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共演义(第1卷第3册)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两个规模、影响最大的政党。从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算起,中国国民党的历史已经有11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90年,形成了一幅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对这一历史画卷,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学者、作者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论著和文学作品汗牛充栋,经久更盛。但用章回体纪实演义的写法,在一部书中系统地、全面地真实展现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斗争,展、现合作和斗争双方的主要人物,作者沈鸿信撰写的《国共演义》应该是鲜见的。

本册为第一卷,第三册。

内容推荐

沈鸿信的《国共演义》系多卷本章回体纪实性历史通俗演义立体式、全景观地展现现代中国历史。记叙1918年至1949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偶插其间。融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于一体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历史参考价值。

《国共演义》2011年出版二卷。第一卷分第一、二、三册,记叙1918年至1927年间新民学会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五四运动、府院之争,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国共第一次合作、东征、北伐、大革命失败等重大事件:第二卷分第一、二、三、四、五册,记叙1927年至1937年间中共主要的武装起义、根据地的创立、宁汉战争与宁汉合流、蒋介石的政治起伏、蒋桂战争与中原大战、国共两党两军的“围剿”与反“围剿”、红军长征,长城抗战、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

目录

第四十九章

 蒋介石咄咄进攻大权在握

 陈独秀步步退让陷于被动/1

第五十章

 唐生智称兵驱赵欲主湖南

 吴佩孚回光返照设帐汉口/33

第五十一章

 看风使舵阎锡山统军联吴出晋

 受命先锋叶希夷率团援唐北伐/49

第五十二章

 蒋总司令长沙阅兵落马

 陆镇守使平江兵败自杀/71

第五十三章

 直奉军会师北京

 国民军鏖战南口/87

第五十四章

 吴佩孚南北转战胜败易手

第五十五章

 曹渊营留书攻城壮志未酬/101

 孙传芳调度大军参战

第五十六章

 北伐军开辟江西战场/121

 邓演达督师围攻武昌

第五十七章

 蒋介石挥军大战洪州/141

 孙传芳登门递降表

第五十八章

 张作霖成立安国军/161

 冯玉祥加入国民党

第五十九章

 国民军五原大誓师/181

 双杰对战信阳

第六十章

 二虎共把长安/209

 求操纵蒋介石坚主迁都南昌

 靠民众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225

第六十一章

 蒋介石拼凑班底

 陈布雷受聘幕僚/249

第六十二章

 提高党权武汉开中央全会

 巩固军权蒋介石杀机即起/267

第六十三章

 前仆后继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众志成城各界民众成立临时政府/289

第六十四章

 蒋介石白崇禧计议反共清党

 汪精卫陈独秀发表联合宣言/317

第六十五章

 郭沫若愤书讨蒋檄文

 蒋介石指挥反共政变/337

第六十六章

 吴佩孚计出无奈仓皇入川

 李大钊威武不屈英勇就义/363

第六十七章

 武汉政府北伐河南

 唐冯二军会师郑州/381

第六十八章

 夏斗寅通蒋称乱

 叶希夷受命平叛/401

第六十九章

 何芸樵幕后点火策划

 许克祥出面马日事变/419

第七十章

 主张不明陈独秀左右为难

 刻意北伐冯玉祥附蒋反共/435

第七十一章

 陈独秀停止职务

 汪精卫公开分共/451

后记/475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479

试读章节

接下来,郭文更详细地记述了蒋介石如何一面指使总司令部特务处长杨虎、副处长温建刚、总部参议刘文明、前总部秘书现充任独立第5师党代表姚觉吾、第40军党代表李因等人与安庆的黄色工会勾结,在3月23日那天对倾向于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安徽省党部大打出手,省党部及各种合法的民众团体统统被捣毁,还打伤了包括第7军政治部、省党部工作人员和三个外县来赴会的代表等在内的六个人,造成了安庆的三二三惨案,致省党部和各合法民众团体的重要的人物不得不纷纷避走,又如何表面上一本正经地让代理总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出面协调黄色工会与安徽省党部关系,把蒋介石一面为人、一面为鬼的两面派嘴脸做了个彻底曝光。继而,郭沫若便把自己对赣州惨案和九江惨案的醒悟全部写了出来:

