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革命经典小说导读(青少版)/红色记忆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曾少蘅主编的《革命经典小说导读——青少版》所选的30部小说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革命和战争的最生动的教科书,其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历史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如抗日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等等;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在社会主义中苦苦挣扎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渐走上革命道路的小资产阶级,在土地改革中面目各异的农民等等……

内容推荐

曾少蘅主编的《革命经典小说导读——青少版》精心选择了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可成为经典的革命小说,同时兼收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的被改编为电视剧的革命小说如《历史的天空》,总共30部。《革命经典小说导读——青少版》对每一本革命小说,截取其书图片,同时附上500字左右的原文,多为小说中的精彩片段或开头的段落,以期读者对原书的风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此外,用2000字左右的篇幅对每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艺术成就等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对该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目录

1.《三家巷》/1

2.《浴血罗霄》/5

3.《青春之歌》/10

4.《风云初记》/15

5.《烈火金钢》/20

6.《吕梁英雄传》/25

7.《平原枪声》/30

8.《铁道游击队》/35

9.《新儿女英雄传》/40

10.《战斗的青春》/45

11.《野火春风斗古城》/50

12.《苦菜花》/55

13.《敌后武工队》/60

14.《夜幕下的哈尔滨》/65

15.《林海雪原》/70

16.《红日》/75

17.《迎春花》/79

18.《保卫延安》/84

19.《红岩》/89

20.《暴风骤雨》/94

21.《太阳照在桑干河上》/99

22.《李家庄的变迁》/103

23.《红旗谱》/108

24.《创业史》/113

25.《三里湾》/118

26.《山乡巨变》/123

27.《上海的早晨》/128

28.《高山下的花环》/133

29.《东方》/138

30.《历史的天空》/143

试读章节

4.《风云初记》

◎原文选摘农村的贫苦的青年,一在劳动上结合,一在吃穿上关心,就是爱情了。

今天,芒种去打水饮牲口,春儿在堤埝上低着头纺线,纺车轮子在她怀里转成一朵花,她的身子歪来歪去。芒种直直地望着,牲口把水喝干了,用嘴把梢桶挑起来,当啷一声,差一点没掉到井里去,春儿回过头来笑了。

芒种望着天河寻找织女星。他还找着了落在织女身边的、丈夫扔过去的牛勾槽,和牛郎身边织女投过来的梭。他好像看见牛郎沿着天河慌忙追赶,心里怀恨为什么织女要逃亡。他想:什么时候才能制得起一身新人的嫁装,才能雇得起一乘娶亲的花轿?什么时候才能有二三亩大小的一块自己名下的_地,和一间自己家里的房?

半夜了,天空滴着露水。在田野里,它滴在拔节生长的高粱棵上,在土墙周围,它滴在发红裂缝的枣儿上,在宽大的场院里,滴在年轻力壮的芒种身上和躺在他身边的大青石碌碡上。

这时候,春儿躺在自己家里炕头上,睡得很香甜,并不知道在这样夜深,会有人想念她。她也听不见身边的姐姐长久的翻身,和梦里的热情的喃喃。养在窗外葫芦架上的一只嫩绿的蝈蝈儿,吸饱了露水,叫得正高兴;葫芦沉重地下垂,遍体生着像婴儿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过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宽大的白花,挺着长长的箭,向着天空开放了。蝈蝈儿叫着,慢慢爬到那里去。

◎经典导读小说写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作者孙犁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共三集。第一集1951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二集1953年也由该社出版;1962年作者改定第三集,并与前两集合编,由作家出版社于1963年出版。《风云初记》以滹沱河沿岸的子午镇、五龙堂这两个村镇为背景,以高、吴、蒋、田这4个家庭为中心,以吴春儿和芒种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细致地描绘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平原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心态,成功刻画了吴春儿、芒种等青年农民的形象,展现了“七七”事变后,冀中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政权的壮丽画卷。作者不是全景式地描写抗日战争和群众运动的宏大场面,而是透过战争风云在日常生活中的折射,表现时代的风云变幻。

故事梗概如下:1937年夏季的一天,10年前因领导农民暴动而被迫出走的农民领袖高庆山回到了滹沱河畔。他遵照党的指示,首先收编了骚扰各乡的杂牌队伍,组成抗日武装支队,并担任司令职务。一批抗日积极分子迅速涌现。春儿做了妇救会主任和妇女自卫队队长,“喊出了平原上妇女保卫家乡的第一声口令”。她带领妇女们支援前线缝做军鞋,并且送“心上人”芒种第一个参了军。变吉、老常、高四海等人领导的农会,工人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组织也相继建立。他们挖沟破路,拆除城墙、站岗放哨……平原上的抗日斗争蓬蓬勃勃开展起来。抗日斗争形势日见艰难。在日寇猖狂进攻面前,中央军从一开始的“不抵抗”,转向了公开的降日剿共,收编的杂牌军中高疤一部投入了中央军怀抱;农村中的反革命投降派田大瞎子之流也与之呼应,破坏抗目。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互相交织,空前尖锐。抗日部队在转战中,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所到之处,,深受人民爱戴和欢迎。抗日民主根据地日见巩固扩大,抗日思想深入人心,人民抢收、护堤、拥军支前、打击恶霸,斗争形势如火如荼。春儿、芒种、变青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加成熟了,成为抗日从伍中的骨干力量。华北战场“百团大战”的炮声隆隆,成长了的人民,不断壮大的抗日力量,投入更艰巨的斗争。

