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的《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通过宋朝开国以来历代朝政的演进、兴衰,以诸多代表性文臣武将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探究和分析了宋朝突出的“崇文抑武”时代特征,以及其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书所展现的史实,皆取自丰富的文献史料,从学术上来说属于系统探究宋朝“崇文抑武”现象的首部研究成果。但本书的特色则是突出可读性,有关人物的跌宕事迹,君臣之间的复杂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都以生动的叙事过程来体现。本书最终的主标题也选择了“武士的悲哀”,以凸显宋代不同于汉唐英雄主义的格调。
图书 | 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峰的《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通过宋朝开国以来历代朝政的演进、兴衰,以诸多代表性文臣武将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探究和分析了宋朝突出的“崇文抑武”时代特征,以及其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书所展现的史实,皆取自丰富的文献史料,从学术上来说属于系统探究宋朝“崇文抑武”现象的首部研究成果。但本书的特色则是突出可读性,有关人物的跌宕事迹,君臣之间的复杂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都以生动的叙事过程来体现。本书最终的主标题也选择了“武士的悲哀”,以凸显宋代不同于汉唐英雄主义的格调。 目录 序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开国岁月 1.“杯酒释兵权” 2.张琼之死 3.削藩镇与后苑之宴 4.太祖爱将 5.戍边与出征 6.辛仲甫 第二章 太宗嬗变 1.皇位授受 2.赵德昭之死 3.崇政殿 4.杨业的悲剧 5.河北水田 6.“飞白” 第三章 真庙风云 1.吕端大事不糊涂 2.傅潜与王超 3.灵州失陷与澶渊之盟 4.武士的悲哀 5.祥瑞与封禅 第四章 仁庙岁月 1.仁厚天子 2.陈尧咨的遭遇 3.西线烽烟 4.“小范老子” 5.庆历和议 6.得宠大将 7.英雄末路 第五章 振武与衰亡 1.英宗天子与濮议 2.神武皇帝与变法 3.王韶与熙河拓疆 4.五路征伐与永乐之役 5.元祜更化 6.乱政与“海上之盟” 7.靖康之难 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964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5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