啊,我已经知道了这场黑幕的全部了。陈‘赞贤的惨案为什么他批准了对于倪弼的免职查办时又叫我不要打电报到赣州去?段锡朋、周利生等为什么敢那样坚决地解决南昌市党部?九江的“三一七”惨杀为什么发生得那样离奇?这一切的背景我是完全知道了。在这儿让我来补叙一下以往的历史罢。

赣州事件的起初是在正月尾间,那时蒋介石在庐山,总部的事情是由张群一手包办,他当时接到倪弼捏造的电报,便把新编第l师第2团团党代表段哲人免职查办了。不久蒋介石回了南昌,才将赣州事件的全案交政治部查办。我当时便拟了一个办法呈报给他,请他将倪弼调开,然后赣州的事情才有办法,但他没有批发下来。后来我又当面向他说过两次,两次他都答应了我要把倪弼调开。但总不见他实行。最后倪弼更加刁恶了起来,终竟把陈赞贤杀害了。省政府当时来了一个公函请政治部严办。3月12日的清早,就是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的那一天,我拿着公函去向他请示。他说:“免职查办罢。”我说:“那末请总司令亲笔批示。”他说:“好的。”便提起笔来想了一下,批了“免职查办”四字。我又问如何查办法,命令如何下?他说:“你用我的名字拿去登报好了,但不忙打电报到赣州去。”他这岂不是欺骗的行为,只是略略用些伎俩欺骗民众吗?

就是段锡朋、周利生等的行为我也当面向他说过几次。就在他临走的15号的晚上,我听说省党部有解决市党部的消息,我又向他说。他当时便写了一封信给段锡朋,说“江西党务以后事事须与总政治部接洽,对于市党部事宜缓和为是”等语。我当时觉得非常的满足,以为可以免去一场纠纷以静待中央的命令。但是当晚他走了,第二天我们也奉命出发了,段锡朋、周利生辈终竟把市党部强制解散了。俟后南昌总部、省政府、省党部打成一片,背叛中央,收买流氓伤兵几次想大肆屠杀,幸亏第3军第7师深能负责,保护地方的治安,他们的阴谋也就没有方法暴露出来。最近听说总部已向赣州调新编第1师来南昌,这是显然要把屠杀赣州的手段在南昌重演一次,这些假设没有蒋介石的命令,总部留守的张群,他有这样的狗胆吗?

3月16我们到了九江,第二天他就命令我上庐山去视察阵亡将士墓的工程。我到下午3点钟的时候回九江,刚刚遇到暴徒把九江市党部打完了的时候。暴徒们手拿武器在街上游行,长矛大刀等等不一,尤有一种特别的武器形如连枷,上面纵横都是尖刀,也有的是竹头的尖钉。我走到总工会门首的时候,看见一位工友被打得头破血流,一身都是血渍,我才知道已经打伤了好几个市党部的执行委员,还打死了好几个。那时街上有些店铺已经罢起市来,我便跑到审判厅的总部行营里面去见蒋介石。门首正簇拥着无数暴徒,(总部)参谋长朱一民正在代表蒋介石向暴徒们演说。所说的话刚好和蒋介石向安徽伪总工会所说的一样。P338-339

后记

本书从1988年开始动笔,到1994年写出大部初稿,中间搁笔近10年后,又做修改、补充,在解放军出版社、军事科学院专家的热心关注支持下,终于得以出版。本书付梓之际,写作本书的经历和指导思想再次涌现脑海,不由得感慨系之。

我生长在河北省易县一个小山村中,儿时便听大人们讲抗日战争时发生在家乡的故事,对此备感兴趣;18岁参军入伍后,政治学习中常涉及到中共党史和解放军军史,但能看到的多是些粗线条的事件和结论,生动情节仅限于《星火燎原》丛书和一些杂志上的文章及零星回忆录。1982年至1984年在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学习期间,一些教员讲长征时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听时便如小时听说书一般,遂极其渴望能看到类似教员讲课那般生动的中共党史方面的书籍,然不能求。疑问为何这般波澜壮阔威武雄壮英雄辈出的近现代中国历史,没人写出一本类似《三国演义》般生动的书。人称无人敢写,写了也无人敢出,遂萌生有朝一日试着一写之念。始留心收集资料。但军务缠身,难以动笔。1988年确定转业,于是利用等候转业安排工作的空闲时间,开始动笔整理资料。竟一发不可收,得以在1994年前写出此次出版书稿的大部初稿,之后又用大量时间誊抄,复往电脑中输入。1997年5月后,因担任审计业务处处长,为做好本职工作并免误人子弟,乃将此书写作全然搁置,七年多未写一字。直到2004年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工作压力小了。才又利用一些业余时间重新整理补充。

