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间故事/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民间故事》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中国民间流传的故事。本书由林继富著。

内容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民间故事》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由林继富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种奇故事

 神奇故事的特点

 神奇故事漫游

第二章 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的特点

 动物故事漫游

第三章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的特点

 生活故事漫游

第四章 民阃笑话

 民间笑话的特点

 民间笑话漫游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田螺姑娘故事通常以“少丧父母、无有亲戚”,具有良好品格的孤儿充当男主人公,大致由“拾螺归养”、“化身变形”、“窥视离去”三个情节单元构成。作为江南水乡常见的物种,田螺在人们的印象中亲切可爱,富有灵性,不仅螺肉可食,而且螺壳造型奇特,于是,田螺走入了神奇的故事,成为女性形象的象征。此外,狐狸、老虎、蛇等都可成为故事的女主人公。比如,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田螺姑娘故事至今仍是人们喜欢传讲的主要故事之一,只不过这里的田螺姑娘就被演绎成了毛狗子精,毛狗子精变化人形,与人结亲,受伤后离去,备受人们的同情与怜爱。

故事中,田螺化为少女给心地善良的孤儿做饭,洋溢着浓郁的农家生活情趣。田螺化身显形等大胆想象常常与生活景致巧妙融合,它不是正面叙述螺精如何变幻,而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男主人公的眼睛来暗示,这样便在精彩别致的对话到活灵活现的展现之间促成真相大白。这种虚幻与现实相结合的叙事方法在后世的田螺姑娘型故事中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田螺姑娘的离开主要是因为男主人公“无故窃其窥掩,吾形己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动物异类原本来自一个完全不同于人间的世界,只有在幻化人形不为所知的情况下,她们才能和谐地生活于普通人中,一旦为人察觉,就得返回原来的地方。“不得窥探原形”的古老禁忌是很多同类型故事的核心情节,而男主人公无意间违犯禁忌,致使悲剧发生,实际上是人类不得不打破幻想,面对现实的曲折反映。

田螺姑娘型故事到了唐末为之一变。皇甫氏《原化记》中,田螺姑娘故事的男主人公易名为吴堪,篇名也改为《吴堪》。这位吴堪跟谢端一样“少孤,无兄弟”,是个单身汉,虽在衙门当差,亦孤苦无依。故事中,吴堪从水滨拾得一白螺,畜养在家。白螺化身少女,为之执炊,操持家务。虽然同样被男主人公窥视本相,但这里螺女没有离去,而是与吴堪结为夫妻,相亲相爱地过起了日子。最值得注意的是,本篇故事随后叙说了豪强霸道的县官见吴堪之妻貌美如花,便企图借故强占,螺女同县官斗智斗勇,惩戒恶人的情形。吴堪故事出自“常州义兴”,今江苏省宜兴县。自古以来,江浙一带就是盛传螺女故事的地区。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和浙江卷以及地方资料本中,就收录有40个县市的近50篇此类故事异文。

田螺型姑娘故事在我国不少地区和民族当中传诵,代表性的文本有福建的《田螺娘子》、《田螺姑娘》,江苏的《蚌壳精》,浙江的《田螺姑娘》、《蚌姑娘》,四川的《螺蛳姑娘》,朝鲜族的《田螺姑娘》,达斡尔族的《江蚌姑娘》,高山族的《螺蛳变人》,毛南族、布朗族、布依族、壮族的《螺蛳姑娘》。这些故事既与晋唐时期的文本一脉相承,又发生了多姿多彩的变化。中国的田螺姑娘型故事常常与其他类型的故事粘接,形成内容更为复杂的故事,如贵州布依族的《螺蛳姑娘》与狗耕田型故事结合,广西毛南族的《螺蛳姑娘》与百鸟衣型故事链接等。

P10-12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我是听故事长大的,虽然我的家乡并不盛产民间故事,我的父辈也不擅长讲民间故事,但儿时的欢乐总是让人向往,儿时的幸福总是那么实在。每年夏夜的皓月当空,村里人就聚在稻场乘凉,聆听从老人口中流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下雪的冬天,朋友们围坐在火垅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开了。那个时候尽管生活艰苦,可一家人其乐融融、无比温暖的情景总能把贫苦的生活填充得满满当当。父母虽然离我远去,但他们给我讲的不算完整的故事,唱的不算动听的歌谣,如今忆起是那样的悦耳动听。每次坐在书桌前阅读故事,每次下到乡村搜集故事,父母的音容笑貌、父母勤劳俭朴的身影总是那样清晰依然地矗立在我的面前。是他们给我力量走遍海角天涯,是他们的护佑让我平安地走过藏族村落,土家山寨,去播撒希望,收获果实。在即将结束这本书写作的时候,我更加想念他们!

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全面描述和系统介绍,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承蒙刘魁立老师的厚爱,他将主编一套丛书中的中国民问故事部分交由我来完成,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对魁立老师多年来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和学术上的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王丹老师不仅承担了部分章节的写作,而且还为本书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徐媛和白杨在课业繁忙的情况下,牺牲休息时间承担了部分章节的初稿写作,对她们的无私帮助,深表谢意。同时也感谢《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有关省卷提供的精美图片!

当然,本书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做到全面、客观、科学地描述中国民间故事是笔者的追求。对于数以万计的中国民间故事来说,本书只是一个导航。我希望通过此书,能够让老百姓意识到他们创造文化的伟力,意识到他们魅力无穷的思想对于人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如果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也算完成了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了。

林继富

2006年6月20日凌晨2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间故事/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继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368702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25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