东汉末年,骂曹操是野种,其杀伤力相当于核武器。

袁绍和曹操是光着屁股一块长大的发小,二人还一起做过抢人家新娘子的勾当,彼此知根知底。袁绍的话起码推翻了曹嵩是从曹腾的弟兄们那里抱养的判断。如果曹嵩真是曹腾从弟兄们那里抱养的,那就叫“过继”,不叫“乞丐携养”。

曹腾官至大长秋,是全国太监总头目,不会随便讨养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否则,要是有遗传病咋办?因此,曹腾必须领养一个知根知底的孩子。太监天天窝在宫里,也就是认识京城里的同僚,可是这些同僚不会平白无故地把儿子送给他的,即使人家愿意送,曹腾也不一定愿意养——养大了人家再要回去咋办?幸好,曹腾并非出生于花果山,他的老家在沛国谯县。在那里,有一家人,是贵族之后,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早已经没落,连儿子也养不起了。这就是夏侯氏。

汝阴侯夏侯婴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官至太仆,掌管皇帝舆马和出行,是皇帝的心腹。夏侯婴最大的功劳是救了汉朝的第二任皇帝孝惠帝刘盈,不过,当时刘盈还不是皇帝,仅是一个孩子;要害刘盈的也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刘邦。

当时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乘车马急速逃去,驾车的就是夏侯婴。半路上夏侯婴遇到了同样逃亡的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收上车来。马已跑得十分疲乏,敌人又紧追在后,汉王特别着急,有好几次用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去,想扔掉他们了事,但每次都是夏侯婴下车把他们收上来,一直把他们载在车上。夏侯婴赶着车子,先是慢慢行走,等到两个吓坏了的孩子抱紧了自己的脖子之后,才驾车奔驰。汉王为此非常生气,有十多次想要杀死夏侯婴,但他最终还是逃出了险境,把孝惠帝、鲁元公主安然无恙地送到了丰邑。

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再也不用扔下孩子不管就逃跑了。孝惠帝和吕后非常感激夏侯婴在逃亡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宅第赐给他,名为“近我”,意思是说“这样可以离我最近”,以此表示对夏侯婴的格外尊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西汉时显赫一时的夏侯家,到了东汉,已呈衰颓之势,到了连孩子也养不起的地步。《魏略》记载,夏侯渊曾经因为贫穷而把小儿子遗弃了。出身好,遗传基因良好,知根知底,这正好是曹腾抱养孩子的标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夏侯渊遗弃的这个倒霉孩子就是曹嵩。但是,结合前文论述和《曹瞒传》《世说新语》等的描述,我们可以断定曹操是夏侯氏之子。不过,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我们还是加上“疑似”二字更好。《三国演义》就采信了曹操的DNA源于夏侯氏的说法,在第十回里说夏侯悖和夏侯渊与曹操是同族。按照遗传学。曹魏之说应改成“夏侯魏”才对。

P4-6

序言

易品三国,亦品人生(代序)

教授们在讲坛上品三国,我搬个马扎坐在街头也能品三国。

三国本来就是老百姓品起来的。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传,宋元时代被搬上了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即便是在今天,城市某个超市开业了,农村某个庙会开张了,偶尔也会有京剧团、豫剧团等上演《定军山》《空城计》《捉放曹》《单刀会》等三国大戏。这时,大爷大妈们一边摇着蒲扇,嗑着瓜子儿,一边品着三国,唏嘘论说,有滋有味。

百家讲坛上的专家大餐固然精美,但街头巷尾的民间小吃亦别有风味。

他也品三国,你也品三国,三国本来就很容易品嘛!

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的罗贯中,一个典型的民间文人,品三国品到了极致,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越是成功的文学作品,作者的个人倾向越明显。《三国演义》最明显的倾向就是“尊刘抑曹”,这从回目中就可以看出来:提到曹操时,“曹阿瞒许田打围”“曹阿瞒割须弃袍”,拿曹操小名来说事儿,第七十八回“传遗命奸雄数终”干脆直接以“奸雄”呼之;提到刘备,“刘皇叔北海救孔融”“雪弟恨先主兴兵”,“皇叔”“先主”的称呼,摆明了只有刘备才是正统。在“尊刘抑曹”的倾向下,出于文学塑造的需要,就必然对历史进行一些曲解,也就使读者误读了历史。