最初设想,这部书从五四运动写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为止,共写四卷,约600万字左右,写完后再一并送出。现在出版的这两卷整理后,想想业余写作这样一部书太难了,不仅要写,更要收集阅读大量史料,虽然不时感受着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欢欣和愉悦,但更多的是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的迷茫和艰难,耗费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精力,一下写完实在困难,且写完后能否出版实在是个未知数。送出去听听专家的意见吧。如能出版,再抖擞精神接着写下去。遂于2004年年末将整理出的书稿送给了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社看到书稿后,给予肯定,报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批准,很快列入出版选题。经过编辑的辛勤编补和军事科学院专家精心审读,终于得以出版。

这部书稿名为演义,但不是单为塑造文学形象而抛开真实历史乱写一气的传统的旧式的演义,而是以演义的形式写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全景观、多侧面、立体式地描写历史,把抽象的历史形象化,把静态的历史动态化,把事件的历史人物化,把平面的历史立体化。正可谓:演义者,纪实也。因此,写作这部书稿时坚持了两个结合:一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二是故事性和资料性相结合。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以真实性为基础,文学性为真实性服务。事件、人物的基本轮廓力求是真实的,出入有据,但在描写上用形象思维,以求塑造有血有肉的生动人物形象。真实性好比盖房子的材料,是不能交的;文学性好比设计和装饰,同样的材料可以通过设计和装饰盖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房子,引人入胜。故事性和资料性相结合,以故事性为主,偶尔引用必要的和精彩的资料,就如《三国演义》中引用前后《出师表》,可以增加书稿的精彩,亦满足部分读者的兴趣。

本书付梓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对本书稿有知遇之恩的解放军出版社领导,解放军出版社副编审李鞍明,感谢军事科学院宣传部领导包国俊,专家刘志青、蒋凤波、王淼生、周宏雁,感谢解放军出版社老编辑孙璞方、王守琰。是他们的首肯、指点和辛勤工作使本书能够与读者见面。

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国家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领导和同事各方面给予的关照和帮助,特别是得到了时任特派员陈启明、余秉立、唐自清、乔百芳、黄道国、卢家辉(现任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现任特派员李晓钟、纪检组长吴焕亮及张金光、方业发、周扬炳、曹山、游启茂、桂珍若、辛志文、廖明宏、聂勇、贾虎等处长和朋友的关心;还得到了华辉、柳开元两位朋友的帮助。对他们,我总怀感激之情。

饮水思源,我还要感谢部队对我的培养,感谢在部队各个阶段中对我成长起了重要作用的空军某场站汽车场务连指导员高作伦(后任空军某场站政治处副主任,转业后曾任湖北省孝感地区交通监理所所长)、苏永和(后任空军某医院副院长,转业后曾任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管理处处长),空军某场站副政委罗醒夫(转业后曾任安徽省安庆市文化局副局长),政治处副主任陈一楷(转业后曾任四川省内江市群艺馆馆长),干事费奎文,司令部参谋长雷元盟(转业后曾任湖北省荆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副参谋长马永昌(转业后曾任第十二化建集团公司公安处处长),空降兵某军宣传处处长聂其杓(后任师副政委、军政治部顾问),军政治部主任周良喜。

我还要感谢我的小学和中学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强培端、韩振之、王维新,是他们手把着手引领我识字、作文,为我的笔墨之路打下了根基。

本书在写作中参考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使用了许多当事者、科研工作者、学者、写作者、摄影者的回忆、研究、写作成果和摄影作品。没有这些回忆、研究成果和著作、作品,就不可能有这部书。感谢这些素未谋面的老师和先贤,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本书虽博各家之说,集万家所成,但毕竟是以一人绵薄之力,一己浅薄之学,取舍于记述不一甚至充斥着矛盾之浩如烟海的书刊资料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甚至可能有对先人不恭之处,请读者和先人之后谅宥并给予指正。

书中所用图片多辗转采于多种图书和网络,难以清楚摄影、画像作者的姓名或通联方式,无法取得联系,望摄影、画像作者或知情人与出版社或本书作者联系。

作者

2008年10月于武汉

2010年8月定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共演义(第1卷第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鸿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2945
开本 16开
页数 4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4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