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篮云杉球果/倾听大自然
内容
编辑推荐

梅晓拉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近郊,是一片拥有美丽森林、草地与湖泊的广袤平原。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抒情散文大师”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曾在这里居住。在这本《一篮云杉球果》中,他将用一支温柔动人的笔,带领我们感受俄罗斯大地优美的风光和当地人纯朴而高尚的心灵。

内容推荐

《一篮云杉球果》的作者康·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俄罗斯著名文学作家,被誉为“抒情散文大师”,他的散文集《金蔷薇》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一篮云杉球果》收录了其《鲑鱼游窜的小溪》《雪》《一篮云杉球果》《珍贵的尘埃》等15篇经典之作,从中不仅能领略俄罗斯大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能感受到许多平凡人纯朴而高尚的心灵。

目录

这本书要带你去的地方

獾鼻

黄光

猫——小偷儿

鲑鱼游窜的小溪

老屋的房客

告别夏天

礼物

灰骟马

独角犀的奇遇

沃罗涅日的夏天

闲话钓鱼

一篮云杉球果

伊林深水潭

珍贵的尘埃

试读章节

湖边水面上黄叶漂积,一大片一大片的,多得无法垂钓。钓线落在叶子上,沉不下去。

我们只好上了老朽的独木舟,划到湖中心去。那儿的睡莲已将凋谢,蔚蓝色的湖水看去像焦油一样,黑亮黑亮的。

我们从那儿钓来一些河鲈。它们被放在草地上,不时地抽动,闪闪发光,有如童话中的日本公鸡。我们钓到的还有银白色的拟鲤、眼睛像两个小月亮的梅花鲈以及狗鱼。狗鱼向我们露出两排细如钢针的利牙,碰得咯咯作响。

时值秋天,阳光明媚,也常起雾。穿过光秃秃的林木,可以望见远处的浮云和浓浓的蓝天。到了夜间,我们四周的树丛中,星星低垂,摇曳不定。

我们在歇脚的地方生了一堆篝火。这篝火是成天烧着的,而且通宵不灭,为的是赶狼——远处湖岸上,有狼在轻轻哀嚎。篝火的烟味和人的欢叫,使它们不得安宁

我们相信,火光能吓走野兽,但是有一天晚上,篝火旁边的草地里,竟有一只什么野兽怒冲冲地发出嗤鼻声。它不露身子,焦躁地在我们周围跑来跑去,碰得高草簌簌地响,鼻子里还嗤嗤作声,气狠狠的,只是连耳朵也不肯露出草丛。

平锅上正煎着土豆,一股浓香弥漫开来,那野兽显然是冲着这香味来的。

有一个小孩子同我们做伴。他只有九岁,但是对于夜宿林中这秋天劲烈的晓寒,倒满不在乎。他的眼睛比我们大人尖得多,一发现什么就告诉我们。

他是个善于虚构的孩子,但我们大人都极喜爱他的种种虚构。我们绝不能,而且也不愿意捅穿,说他是一派胡言。他每天都能想出些新花样:一会儿说他听见了鱼儿喁喁私语,一会儿又说看见了蚂蚁拿松树皮和蜘蛛网做成摆渡船,用来过小溪。

我们都假装相信他的话。

我们四周的一切都显得很不平常:无论是那一轮姗姗来迟、悬挂在黑油油湖面上的清辉朗朗的月亮,还是那一团团高浮空中、宛若粉红色雪山的云彩,甚至那已经习以为常、像海涛声似的参天松树的喧嚣。

孩子最先听见了野兽的嗤鼻声,就“嘘、嘘”地警告我们不要作声。我们都静了下来,连大气也不敢出,尽管一只手已不由自主地伸出去拿双筒猎枪——谁能知道那是一只什么野兽啊!

