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本经济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为每一个人着想的经济学,一本讲述真实人的经济学,一本让您心明眼亮的经济学——献给每一个希望懂点经济学的人!

罗波特·墨菲博士编著的《第一本经济学》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基础,主要分析人的行动的基本逻辑和本质特征,后面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在三种不同的制度条件下,人的经济行为的表现及后果。建议读者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重点章节:第2~4课是重要的方法论基础部分,第6课的价格形成机制内容很关键,讲述主观价值的交互作用是如何产生客观价格的。第11课讲解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最常见的经济学工具。第13课是全书至关重要的一课,讲述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一课的内容由米塞斯在经济史上第一次提出,也是书的后半部分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内容推荐

今天的主流经济学正日益丧失公信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老百姓调侃“鸡的屁(GDP)”,拿“经济砖家”开涮,并转向《货币战争》一类读物寻找答案。但经济学原本是社会科学之王,几百年来,伟大的思想家们为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幸的是,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误入歧途”,深厚的哲学基础被抛弃,“工具化”与“实证化”成为主流,经济学变成国家统制主义(Statism)的工具。其结果是经济成长停滞,泡沫、通胀与金融风暴愈演愈烈,民生疾苦。然而,真正的经济学本应是人类的福音。从历史上看,经济的发展、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增加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与正确的经济学思想有关。因此,有必要恢复经济学应有的面貌,向年轻人和普通民众普及健全的经济学知识,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罗波特·墨菲博士编著的《第一本经济学》(Lesson for the Young Economist)就是这样一本里程碑式的基础经济学教科书。

《第一本经济学》用出神入化的笔触向普通民众讲述关于真实人的经济学,逻辑超清晰,框架超优美,文字温馨而迷人,不仅实现了“朴素而传统”的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思想的完美融合,而且为学生打下了继续学习高级经济学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附有一份很棒的词汇表,为数百个经济学基础词汇提供了准确的释义,对夯实经济学基础十分有用 快乐地读完这本教科书,您眼中的世界将变得不同……

目录

译序/1

第一部分 基础

第1课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3

 1.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3

 2.经济学是科学吗 /4

 3.经济学的范畴/5

 4.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7

第2课 如何发现经济学原理/lo

 1.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 /10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11

