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经郎眼(06我们的诚信与危机)/广东卫视财经郎眼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郎咸平:你刚刚讲的这个清教徒很有意思的。比如说,有个英文叫做WASP,翻译成中文就是白种盎格鲁一撤克逊清教徒的后裔,就是17世纪坐“五月花”到美国去的那些清教徒。这些清教徒干的就是你说的这种事。这些清教徒的后裔都以他们的祖先,也就是当年坐“五月花”来到美国的那些人为荣。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美国没有任何的社会救助,也不能抽税,因为它还没有宪法,所以美国人的社区怎么办呢?他们就互相帮助。这种所谓的社区文化,就是会赚钱的人拿自己的钱来帮助自己的朋友。

王牧笛:只能是爱邻如己。

李银:我觉得这也是有历史因素的。你看日本,日本人如果有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找公司,因为它有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美国人有事情会找国家。但中国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只会找家庭,这种小单位的意识其实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有关系的。

郎咸平:对,没错,这就是因为文化跟历史的传统不同。所以你看,比如说美国最早的慈善家,也是有名的宪法起草者之——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就通过大量捐款来改善自己的社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为社区做义工、提供服务。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被传承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美国57%的老百姓做过义工,每周4个小时的义务劳动,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跟他们每年的捐款是一样多的,这多可怕。

李银:这是慈善的一种。

郎咸平:对,这就是整个美国文化的传承。

王牧笛:而且这种传统之下,他们对财富的理解也很有意思。比如说企业家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他们认为他们不是财富的拥有者,上帝才是拥有者,他们只是代上帝来管这些财富,一旦他们管不了或者说退休了之后,就会把这些财富拿出来,让更加有能力的人来管它。

郎咸平:巴菲特如果到中国来的话,他会发现他跟我们中国人是无法沟通的。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中国自古是个苦难的国家,我们跟欧洲,还有美国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自然灾难是很少的。透过这个,你可以理解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因此他必须积累大量的财富。

李银:不单是老百姓。

郎咸平:企业家也有不安全感,他有原罪的问题,还有外在压力的问题,所以说大家都比较自私,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基本上我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旦碰到灾难,怎么办呢?你不可能是一个国家一起跑,一个村一起跑,肯定是只能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一起跑,所以说家族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家族在困难的时候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的钱财是要留给家人的,因为他要照顾他的家人,这完全可以理解。

王牧笛: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承下去。

郎咸平:对。因为在碰到灾难的时候,家族几乎负担着我们整个社会所有的功能。比如说你失业了,那谁养你呢?当然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就是你的家族在养你。因此这种对家族的回馈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对家族回馈,使家族壮大起来,家族里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保障。所以我们跟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用美国的故事来评判自己,这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晓得,我们中国这种以小农经济、以家庭为主的系统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它对社会的稳定有非常大的贡献。家庭这种互相帮助的做法解决了多少关于失业的困难啊,但是如果在美国的话,家庭能这样帮助你吗?我告诉你,在美国如果你这个人失业了,你就要靠国家来救助你。

李银:救助金。

郎咸平:在中国是父母来救助你,兄弟姐妹救助你,这一点美国人就做不到了。

李银:就是减轻国家负担吧。  郎咸平:对,减轻国家负担。我们虽然不捐钱,但是到最后你发现这个系统还挺好,帮国家省了不少钱,对不对?

王牧笛:因为家本身构成了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可以分担很多结构性的压力。所以为什么说这次巴菲特来华,他们的慈善观到我们这里会水土不服呢,就是因为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慈善、财富的理解完全不同。所以我们看美国这些知名的企业家在谈到自己的财富密码或者创业史的时候,都忘不了他们那个新教的因素。比如说咱们以前聊过那个J.P.摩根,他总结了自己的财富密码,他说他的成功得益于从小妈妈告诉他的三句话:第一句,凡事感恩;第二句,有了钱捐出去;第三句是每周日早点去教会,坐第一排。你看,他们的财富密码都跟宗教相关。但是我们还发现,美国这种全民践行的慈善观,除了有宗教因素,或者刚才教授讲的历史文化传统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它整个制度环境,比如说他们的遗产税居高不下,而如果他们捐献给了这种公益事业,捐献的那一部分可以抵税,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P10-13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视野

第一章 中美慈善观比较

 让中国富豪裸捐,不如让他们私奔?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自私”

 慈善,应该姓“民”还是“官”

第二章 奥巴马的2012

 奥巴马的心结之一:医改

 奥巴马的心结之二:金融改革

 都是“拳击手套”惹的祸

第三章 美国金融改革与中国金融监管(上)

 美国金融市场的“廉政公署”

 我们不是不会,而是不愿

第四章 美国金融改革与中国金融监管(下)

 中国证监会是全世界最具个性的监管部门?