作品着力刻画了几个姐女的形象,春儿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性格展示得最为充分的一个人物。这个十八岁的雇农女儿端庄、秀丽、热情。她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她像一棵“灌满春天浆液的柳树”,在实际斗争中,在党和亲人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为一个站在抗日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她对抗日坚决而热忱,乐于为“打日本”拿出自己的血汗钱;她勇敢地闯进地主田大瞎子的大院征收军鞋,痛斥汉奸;她登上万人大会的讲台慷慨陈辞,揭露中央军不抗日、打内战的丑恶行径;她侦察放哨、捉拿特务,带领妇女们劳动、学习……凡是党交给她的工作,她总是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春儿身上体现着中国劳动妇女勤劳纯朴的美德和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妇女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外,李佩钟、俗儿、芒种等的形象都得到了生动刻画。

小说在结构和情韵上有着一种诗与散文融为一体的艺术气质。正如黄秋耘在“一部诗的小说——漫谈《风云初记》的艺术特色”中所说:“一部《风云初记》几乎可以当做一篇带有强烈的抒情成分的诗歌来读。是的,它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有细节描写,这一切都符合长篇小说的条件。但是它同时又具有诗的意境,诗的气氛,诗的情调,诗的韵味。把浓郁的、令人神往的事情和真实的人物性格的刻画结合起来,把诗歌和小说结合起来,这恐怕是《风云初记》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首先,《风云初记》有很浓郁的抒情味,这部小说所写的景物,都有动人的画意。如写山,“太阳直射到山谷深处,山像排起来的一样,一个方向,一个姿态……”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作者善于把写景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或缘情布景,或触景生情,使情和景和谐地统一起来,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诗的特点之一是有意境,读这部小说,常可从人物的对话、行动中,窥见各人心迹。理想的闪光,真情的交流,把极平凡的日常生活构成了极富诗意的境界。

其次,小说的结构自然、朴素,仿佛信笔铺排,实则决无枝蔓,情节紧紧环绕着人物性格展开,富有散文特色,全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此外,孙犁的语言有滹沱河两岸浓烈的泥土气息,比较柔美。《风云初记》的语言朴素、明净、清新,犹如蓝天中的星星,清泉中的砂石。读的时候,似乎觉得每个字句都如揩洗过一样,明亮剔透。这种语言渗透了作者的诗情,使之有诗一样的抒情味,而长短句的交互,整散句的错落,又构成音乐一样的旋律美,成为整部作品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当然,作品也存在美中不足,如过分强调抒情,,着力于精雕细琢,而对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够深等,情节也有拖沓之嫌。这依然不能阻止作品被列为优秀的长篇小说。

P15-19

序言

跨入2011年,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事业承续前一阶段的发展,继续高速向前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向前推进,国民生产总值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就,民主和法制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向前发展……思想文化事业也在向前发展,然而,从整个社会来看,顺应整个社会处于大转折阶段的状况,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旧的价值体系被推翻,然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还没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的价值体系。因此,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处于一种待开发、需建立状态。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价值体系,其建立与宣扬,会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人们内心的价值体系的建设。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的建立与建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极深厚的经济和社会根源。然而,任何试图去为这种价值体系的建立而做出努力的尝试都是不应该被放弃、被否定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编者精心选定了这样一本辑录革命经典小说的书,哪怕能为新的价值体系之大厦的建立添一块砖,加一片瓦,也是好的。

另外,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个社会被种种畸形的价值观念所笼罩,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浮躁的社会心态。而许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念,如勤劳、奉献、助人等,则被认为已经过时,被抛弃。殊不知,那些经过时间的淘洗而沉淀下来的智慧和价值是历久而弥新的,永远不会不合时宜。与此同时,任何新的建立,都离不开对旧的继承与发扬。传统价值中的精华可以被继承,而且必须被继承。本书所辑录的革命小说中的主人公,要么是为了革命的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青年,要么是从自发革命走向自觉革命的知识青年,要么是在危难时刻不背弃理想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都是真诚而热烈的,真实地展现了革命年代动荡的生活激发出的人身上的优秀潜能和底蕴,深深地震撼、感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相信这些发生在过去的真实的故事,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是一剂最好的清醒剂。

本书精心选择了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可成为经典的革命小说,同时兼收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的被改编为电视剧的革命小说,如《历史的天空》,总共30部。对每一本革命小说,截取其书封面,同时附上500字左右的原文,多为小说中的精彩片段或开头的段落,以期读者对原书的风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此外,用2000字左右的篇幅对每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艺术成就等进行简要的介绍,让读者对该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选的30部小说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革命和战争的最生动的教科书,其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历史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如抗日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等;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在社会主义革命中苦苦挣扎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渐走上革命道路的小资产阶级,在土地改革中面目各异的农民……虽然本书选取的内容试图概括中国革命的方方面面,然而任何选取都不可能完整。尽管是管中窥豹,这样的概括仍是颇能让读者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的。

革命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革命的精神却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都迫切需要的。小到个人,平凡世界中的芸芸众生,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不平凡,离开那一点“革命精神”也是万万不可的。因此,编者真诚希望,本书的读者在读了本书之后,通过本书的引介,会把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革命小说的原著找来读一读,这样的话本书才可以说是收到了效果。真正从原著中,读者也才可能真正了解到革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被故事中的人深深感动和鼓舞。

此外,尽管编者精益求精,力图把每本书的妙处、精到处尽可能地呈献给大家,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疏漏与不足。因此,编者热切希冀读者的指正,任何有关本书改进的批评和建议,我们都会认真听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革命经典小说导读(青少版)/红色记忆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少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87286
开本 32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47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