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冯玉祥在西北
内容
编辑推荐

冯玉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他从一个旧军人逐渐转变为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在反帝反封建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冯玉祥在西北》一书由康民所著,向读者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

内容推荐

《冯玉祥在西北》一书由康民所著,全书以客观翔实、清晰流畅、神采兼备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求真存实,夹叙夹议,运笔情随,是一部可读性、教育性、收藏性较强的历史人物书籍。

《冯玉祥在西北》适合名人传记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一、初到西北

二、首次督陕

三、派兵入甘

四、固甘援陕

五、解围西安

六、再度驻陕

七、出师潼关

八、势力消亡

九、中共挚友

十、西北情结

冯玉祥在西北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大西北的神奇

在祖国版图的西部,有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就是曾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讴歌、为之叹息,而又无法说得十分清楚的地方——大西北。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先民们就在西北这块广袤土地上生息、劳作,并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过去。据考古发现,在六七十万年以前,如今的陕、甘地区就有先民们的足迹。春秋战国时,列国争雄,各自为政,国不统一,因而便无所谓“西北、东南”之分,直到秦统一中国后,这个概念才得以形成。

说西北的古老,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看出,文明的火花大多最早从这里闪现。当东南各地都处在洪荒之中,尚未开发时,西北已有早期文明的出现。如今的陕西邠县,便是周朝的发祥之地,《诗经·幽风·七月》中记载:“黄鹂呜而育蚕治丝,伯劳鸣而积麻为布”。可见四千多年前的西北,便有了肥美土地,并发明了丝、麻等织物。

西北地区的地方建制,是随着长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而逐步明晰化的。陕西由于汉、唐曾在古长安设都,最早成为京畿重地,此后,金在这里始设陕西行省。甘肃次之,于元代设省。而新疆、宁夏、青海等地,虽说较晚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体系,但自元代之后,这些地区已有朝廷命官负责统辖。至清乾隆年间,皇帝已在青海、新疆等地设办事大臣、将军,以加强对这里的统治。1884年,在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t义下,清政府在新疆正式设省。这样至清末,形成陕、甘、新三省建制格局,而青海设垦区办事大臣,宁夏归甘肃管辖,设宁夏道。民国建立后基本沿用清末建制,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便对其进行了调整。1928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定将青海垦区设青海省,治所设西宁;同年将宁夏道各县和阿拉善旗分别从甘肃、绥远两省划出,设宁夏省,并成立省政府。这样,西北各省区的行政区划到20年代末便完全形成,并沿袭至今。应当指出的是民国时期,人们对西北的概念,除陕、甘、宁、青、新五省外,还包括绥远(即今日内蒙古包头市一带),远比今天西北的概念大。由此可见,西北地区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和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自然、社会的整体特点分不开的。

西北地区的神奇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多民族、多宗教性。全国56个民族中,有40多个民族长期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以及国内特有的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多民族造成多种宗教信仰的不同影响,如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盛行,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在新、甘、宁等省。多民族、多宗教造成各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政治态度在诸多方面均有很大不同。多民族聚居在这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加之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高压政策。历史上不断演出一幕幕生死相伴的悲喜剧。各民族之间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事件,往往延续数百年。二是西北地区从历史上看,多数情况下是属于边疆地区,由于多民族、多宗教的影响,往往远离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整体。尽管历代统治者用不同的方式管辖着西北各地,但除距中原较近的关中平原之外,多数地方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方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地方豪强势力或利用宗教、民族的力量,或通过军事力量,使一些地方出现割据状态。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为了进一步维持这种局面,通常采取的政策是:一方面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决不与朝廷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保持相对独立性,政治、经济、文化均保留着许多民族和地域的特色。这样,地方势力对本地区的影响就不能低估。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特点,西北地区曾像磁石般地吸引了历史上无数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都企图在这块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和抱负。而做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要想在西北建功立业,无外乎要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这里多民族多宗教,就必须审慎地处理民族问题,维护中华民族的和睦、团结;这里是边疆地区,就必须维护边疆的安全,领土的完整;这里的历史悠久,则有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自近代以来,林则徐、左宗棠等人,或发配边疆,或用兵西北,都曾为治理、开发西北留下诸多业绩。孙中山曾在他所著的《实业计划》中对西北建设和开发提出过一系列设想。可见,神奇的大西北对有识之士、爱国志士的吸引力。本书记载的也是一位著名爱国将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动荡洪流,在西北所做的一番事业。P1-3

