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该书由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三六年十月间在陕北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毛泽东时笔录而成,系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迄今为止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七十年来,作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本书采访、写作、翻译、编辑和出版的历史,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

内容推荐

埃德加·斯诺编著的《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最早于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

《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翻译出版时即有五六十种不同版本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改名《毛主席的回忆》等大量翻印。2001年9月,《毛泽东自传》重新再版,轰动全国,可谓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

《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系“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将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文单行本、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译本原刊和最早的《毛泽东自传》英文版原刊进行了影印,完整地呈现了《毛泽东自传》的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史料、版本和收藏价值。

目录

致敬读者

1 简体中文版

第一章 一颗红星的幼年

第二章 在动乱中成长起来

第三章 揭开红史的第一页

第四章 英勇忠诚和超人的忍耐力

2 附录

毛泽东论中日战争

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小传

毛泽东印象记

3 1937年ASIA原刊影印

4 1937年黎明书局初版影印

5 1937年《文摘》原刊影印

试读章节

我于一八九三年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我的父亲是一个贫农,当他年轻的时候,因负债累累,便去投军,他当了一年多的兵。后来他回到我生长的村上,由于拼命地节省,他靠着做小生意和其他事业赚了一点钱,设法赎回了他的田地。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成为中农了。在这些田中,每年可以收获六十担谷。全家五口每年一共消费三十五担——这就是说,每人约七担——这样,每年可以多余二十五担。靠了这个剩余,父亲积聚了一点资本,不久又买了七亩田,使我家达到“富”农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每年在田里收获八十四担谷。

当我十岁,我家只有十五亩田的时候,一家五口是: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自己。在我们增加了七亩田之后,祖父逝世,但又添了一个小弟弟和两个妹妹。不过我们每年仍有三十五担谷的剩余,因此,我家一步步兴旺起来了。

这时,父亲还是一个中农,他开始做贩卖粮食的生意,并赚了一点钱。在他成为“富”衣之后,他大部分时间多半花在这个生意上。他雇了一个长工,并把自己的儿子们都放在田里做工。我在六岁时便开始耕种的工作了。父亲的生意并不是开店营业的。他不过把贫农的谷购买过来,运到城市商人那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在冬天磨米的时候,他另雇一个短工在家里工作,所以在那时他要养活七口。我家吃得很节省,但总是够饱的。

我七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里做工。白天就读《四书》。我的塾师管教甚严。他很严厉,时常责打学生。因此,我在十三岁时,便从校中逃出。逃出以后,我不敢回家,恐怕挨打,于是向城上的方向走去,我以为那个城是在某处一个山谷里面的。我漂流了三天之后,家里才找到我。这时我才知道,我的旅行不过绕来绕去地兜圈子而已,一共走的路程不过距家约八里。

但,回家之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情形反而好了一点。父亲比较能体谅我了,而塾师也较前来得温和。我这次反抗行为的结果,给我的印象极深。这是我第一次胜利的“罢工”。…

我刚认识几个字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要我记家账了。他要我学习打算盘,因为父亲一定要我这样做,我开始在晚问计算账目。他是一个很凶的监工。他最恨我懒惰,如果没有账记,他便要我到田间做工;他的脾气很坏,时常责打我和我的弟弟们。他一个钱不给我们,给我们吃最粗粝的东西。每月初一和十五,他总给雇工吃鸡蛋和咸鱼片,但很少给过肉。对于我,则既没有蛋也没有肉。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他不赞成做好事。家中因了这个问题时常吵闹。

P26-27

序言

《毛泽东自传》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该书由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三六年十月间在陕北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毛泽东时笔录而成,英文最早于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的ASI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发表于复旦大学《文摘》杂志(后改名Ⅸ文摘战时旬刊》),并于同年十一月一日公开出版单行本图书(十一月二十日再版),由潘汉年(时任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题写书名。在解放前的“国统区”,真名实姓地公开出版共产党领袖的传记,非常罕见。

《毛泽东自传》系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迄今为止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七十年来,作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毛泽东自传》采访、写作、翻译、编辑和出版的历史,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它一经问世即有四五十种不同版本(大量为汪衡译本的翻版书)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时被改名《毛主席的回忆》等大量翻印;二〇〇一年九月,《毛泽东自传》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影印再版,轰动海内外,可谓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被誉为“中国第一自传”。随后,经过七年的努力,笔者从版本学角度对毛泽东早期传记进行考察,去伪存真,完成了《毛泽东自传》的源流考证工作,著述《解谜(毛泽东自传>》于二oo八年一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得到中共党史文献研究和红色收藏界好评。

《毛泽东自传》本次再版,笔者集红色收藏之精华,将最早的《毛泽东自传》英文原刊(一九三七年美国ASIA月刊七月号至十月号)、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译本原刊(一九三七年八月至十一月的《文摘》和《文摘战时旬刊》)和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文单行本(复旦大学文摘社出版、黎明书局经售的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初版本)影印出版,中文简体为修订后的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再版本,完整呈现《毛泽东自传》最初的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史料、版本和收藏价值。根据专家意见,除了对《毛泽东自传》中个别明显有史实错误的人名、地名、时间和书刊名称,以及错字、漏字、衍字和有误的标点等进行技术性校订之外,一律照原文排录未作改动,并作相应注释,插入部分珍贵的历史图片,增补《毛泽东印象记》,以便大家更全面、立体和深刻地了解伟人毛泽东和传奇之书《毛泽东自传》。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汪衡先生的女儿汪丹熙女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和《毛泽东自传》一九三七年初版收藏家程宸先生的鼎力支持,以及众多红色收藏家和热心朋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编校中可能仍有错漏之处,请广大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再版时勘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埃德加·斯诺
译者 汪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02478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1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