 我们缺失的灵魂:信托责任

第五章 世纪婚礼启示录

 王室的婚礼为何如此高调

 这场婚礼真正的受益者是谁

 中国旅游业之痛

第二部分 国内热点

第六章 通货膨胀的病理与药方

 我们拿什么抗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穷人的眼泪

 现代版的“多收了三五斗”

第七章 什么才是深圳的灵魂

 深圳为何被抛弃

 深圳的希望:洛杉矶之路

第三部分 企业困境

第八章 达芬奇的哭泣

 达芬奇为什么要“一日游”

 “兔子”如何成为“骆驼”

第九章 紫金“漏水”与BP“漏油”

 紫金矿业“幸福”得令人发指

 莫以维稳之名行不义之事

第十章 化妆品业:外资猛于虎

 本土化妆品企业缘何节节沦陷

 外资来袭时,国货当自强

第四部分 经济乱象

第十一章 “夜总会”经济学

 扫黄危害营商环境?

 M型社会滋生了特殊群体?

第十二章 艺术品的大泡沫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艺术品投资靠谱吗

 日本之殇,我们应自省

序言

中国的慈善事业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欧美很多亿万富翁承诺要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而中国的富豪更愿意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现实告诉我们中美慈善观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很“自私”,其实他们是有苦难言。

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吹响号角,奥巴马的支持率却屡破新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奥巴马的经济复苏计划、医保改革、金融改革频频受挫,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也注定了奥巴马谋求“二进宫”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 奥巴马所推行的金融改革频频受挫的原因在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极力阻挠,因为这次号称美国几代人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中小股民的利益。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国老百姓同样是一头雾水。在美国金融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我们的金融监管却一如既往地乏力、软弱,是我们不会?当然不是,是我们不愿意那样做。因为我们没有灵魂。

美国火药味十足,英国却迎来了让国人倍感温馨的一刻——威廉王子与未婚妻凯特·米德尔顿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婚礼。在全世界都崇尚低调的时候,英国王室却如此高调亮相,英国人为此欢呼,世界为此沸腾,英国王室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王室婚礼的背后又暗藏着哪些玄机?

我们将视线转回国内。 中国的CPI连创新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日益加剧。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到底什么能够对抗通货膨胀?遗憾的是,你所想到的都是错的,你所担忧的却都成了事实。黄金、股票都不靠谱,CPI早已突破了3%这个西方国家的警戒线,竟然有人说,没事,中国老百姓能容忍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深圳,曾经是无数人的圆梦之城,任正非、王石、潘石屹等人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各自的现代企业梦,开创了他们的辉煌时代。如今,深圳却被那些有梦想、有活力的年轻人抛弃,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深圳失去了魂,特区不再“特”。

陷入困境的不仅是我们的国家和城市,还有我们的企业。 国内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家具高端品牌“达芬奇”因造假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与其说“达芬奇”是在造假,不如说它是一种“创新”。以“达芬奇”为代表的“假洋鬼子”不仅曝出了中国企业的无奈与艰辛,更拷问了“崇洋媚外”的中国富人。

当然,“达芬奇”不是最可恨的,毕竟它为自己做出的事情流下了眼泪,付出了代价。最可恨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甚至危害到老百姓的生命,却还如此傲慢的,紫金矿业就是这样一个打着维稳的旗号,行着不义之事的上市企业,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BP(英国石油公司)相比,它凭什么“幸福”得让人发指?

一当国人还在忧心外资介入粮食产业、外资入股上市公司时,殊不知国产化妆品行业几乎已“全军覆没”。 外资来势凶猛,本土化妆品企业节节沦陷,稍具规模的国产化妆品品牌几乎都被外资收购,外资已占据我们90%的化妆品市场。 国产品牌如何突围已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畸形的社会环境滋生出经济乱象,在云南一家涉黄场所谈项目的四川人大代表语出“雷”人,同时也“hold”住媒体的眼球,他对执行扫黄任务的公安人员说,你们昆明的发展还得靠我们招商引资的商会,你们市领导还得靠我们养,你们来查的话,叫我们怎么谈生意呢?M型社会滋生的“小姐”群体竟然担当了如此“重任”,扫黄原来这么难!

口袋鼓鼓的山西煤老板和温州商人不仅喜欢炒房,还喜欢偶尔追捧一下艺术品,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带来更高的利润。而我们关心的是艺术品投资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发现令人痛心,这些钱源自我们的实体经济,已经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地做制造业了。

内容推荐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3%为CPI的警戒线,我们的专家却说,中国老百姓能容忍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观点靠谱吗?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市场,美国金融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的金融监管却一如既往地乏力、软弱,是我们不会,还是不愿?欧美的亿万富翁承诺要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我们中国的富豪却更愿意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是中国的企业家自私吗?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吹响号角,奥巴马的支持率却屡破新低,奥巴马还有希望吗?国内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家具高端品牌“达芬奇”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达芬奇”究竟是在造假,还是在创新?全球都在崇尚低调,威廉王子的婚礼却如此奢华,英国王室为何如此高调?

《财经郎眼06:深度再现我们的诚信与危机》一一为您解读了这些经济热点问题。

《财经郎眼06:深度再现我们的诚信与危机》由郎咸平,王牧笛等所著。

编辑推荐

活在一个诚信缺失的年代,无奈。

我们还要被多少表象迷惑?诚信正遭受着重重危机,但暴露在危机之下的却不仅仅是我们的诚信,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下面,就我们一起翻开这本《财经郎眼06:深度再现我们的诚信与危机》,关注郎咸平,王牧笛等对当下中国社会的透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经郎眼(06我们的诚信与危机)/广东卫视财经郎眼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郎咸平//王牧笛//王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3243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1=7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