序言

邓成城

冯玉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他从一个旧军人逐渐转变为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在反帝反封建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冯玉祥先生是在徘徊求索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对他的影响和帮助,并有相当长的时间与之携手合作。他尊重和敬佩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在同刘伯坚、邓小平、刘志丹、宣侠父等共产党员接触后,曾深情地说过:“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越来越接近。于是,我们的思想和许多政治方面的见解也起了变化。”

1931年,冯玉祥先生再次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后,认真攻读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同意在其所办的军校中发展中共组织,还在物质上帮助共产党。1941年11月14日,在冯先生六十华诞时,周恩来同志在贺词中写道:“……先生的丰功伟业,已举世闻名。……国家今日,尚需先生宏济艰难,为民请命,为国效劳,以先生的革命精神,定能成此伟大事业,不负天下之望。”

1948年1月,冯玉祥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时,曾表示要同国民党内民主派的同志们一起.为中国实现和平与民主而奋斗。同年7月31日,他为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乘船离开美国返回祖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途经黑海时因轮船失事不幸遇难逝世。

冯玉祥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国家振兴进行了不懈努力。1982年9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冯玉祥先生的亲属时说:“他一生有很长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建立了丰功伟业。他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

《冯玉祥在西北》一书,以客观翔实、清晰流畅、神采兼备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求真存实,夹叙夹议,运笔情随,是一部可读性、教育性、收藏性较强的历史人物书籍。

作者康民同志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的教授。他长年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孜孜不倦地广征博览,尤其注重西北地区近现代史人物、事件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考订,潜心研究,著述较丰。希望作者及其同仁,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陶冶高尚情操的文史精品。

2009年5月4日

注:邓成城先生是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将军之子,原任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甘肃省委主任委员。

后记

中国自古便有“尚武”的传统,史书上记载的多是将帅之事,许多优秀杰出的人物也常常和军事、军队联系在一起。我在少年时代也和那个年月的许多孩子们一样,不时玩着打仗的游戏,演绎着打仗的故事。虽生在和平岁月,但崇拜英雄豪杰的心理则一直伴随着我从少年、青年到中年。如今虽年已不惑,但关注军事、军人的兴趣时常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后来做了教师,教学科研之余还是比较注意那些带有硝烟味的各种事件、故事。我读书不多,范围也有限,但对近现代史上有关军事的资料或信息,还是十分留意的。当然这些东西旧墨残纸,真正研读起来,却是颇费功夫的,但兴致于此,则有点以苦为乐了。

真正从研究的角度,聚焦冯玉祥在西北这一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始于10年前。这些年一面收集凡是能得到的资料,一面利用出差、开会之机尽量到冯玉祥在西北活动过的地方走走、看看。记得1993年盛夏的一个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城外的一条河边,面对塞外天际边的余晖,追想当年冯玉祥在这里振臂一呼,云集各路英豪,去追随大革命的洪流,而后由塞外边陲沿甘陕之途,进军中原大地,那是多么壮观的一幕啊!但现在这本书,则主要利用看到的各类史料几经寒暑写出来的。由于作者水平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要写点东西很不容易,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算不得一个好汉,但能成这本书,的确得到了许多师长和朋友的大力支持。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将军之子邓成城先生为本书作序,使该书倍增光彩。民革甘肃省委刘堡先生对书稿认真加工,提高了书稿质量。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校务委员陈纪常教授及党校科研处在出版过程中给予了积极支持。借此机会,表示衷心感谢。

对天水师专副校长张秦龄教授、甘肃省委党校秦生教授、王永康教授、天水师专于文涛副教授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亦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作者

于甘肃省委党校

1999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冯玉祥在西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6038369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6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