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仙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刘魁立、张旭主编的,黄景春、郑艳所著的《仙人》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什么是仙、凡人如何变成仙、哪些是天仙、哪些是地仙等等。

内容推荐

刘魁立、张旭主编的,黄景春、郑艳所著的《仙人》内容简介: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仙人》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什么是仙、凡人如何变成仙、哪些是天仙、哪些是地仙等等。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仙

 长生不死的仙

 修炼而成的仙与先天而成的神

 来路各异的仙

第二章 凡人如何变成仙

 服丹药成仙

 隐居修炼成仙

 忠孝立功成仙

 由神仙度脱而成仙

第三章 哪些是天仙

 天仙的来历

 天仙的职责

 天上第一家庭

 文官太白金星

 天兵天将

第四章 哪些是地仙

 地仙的来龙去脉

 八仙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

 其他著名的地仙

第五章 什么是尸解仙

 尸解成仙的方式和品阶

 尸解成仙的法术

 尸解仙举例

第六章 仙与中国文化

 仙与民间信仰

 仙与人生礼俗

 仙与文学创作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仙,也称仙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神圣群体,他们一般由人修炼而成,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长生不死、飞行变化,拥有法术神通,终日在天上或者洞天福地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仙人并非实际存在的实体,他们一直存在于传说之中,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看见过或遇到过神仙;但不少人对传说中的仙人欣欣然向往,崇拜仙人,希望通过努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仙。

关于“仙”,人们都有所认识和设想,因为我国古代诗歌、小说、戏剧作品,以及当代的电影、电视剧当中,塑造了不少仙人的艺术形象,画家也乐于描摹仙人的模样,如玉皇大帝、‘西王母、嫦娥、织女、彭祖、麻姑、吕洞宾、邱处机、南极仙翁、张三丰等人物,逐渐成了神仙的代表,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仙”字汉代也写作“企”,许慎《说文解字》说仙是“人在山上貌”。人在山上,高山犹如通天之路,可以沟通天上神仙世界。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如昆仑山,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都是众多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名山也是神仙出入之地。“仙”又写作“僭”,《说文解字》说“长生僵去”,段玉裁注:“僵去,疑当为去”,同“迁”。长生者要迁走,他们要迁到哪里去呢?刘熙《释名·释长幼》云:“老而不死日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也就是说,长生不死的人,由人间迁入山上,转化为仙人。迁入神山也好,迁入五岳名山也好,迁入其他名山大川也好,都是进入神仙府第。毫无疑问,进入了神仙府第之后,凡人就完成了向仙人的转变,就可以安稳地做神仙了。

“仙”的最初本意是指长寿和飞升,它反映的是古人对于长寿的期待和对于超凡能力的渴求。葛洪在《神仙传》中说:

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俗流。

神仙不仅长寿无限,永远不死,还能飞翔天地之间,有时候还能乘龙驾凤,直升天庭;有时又能够变化形体,或变为鸟兽,或变为浮云,出人人间,无人能认得出他们。至于吞食元气,饮用灵芝,面上长出异骨,身体生出奇毛,往来孤僻,不跟俗人交往,也是仙人特立独行之处。人们附加给仙人很多美好的品质和奇异的能力。然而,自古以来人都难免一死,这是一个生活常识,但是,人人却又都对死亡充满恐惧,爱生恶死,希望能够摆脱死亡,永远生存在世界上,这是人们追求的理想。长生不死的仙人境界是十分诱人的,这也是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对成仙趋之若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P1-2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在构筑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了解仙人,就无法了解中国人,也无法了解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等。近年本人花费较多的时间研究我国民众的神仙信仰,研究民俗生活、文学创作、民间文学中的神仙因素,先后跟史孝劲、刘仲宇、郑土有等人一道编著了《道教风俗谈》,跟李纪道长一道出版了《道心人情——中国小说中的神仙与道士》,还独自完成了《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这些工作加深了我对仙人的理解和认识,也增进了我对宗教民俗文化的研究兴趣。

为了培养在读研究生对神异文化的兴趣,也为了锻炼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本书前五章的初稿由五位研究生执笔完成。具体情况是:

第一章由郑艳执笔。

第二章由吉黎霞执笔。

第三章由贾玉洁执笔。

第四章由叶青云执笔。

第五章由樊文星执笔。

第六章由我执笔完成。我首先对本书各章的写作大纲、基本构架、行文要求做了规划,初稿完成后,又对书稿做了结构调整,对重复举到的仙人传说进行改动和压缩,还对文字做了删汰、润色和风格上的统一。郑艳、樊文星都参与了修改工作,最后由我定稿。尽管进行了多次修改,个别地方仍难免有误,希望读者发现后多多批评指正。

这本小书本来是应徐华龙先生邀约而写的,书稿完成后,原来计划出版的那家出版社因责任编辑跳槽,出版的事情搁置下来。感谢中国社会出版社,特别是孙研女士,让书稿重获新生。孙研女士在本书文稿编排、图片编辑等方面做了很多辛勤的工作。正是由于她不辞劳苦,才保证了本书迅速与读者见面。这是我和我的几位学生都应该铭记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仙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景春//郑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743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3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