揭开《三国演义》的文学面纱,我们会发现诸多被误读的人物的另外一面。《三国演义》里“仁义齐天”的刘关张三人,也各有一些让其粉丝尴尬的事情。《三国志》记载了一则有关刘备胡子的故事:刘备初入蜀时,看到张裕的胡子长得特别茂盛,就非常无礼地嘲笑张裕是多毛的猪,没料想这张裕也不是好欺侮的,当即反唇相讥,把没胡子的刘备嘲笑为下巴没毛的猪。按理说张裕是自卫反击,并无不当,可是刘备后来做大做强了,找了个借口将张裕下了大牢要杀他,连诸葛亮亲自来求情也不行。最后这张裕竟至被杀弃市———尸体还要被展览示众。刘备的这一暴行,罗贯中是不会告诉我们的。关羽在《三国演义》里弃曹操送的美女而去,着实让人赞佩。可是,历史中的关羽也是一个见了美女亦会动心的男人。攻打吕布的下邳时,城未下,关羽多次向曹操提出了个人申请:吕布部将秦宜禄貌美如花的妻子杜氏被丈夫甩了,我要先占下了,城破之日,别人不能动。可惜曹操最后把杜氏“动”了。关羽的这件糗事,《三国演义》当然也不会告诉我们的。关羽收个弃妇向领导打报告,虽然体现了食色本性,但好歹也算是守法公民,张飞强抢幼女,则只能说是一个十足的流氓恶棍了。夏侯渊14岁的侄女出来砍柴,被张飞抢回家圆房。这件很黄很黑很暴力的事件,《三国演义》也不会告诉我们。

幸亏早有专家学者进行周密考证,为我们拨去历史真相上的文学浮云。其实,不用考证,只需把这些人从大雄大奸的殿堂上请下来,让他们和你我一起呼吸,就会很容易地品出他们的喜怒哀乐。

不要把品三国搞得那么难,三国本来就是人生。我们品的不是三国,是人生。

提八尺长矛,断喝长坂坡,此等人生豪迈,不正唤起了我们心底沉睡的激情吗?携八十万雄师,败走华容道,此等人生困境,不正切合我们心底已久的无奈吗?

张辽大战逍遥津,以八百人退十万吴兵,成为曹营战神,可是他到死也无独立领兵的机会,这只是因为他是降将。披一身鲜血染红的战袍归来,迎来的却是猜忌的目光,如此人生炎凉,又让多少人仰天长叹呢?

为了给汉献帝找一个依靠,荀彧竭诚尽智地辅佐曹操,曹操羽翼丰满了,却开始觊觎王权。如此说来,本欲匡复汉室的荀彧却成了颠覆汉室的奸贼,如此人生错位,又让多少人心痛呢?

不要迷恋英雄,英雄只是传说。《三国演义》里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挺枪跃马,从英雄榜上走下来,坐在你和我的对面,就是你和我。从三国里找寻人生的梦想,从人生里找寻三国的真相。

陈瓷

2010年2月2日

书评(媒体评论)

有《品三国》自严谨和清晰,亦有《明朝那些事儿》的风趣与轻松,融易中天和当年明 月二老之长,独成一家。易中天,当年明月,陈瓷,上演历史写作的三国演义。

——天涯网友 历史里走过

文风沉实,史料掌握全面,真是好文!

——天涯网友 解丰亦

以前看三国就是囫囵吞枣,只知道欣赏武将的勇猛和谋士的智慧,现在看了文章才把一个个人物和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联系在一起了,很生动。

——天涯网友 一丝憧憬

非常感谢陈瓷先生。在这么多天里,我一直都在密切地关注着陈瓷先生的作品。他让我们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三国。这使得我对三国这一段历史有了一个重新的审视。

——天涯网友 点墨斋主人

陈老师的文让我收获极大,虽然这个题材早有多家涉猎,但读您的文让我感受的震撼最大,极爱文远和妙才那两节,前者激情后者惆怅,这也是我长期在文字中疏于获得的东西。

爱老师之文笔,也爱其中许多戏解。

——天涯网友pangyu_911

三国群英璀璨,在陈兄的指引下观星别有一番风味!

陈兄写得有深度,三国是个乱世,条条主线错综复杂,不易驾驭。观陈兄之文,条理清看得明白,思之有味。《三国演义》在历史上的影响简直是空前的,因为《三国演义》的成功,有时代替了《三国志》,成为普及三国知识的首选本子。我有时就分不清正史和小说的区别,经常上罗贯中的当,呵呵。

——天涯网友 姜狼豺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44086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6.0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7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