 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就的比较/13

 4.如何发现基本经济学法则 /17

第3课 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22

 1.引言/22

 2.只有个人才行动/23

 3.个人有偏好/26

 4.偏好是主观的/28

 5.偏好是一种排序,不能量化/29

 6.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加总 /32

第4课 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35

 1.引言 /35

 2.克鲁索用思维力量创造物品 /36

 3.消费品与生产品 /38

 4.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品 /38

 5.收入、储蓄与投资/39

 6.物品按单位估价/43

 7.总结:克鲁索一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45

第二部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第5课 私有财产权制度/51

 1.社会需要规则 /51

 2.资本主义:这是私有财产/52

 3.市场经济与自由企业/54

第6课 直接交换与易物价格/57

 1.为什么人们要相互交换/57

 2.直接交换/易物/58

 3.价格/59

 4.易物交换下的价格形成/60

第7课 间接交换与货币的出现/72

 1.直接交换的局限/72

 2.间接交换的优势 /73

 3.货币的优势 /76

 4.谁发明了货币 /78

第8课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81

 1.劳动分工与专业化/81

 2.为什么专业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83

 3.比较优势让人人受益 /84

第9课 企业家精神与竞争/88

 1.企业家精神/88

 2.竞争保护消费者/90

 3.竞争保护工人/91

第10课 收入、储蓄与投资/94

 1.收入、储蓄与投资/94

 2.投资增加未来的收入/95

 3.储蓄与投资如何增加经济体未来的产出 /98

第11课 供给与需求/102

 1.供给与需求:目的/102

 2.需求的定义与需求定律/103

 3.供给的定义与供给定律/106

 4.用供给与需求来解释市场价格/108

 5.用供给与需求来理解价格变化/111

第12课 利息、信用与债务/121

 1.利息:关于时间 /121

 2.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123

 3.常见的信用交易/125

 4.债务的利弊/127

第13课 盈亏计算/132

 1.盈亏指导企业家/132

 2.利息与利润 /134

 3.盈亏计算的社会功能/135

 4.盈亏计算的局限/139

第14课 股票市场/142

 1.股票市场 /142

 2.为什么要发行股票(债务与权益)/143

 3.股票投机的社会功能 /145

第三部分 计划经济

第15课 计划经济/153

 1.纯粹计划经济的设想/153

 2.计划经济的激励问题/154

 3.计划经济的计算问题/159

第四部分 干预主义:混合经济

第16课 价格管制/167

 1.干预主义的设想/167

 2.最高限价/168

 3.最低限价/172

第17课 销售税与所得税/179

 1.政府开支 /179

 2.政府怎样为开支筹钱/182

 3.销售税/183

 4.所得税/185

第18课 关税与配额/190

 1.重商主义 /190

 2.自由贸易的一般性论证/191

 3.关税/195

 4.进口配额/200

第19课 禁毒经济学/203

 1.禁毒 /203

 2.禁毒腐化政府官员 /204

 3.禁毒助长暴力 /210

 4.禁毒降低产品安全/215

第20课 通货膨胀/218

 1.货币通胀与价格通胀/218

 2.政府怎样造成价格上涨/222

 3.政府制造通胀的危险性/227

第21课 政府债务/234

 1.政府赤字与债务/234

 2.政府债务与通胀/237

 3.政府债务与子孙后代/240

第22课 经济周期/244

 1.经济周期 /244

 2.政府怎样引起经济周期/246

 3.虚假繁荣必然导致萧条/250

 4.大规模失业的根源 /251

术语对照表/256

试读章节

第8课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本课要点

·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劳动生产率的定义

·劳动分工的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

1.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间接交换大大扩展了互惠交易的范围,尤其是在顺理成章地引入货币之后。然而,货币经济不仅促进市场上已有制成品的重新分配,而且最主要的好处之一是促进劳动分工——意味着人们各自专注于不同的工作,为的是首先生产出商品,才能用于交换。

换句话说,在上一课里,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一个被称为“屠夫”的人,将整天处理和销售肉类,而另一个被称为“鞋匠”的人则一天到晚卖鞋和修鞋。然而,我们把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弄反了,好比没有马哪儿来的马车呢?如果没有间接交换,尤其是不使用货币的话,交易的选择余地将非常有限,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的人们只能进行直接交换,那么,任何人都当不起鞋匠,万一连续几个月都没人拿蔬菜来交换修鞋,他可能会得坏血病。

正如我们看到的,货币的使用克服了这些局限。一旦在每一步交易中,卖家都可以先售出自己的产品,然后拿着钱去寻购最价廉物美的商品,那么,就能形成高度复杂的生产和贸易链。鞋匠可以向其他数十名专业人士购买商品和服务,尽管其中一些人本不需要鞋匠的服务。实际上,货币的使用让鞋匠“帮助”了第三者(比如牙医),然后,牙医又“帮助”了屠夫(通过治’牙),屠夫又反过来“帮助”了皮匠(通过给他一些腊肉)。只有通过货币的使用,才能产生这种非常复杂的“互相做人情”。它让人们亟需的“分工劳动”成为现实,并让个人可以专门从事特定的工作。

要知道劳动分工有多重要,试想一个没有分工的世界将会怎样。人们不再专门从事各自擅长的职业,不再卖力生产更多的产品;相反,人们设法完全自给自足。每个人(至少每个家庭)将自己种植粮食、织衣服、造家具、自己给自己补牙和治病,等等。显然,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大多数人口将在一两个月内完蛋,一小撮幸存者将过回原始人的生活。特别是在他们使用的工具磨坏、机器失灵、汽油用光之后。

为什么离开了分工,现代文明就会崩溃?答案就一句话:因为劳动生产率会直线下降。回忆一下,独自一人生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克鲁索,通过劳动来改造自己的环境,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并过上更舒服的生活。我们看到,通过储蓄和投资,克鲁索用藤条和树枝制造了一根杆子,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就意味着每小时的劳动可以收获更多的椰子。

但是,储蓄和投资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之一。另一种方法则是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就是把“工作”分割成不同种类的任务,每个劳动者专门从事一项或几项任务,而不是人人都去种粮食、织衣服、捣腾自己的牙齿。专业化让一些人专门种粮食,而另一些人专业做牙医等。在我们的社会里,这两类人士的特殊名称是:农民和牙医。

通过这种“分割”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简言之,当人不再试图每种物料都生产一点点,而是分头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时,生产率将大大提高。一旦有人专门种地、其他人则专门从事牙医,比起分工之前,每年的粮食总产量和拔掉的蛀牙的颗数都会增加。在劳动分工之下,因为可供分配的物品数量增多,每个人都可以吃得更多、穿得更暖,如此等等。

2.为什么专业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大多数人都同意,如果自己种粮食、自己织衣服,将沦为赤贫一族。尽管这一结论很明显,但为什么专业化能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必要阐明一些具体原因:

