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教育中的哲学冲突》是约瑟夫·沃特拉斯教授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著作,该书描述了20世纪教育改革者的思想。虽然很多评论者将这些关于改革的争论形容为美国课程领域的一场斗争,但该书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代表相互竞争各个群体的教育者也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图书 | 20世纪美国教育中的哲学冲突/美国教育经典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世纪美国教育中的哲学冲突》是约瑟夫·沃特拉斯教授于2004年出版的一本著作,该书描述了20世纪教育改革者的思想。虽然很多评论者将这些关于改革的争论形容为美国课程领域的一场斗争,但该书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代表相互竞争各个群体的教育者也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目录 第一部分 1893--1918:从人文主义课程到实用课程 第一章 1893--1918: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 哈里斯是如何思考初等学校能帮助学生成为更加完善的人的? 为什么其他教育家批评哈里斯的观点? 吸引学生兴趣的学说如何揭示了课程观之间的矛盾? 教育家希望如何改革中等学校计划? 为什么批评家批评“十人委员会”的报告? 理论家能综合哈里斯和赫尔巴特学派的观点吗? 小结 第二章 1893—1918:引入实用课程 人们从教育中看到了什么好处?他们为什么认为州政府必须要求所有儿童上学? 人们认为不同儿童的需要是什么?他们认为手工训练可以怎样满足这些需要? 职业教育者如何决定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他们打算怎样满足那些需要? 根据官员们及其批评者的观点,《国家职业教育法》的影响是什么? 职业教育是如何影响教育者的指导观念的? 为什么约翰·杜威认为职业教育有利于社会? 小结 第二部分 1918—1920:改革课程以服务 民主政治的需要 第三章 1916—1930:满足外来移民和社会的需要 什么是自由进步主义的美国化模式? 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天主教徒如何形成他们自己的方法帮助移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化运动是如何转而努力满足移民的需要的? 德国裔美国人报纸是如何设法保留其传统的? 美国化运动的支持者、自由的改良主义者和教皇庇护六世如何 看待天主教学校的社会作用? 为什么在大萧条前对美国化和天主教学校的关注减少了? 小结 第四章 1918—1929:平衡个人和社会的需要 综合中学模式以什么方式表达了其他课程改革的思想? 课程理论如何促进各地区的教育者决定什么是最好的教学内容? 怎样设计课程以鼓励学生遵循他们自身的兴趣,并由此使得他 们能够成为具有合作和民主精神的公民? 教育者如何设立课程以鼓励学生批判性地进行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指导中小学改革工作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小结 第三部分 1930—1940:大萧条时期从改造社会到满足学生需要 第五章 1930—1940:改造社会 美国历史协会社会研究委员会的工作如何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与社会改造的融合?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与社会研究教育者的努力有何异同? 印第安人的教育与大萧条时期的其他教育改革有何异同? 新政时期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裔美国人的教育与其他教育改革有何异同? 满足社会需要相互冲突的努力是如何分享哲学假设的? 小结 第六章 1930—1940:合作活动与满足学生需要的学术性课程 大萧条时期持儿童中心论的教育者是如何寻求社会改革的? “八年研究”期间教育者是如何运用他们的自由去编制课程的? 如何重建英语和艺术学科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公立学校如何应用“八年研究”的思想? 批评者在“八年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合作活动和学术性课程以什么方式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小结 第四部分 1940一1964:与服务民主国家的需要相对立的改革 第七章 1940—196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平衡个人与社会的需要 战争期间教育者是如何思考学校应该满足国家的需要的? 当战争结束时,教育者是怎样改变他们关于服务儿童的需要的思想的? 批评者从教育者试图平衡学生与社会的需要中发现了什么缺点? 詹姆斯·科南特是如何建议学校应该均衡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的? 教育者服务国家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思想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冷战以什么方式发生了变化? 小结 第八章 1940一1964:追求学术卓越以满足社会需要 联邦政府是怎样希望学校满足国家需要的? 新数学和科学计划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布鲁纳及其同事在建立他们的课程时是如何运用学生兴趣理论的?设计新课程的努力结果怎么样? 新课程与进步主义教育者利传统教育者的改革有何异同? 小结 第五部分 1964—1981:通过保护学生的权利而改革学校 第九章 1963—1981:通过种族融合和补偿性教育肯定学生权利 什么原因促使联邦政府发起改进学校的计划? 研究是否表明补偿性计划在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的学业成绩方面具有有效性? 研究是否表明种族融合在提高非洲裔青年的学业成绩方面具有有效性? 什么原因使得政府官员减缓学校种族融合运动? 补偿性教育计划和努力促进学校进行种族融合的影响是什么? 小结 第十章 1963—1986:特殊教育者和双语教育者仿效有色人种协进会 作为民权运动的成果,残障儿童教育倡导者以什么方式改变了他们的运动? 作为民权运动的成果,双语教育倡导者以什么方式改变了他们的运动? 特殊教育者和双语教育者发起的确立学生接受适当教育权利的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小结 第六部分 1981—2000:肯定家长选择有效学校的 权利和学生建立支持性团体的权利 第十一章 1981—2000:从有权享有有效教育到特许学校 政府官员和家长权利倡导者以什么方式试图确立家长要求为其子女提供有效教育的权利? 建立国家考试计划的建议如何能够确保家长选择有效学校的权利? 如果家长行使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的行动会促使学校改进吗? 标准化、考试和选择权的举措以什么方式体现了努力满足家长要求为其子女提供有效教育的权利? 小结 第十二章 1981—2000:肯定学生通过学校建立团体的权利 美国的教育者是如何把弗莱雷的理论运用到他们的课堂中的? 一些女权主义者在确认她们自己发言权的努力中是否忽视或改变了弗莱雷的理论? 男女同性恋教育者是否求助于弗莱雷的模式以支持同性恋青年? 在弗莱雷的教育学模式中是否存在某些因素使得其倡导者持有狭隘的教育观? 小结 结论 文献日录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世纪美国教育中的哲学冲突/美国教育经典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约瑟夫·沃特拉斯 |
译者 | 王璞//於荣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625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57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201495号 |
版权提供者 | 培生教育出版集团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