半个钟头以后,野兽从草丛中伸出湿漉漉、黑黢黢的鼻子,模样像猪嘴。那鼻子把空气闻了老半天,馋得不住地颤动。接着,尖形的嘴脸从草丛中露了出来,那脸上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好不锐利。最后,斑纹的毛皮也现了出来。

那是一只小獾。它蜷起一只爪子,凝神把我们望了望,然后厌恶地嗤了一下鼻子,朝土豆跨前一步。

土豆正在煎,咝咝发响,滚油四溅。我正要大喝一声,不让獾子烫伤,然而我晚了,那獾子已纵身一跳,到了平锅跟前,把鼻子伸了进去……

一股毛皮烧焦的气味传了过来。獾子尖叫一声,嚎天动地地逃回草丛去。它边跑边叫,声音响彻整片树林,一路上碰折好多灌木,因为又气又痛,嘴里还不时吐着唾沫。

湖里和树林里一片慌乱。青蛙吓得不合时宜地叫起来,鸟儿也骚动起来,还有一条足有一普特重的狗鱼在紧靠湖岸的水里大吼一声,有如开炮。

次日早晨,孩子叫醒我,说他刚刚看见獾子在医治烫伤了的鼻子。我不相信。

我坐在篝火边,似醒未醒地听着百鸟清晨的鸣声。远处白尾柔鹬一阵阵啁啾,野鸭嘎嘎呼叫,仙鹤在长满苔藓的干沼泽上长唳,鱼儿泼刺泼剌地击水,斑鸠咕咕个没完。我不想走动。P3-7

序言

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文明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无不起源干自然。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情感,我们对美和幸福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都和大自然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的一切都是虚无。

讴歌自然之美,抒发人类沉浸在自然中的优美宁静的心境,是文学作品常写常新的主题。古往今来,无数文学家用他们独特的文字,写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赞美,写出了他们亲近自然的深情感受。自然之美,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收在这套书中的文字,是文学家和大自然的奇妙对话,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这些作品,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名篇,自它们诞生以来,已被翻译成各种不同的文字,在人间流传,感动过无数读者。在年轻时代,我曾迷恋过其中的好几位作家的文字,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梭罗的《瓦尔登湖》,还有儒勒·米什莱和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我曾跟随他们的目光和脚步,游历天地间的美景,谛察大自然的万种风情,聆听天籁在人心中引发的奇妙回声。收入这套书的另外几位作家,也是大自然的歌手,约翰·缪尔、阿尔多·李奥帕德、约翰·巴勒斯、德富芦花,他们置身于大自然,情不自禁地书写着心中的赞叹和沉醉。他们的文字,不仅描绘自然的四时景色,还将生灵的自由鸣唱转化成语言,拨动读者的心弦。这些热爱大自然的智者,将大自然的声音化成了美妙的文字,在自然和人心之问架起了桥梁。阅读这些讴歌自然的作品,能驱逐烦躁,使心灵归于宁静,读者可以在这些智者的指引之下,作奇妙的自然之旅。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市正在大规模地扩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自然在缩小,甚至在慢慢消失。野草花树、溪流湖泊、旷野峻岭……这些自然的景象,似乎都已退到陌生的地方,和现代人的生活距离越来越遥远。然而,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不会变更的事实:大自然依然存在,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人类无法改变她,无法躲避她,更无法消灭她,她永远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注视我们、安抚我们、陪伴我们、哺养我们。从前,我们曾经喊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样的口号,有人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可以对自然颐指气使,按自己的需求改变自然的形态。这样做的结果,必定是失去安宁和美,并终将受到惩罚。

对大自然,我们应该怀抱敬畏和感恩之心,大自然坦陈在天地之间,是我们视野中美的盛宴,而随风飘漾的天籁之声,是最动听的音乐。能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是人类的幸福。这套书中的文字,可以让读者品味这种幸福。

记得普里什文曾经说过,如果热爱自然,即便是面对一片风中落叶,也能写出一首长诗。在这套书中,到处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诗意。请读一读从书中随手摘录的文字吧:

“我以为是微风过处,一张老树叶抖动了一下,却原来是第一只蝴蝶飞出来了;我以为是自己眼冒金星,却原来是第一朵花儿开放了。”

“我喜欢在祥和的月圆之夜走出家门,凝视着皎洁的月色,还有被月光洗涤过的雪地。空气中像是藏着团火,寒冷却温暖着我。”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倾听风儿、鸟儿和瀑布的歌唱,就要读懂岩石、洪水、风暴和山崩的语言。我要和原野、冰川交朋友,尽我所能贴近大自然的心……”

让我们追随这些优美的文字,去贴近大自然的心。在阅读这些文字的同时,读者也会由衷地生出愿望:迈出家门,走向辽阔的原野、山林、江海,以自由的身心,去拥抱大自然,倾听真正的天籁之声。

2013年9月17日于四步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篮云杉球果/倾听大自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潘安荣//曹苏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95813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2013254525
中图分类号 I512.6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85
12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