·减少切换任务浪费的时间。想象一个简单的情景:三个孩子吃完晚饭后清理餐桌。如果把工作分割成小任务并分头行事,很可能孩子们将能更快完成工作,原因很简单,这样减少了不必要的来回走动。例如,一个孩子可以先把剩菜刮进垃圾捅,然后把碗碟放进水池。第二个孩子负责洗碗,第三个负责擦干。这样安排系统更有效——比起每个孩子抓起一个盘子、刮掉垃圾,然后拿到水池洗干净,再走到右边擦干,最后放好,分工后他们将完成得更快。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其他生产活动。

·促进自动化的应用。劳动分工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的部分,这样促进了自动化(机器)的应用。如果每个人都在后院自己种粮食,那么研发拖拉机将变得毫无意义。即使我们仅考虑一间工厂内的情况,如果工人们在厂内分工工作,那么,很容易引进机器设备和工具来帮助他们提高产量。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原理是对前两个原理的归纳。多数生产过程在产出达到一定水平之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的意思是,如果增加1倍的投入,那么产出的增加将超过1倍。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厨师做意大利面,从准备1个人的份量到准备50个人的份量,他花在准备调味酱、烧开水等上的时间肯定不会增加50倍。用这一原理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室友们轮流做饭给大家吃更合理,而不是每晚大家各自烹饪自己的晚饭。另举一个规模经济的日常例子:煮咖啡时,无论是煮一杯还是煮四杯,花在准备上的功夫大致相同,所以,人们常常问,“我在煮咖啡,还有谁想喝?”

·先天禀赋。目前为止,我们论述的原理表明,即使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模一样,专业化仍能带来优势。当然,在现实世界里,人们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适合种粮食,而且这种天然优势也有地理因素在内。例如,同在爱达荷州,一个壮小伙比起一个体弱多病、卧床不起的男孩,每年能种更多的土豆。但要是比种桔子,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壮小伙,却能比爱达荷州一个同样壮的小伙种得更多。爱达荷州那个病歪歪的男孩却很可能有语言天赋,从而更适于从事文字编辑或小说家一类职业,而这职业那两个适合干体力活的壮小伙连想也别想。

·后天资质。分工的真正好处是,通过培训、实践和再实践,能进一步发展人的天赋。学校里那些“数学尖子”比起不通算术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更适于去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如果数学尖子们继续上大学深造会计专业,那么优势将更加显著。最后,我们来看经验因素,一个50来岁的人,他在干了28年专业会计师后,显然将极为熟练,这就意味着,比起其他没有这样背景的人,他的劳动生产率将更具有优势。

上述几点或不全面,但已概括出专业化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些主要原因。

P81-84

序言

经济学原本是帮助人们洞察世事、学习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有趣学问,可是,数十年来,经济学渐渐脱离了人的真实生活,众多经济学者钻进了象牙塔中,将经济学变成了“沉闷的科学”。幸运的是,仍有一些学者执着于研究真实人的真实生活,我们选择翻译的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讲述真实人的经济学。不论是初学者还是粗通经济学的人乃至专业学者,都能从中获取收益和乐趣,因为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事实上,《第一本经济学》(Lesson for the Young Economist)是第一本综合了奥地利学派与古典经济学精华的基础经济学教科书。作者罗伯特·墨菲是年轻一代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研究院教授。本书内容深浅适中、逻辑严谨、结构紧凑,有很多新鲜生动的生活事例,在整体框架上沿袭了奥地利经济学派大师穆瑞·罗斯巴德的经济学巨著《人、经济与国家》。

本书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基础,主要分析人的行动的基本逻辑和本质特征,后面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在三种不同的制度条件下,人的经济行为的表现及后果。建议读者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个重点章节:第2~4课是重要的方法论基础部分,第6课的价格形成机制内容很关键,讲述主观价值的交互作用是如何产生客观价格的。第11课讲解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最常见的经济学工具。第13课是全书至关重要的一课,讲述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一课的内容由米塞斯在经济史上第一次提出,也是书的后半部分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本书的翻译工作是一个愉快的历程,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力量,为此成立了豆瓣《第一本经济学》小组,网址是http://www.douban.com/group/LFYE/,小组发布了部分原稿、相关背景资料以及思考题的答案,很多朋友热情参与了译校工作,我们也欢迎读者朋友积极参与进来,分享您的阅读心得和宝贵意见。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宋澄宇先生,他在第一时间慧眼选定了这本书。其次,要感谢我太太吴晓的大力支持,本书精美的封面设计也出自她的手笔。此外,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还有周薇娜与陈舒扬,帮助校对的有陈之豪与刘纽。在此一并致谢!

程晔

2011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本经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波特·墨菲
译者 程晔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212063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