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及经典剧目赏析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及经典剧目赏析》(作者景安东)内容分为上篇、下篇两个部分。上篇着重介绍戏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的戏曲种类、艺术特点等。下篇主要是部分戏曲经典剧目选编与欣赏。在角色行当的划分中,各个地方戏的称谓有别,本书则以京剧的称谓为主。在下篇的唱段谱例的选取时,限于篇幅,只对一些剧目进行了介绍,并未附曲谱。

目录

上篇 中国戏曲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国戏曲概述

第一节 中国戏曲的特点

一、中国戏曲的特点之——歌舞相和

二、中国戏曲的特点之——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三、中国戏曲的特点之——狭小舞台与博大生活的统一

四、中国戏曲的特点之——程式化

第二节 中国戏曲的剧种

第三节 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

一、戏曲音乐的组成

二、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

第二章 中国戏曲简史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形成

一、戏曲的孕育

二、中国戏曲的雏形——歌舞戏与参军戏

三、剧目列举:《踏摇娘》

第二节 宋金戏曲

一、宋金戏曲概述

二、宋杂剧与金院本

三、宋南戏

第三节 元杂剧

一、元杂剧概述

二、《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三、《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四、《西厢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节 南戏

南戏之压轴戏——《琵琶记》

第五节 明清传奇

一、明清传奇前期

二、明清传奇后期

三、明代四大声腔

第六节 明清杂剧

一、明代杂剧

二、清代杂剧

第七节 清代地方戏

第八节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形成

一、徽班进京

二、京剧形成

第九节 新兴地方戏的产生

第十节 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

戏剧梅花奖设立

第三章 戏曲的行当

第一节 生行

第二节 旦行

第三节 净行

第四节 丑行

第五节 戏曲表演之综合性

一、唱、念、做、打

二、一桌二椅

三、戏曲脸谱

第四章 中国京剧

第一节 京剧概述

第二节 京剧的声腔

一、二黄声腔

二、西皮声腔

第三节 京剧流派

一、旦行名家

二、生行名家

三、净行名家

四、丑行名家

第五章 昆剧(昆曲)

第一节 昆剧概述

第二节 北昆

第三节 湘昆

第四节 永嘉昆曲

第五节 宁波昆曲

第六章 地方戏

第一节 秦腔

第二节 川剧及其代表剧目和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一、川剧概述

二、川剧的发展

三、川剧的艺术特色

四、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

五、川剧剧目

六、川剧流派

第三节 评剧

第四节 越剧

第五节 黄梅戏

第六节 豫剧(河南梆子)

第七节 河北梆子(西路梆子)

第八节 绍剧

第九节 晋剧(山西中路梆子)

第十节 广东粤剧

下篇 部分戏曲经典剧目介绍与欣赏

昆曲《牡丹亭》游园

京剧《空城计》

京剧《除三害》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

京剧《玉堂春》

京剧《锁麟囊》

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

京剧《铡美案》

京剧《责妃醉酒》

越剧《红楼梦))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梅戏《天仙配》

黄梅戏《女驸马》

评剧《花为媒》

评剧《杨三姐告状》

评剧《刘巧儿》

川剧《绣孺记》

川剧《玉簪记》

豫剧《打神、告庙》

豫剧《花木兰》

豫剧《七品芝麻官》

豫剧现代戏《朝阳沟》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及经典剧目赏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景安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712907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58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