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奇的生物技术/基础科学系列/少年科学院书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董仁威编著的《神奇的生物技术》论证严谨,逻辑严密,由表及里,触类旁通,较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生物技术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对于开阔视野、开启心智颇有益处。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人浅出地讲述了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带领青少年朋友进行了一次科学之旅。

内容推荐

董仁威编著的《神奇的生物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遗传奥秘“缉拿”、生物工程“走马”、当代科技“观花”、未来人类漫话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神奇的生物技术》以帮助读者了解千百年来人类探索遗传之谜的来龙去脉和基因工程技术在当代及未来世界的广泛应用。

目录

遗传奥秘“缉拿”

遗传“面目”初“相逢”

遗传规律砖引玉

三把“钥匙”定乾坤

生命密码终“解锁”

生物工程“走马”

基因工程旷世出

新型育种结硕果

干细胞技术显神威

器官“银行”美梦真

灵魂密码深几许

动物克隆趣闻多

五大工程应用广

当代科技“观花”

基因“恶魔”驱顽疾

低温技术起死回生

吃穿住用遍地花

太空植物也“潇洒”

细菌个小本领大

未来人类漫话

超人不超待问世

生物电脑福与祸

长生不老希望火

人面兽心不可怕

“灵境”世界美几何

试读章节

遗传“面目”初“相逢”

在古代,人们对遗传现象的认识是很肤浅的。人们发现,猫生下来总是猫,猫不会生狗;狗生下来总是狗,狗也不会生猫。生物的后代总是像父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

在人类发展的渔猎时期,人们还不知道利用这种遗传现象。人们天天去打猎、捕鱼,打着了就吃,打不着就只好饿着。后来,在狩猎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一些动物相对说来比较容易驯顺,生长得也陕一些。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动物留下来,准备天阴下雨不能出去打猎时吃。于是,人们开始喂养动物,让它们繁殖后代,成为家畜或家禽。植物也是如此,人们发现一些植物可以结子,将这些种子播下去,长出的植物可以为人们利用。这是人们对遗传现象的认识和应用的最早阶段——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阶段。

孙驯养家畜

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它们的历史上,最先出现人工驯化的动、植物。我国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陕西省西安半坡氏族遗址。通过研究遗址上保存的动、植物化石知道,半坡氏族人已经逐渐学会种植作物,开始原始农业。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氏族人还会驯养动物,开始了原始畜牧业。在我国商朝期间,黍、稷、麦、稻、桑和麻已广泛种植,农业成了商朝的主要生产部门。生活在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了奴隶社会。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棉花的人。

驯化阶段,是人类不自觉地应用生物遗传规律为自己服务的第一步。

驯养家禽

人们在饲养家畜、家禽,栽培农作物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动、植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异。”生物的后代之间以及生物后代与其父母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变异现象。于是,人们利用对变异现象这种遗传规律的认识,专门选择了那些表现好的,对人有利的动、植物的后代作为种畜禽、种子。比如,喂养家畜专门选择那些后代长得大、长得快、脚短到刚能支撑体重的动物作为种畜禽。栽培水稻专门选择那些结子多、子大的植株的种子来播种。这就使人类进入了选种阶段。

古代选种

古代很早就有关于选种的记载。在阿拉伯,曾经挖出一块古巴比伦时代的石头。这块石头是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从上到下刻着一种马的谱系。这说明古巴比伦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根据谱系来进行动物选种了。我国古代的书籍中,关于选种的事例记载得很多。远在我国汉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农书《汜胜之书》中就已经讲到“穗选”的作用。北魏时期,贾思勰写了一本博物学书籍《齐民要术》。在这部书里,贾思勰谈到人工选育良种的方法。他说,在收获时,要挑选那些穗大、粒大的种子单打单收单独储藏,第二年在单独的一块田里进行培育。明朝有个名叫耿荫楼的人,在《国脉民天》中详细叙述了人工选育良种的方法。他说,将五谷、豆果、蔬菜的种子,经过仔细挑选,每个颗粒均要“肥实光润”,然后播种到好田、好地中精心培育。“如此三年三番后,则谷大如黍矣。”1273年我国元朝时期的一部农书《农桑辑要》中,记叙了选育蚕种的方法。1596年,在一部记述我国劳动人民培育金鱼的书籍《朱砂鱼谱》中,谈到选育金鱼品种的情况:“大都好事家养朱砂鱼尤犹国家用材,然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备。”1848年,在《金鱼图谱》中记述了有意识地选择双亲,培养良种的方法,即“咬子时,雄鱼须择佳品,与雌鱼色类大小相称”。

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还记述了不少劳动人民选种的成就。两千多年前,《周记》中就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选育出的两种谷子品种。一种叫“童”,成熟期较长;一种叫“逵”,成熟期较短。西汉《尔雅》中谈到当时就已经选育出的36个马品种。晋代的《竹谱》中,记载了选育出的70多种竹子品种。宋代的《洛阳牡丹记》中,记载了选育出的24种牡丹。宋代的另一本书《荔枝谱》中,记载了选育出的32个荔枝品种。

世界各国,也有很多关于选种方法和所取得成就的记载。特别是19世纪初,资本主义农业开始发展起来的英国,在选种上取得的成就较大。在资本家经营的大型农场里,广泛采用人工的方法改良旧品种,培育新品种,以便获取巨额利润。鸡、鸽、狗等新品种培育俱乐部也在英国各地成立了。这些俱乐部举办各种选种展览会,颁布良种奖章。人们通过大量的人工选种工作,培育了很多马、牛、羊、猪、狗等新品种。一批批大白猪、细毛羊、短角牛新品种层出不穷,斗鸡、飞鸽、跑狗竞相争雄,千百种观赏花卉争奇斗艳。P2-5

序言

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人浅出地讲述了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带领青少年朋友进行了一次科学之旅。

本书具备一般科普书的六个特性:

一、科学性

全书论证严谨,逻辑严密,由表及里,触类旁通,较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生物技术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对于开阔视野、开启心智颇有益处。

二、通俗性

本着服务广大青少年的原则,本书通篇采用直白、简单的叙说方式,化生涩、难懂的科技知识为通俗、易懂的科学道理。 三、趣味性(可读性) 在科学、通俗的前提下,本书不忘饶有趣味地进行讲解,使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乐趣,不至于疲倦,既学到了知识,又放松了身心。

四、独创性

本书的语言描绘别具一格,更上一层楼。

五、思想性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求证,以使文章内容充实,思想的火花遍洒。

六、文学性

除了上述特性以外,本书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学性。通篇语言虽浅显,结构却紧凑,用词、造句颇有讲究,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奇的生物技术/基础科学系列/少年科学院书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仁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66637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81-49
丛书名 基础科学系列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5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