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袁世海(大师的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是中国京剧界承前启后的旗帜性人物,他天资深厚,刻苦学习,成就非凡,人称‘活曹操’。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更熟知其在‘红灯记’中饰演角色。

《袁世海(大师的智慧)》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本书由蒋晔先生著。

内容推荐

纵观二十世纪京剧艺术发展史,袁世海先生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袁世海(大师的智慧)》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

《袁世海(大师的智慧)》作者蒋晔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学者、文化策划人。他从1994年开始采访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迄今已采访了三百余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出版了数种文化名人访谈录,在文化界和读者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 五十知天命

袁世海:成功来自对事业的迷恋

袁世海小传

袁世海的故事

历经苦难,成就辉煌艺术人生——袁世海先生的人生给我的启发

试读章节

“袁老师,我们都曾看过京剧《红灯记》。您在剧中所扮演的日本宪兵队长鸠山,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说,您的脚趾头都在演戏,是这样吗?”

袁世海大笑起来说:“应该是这样。在‘李玉和赴宴斗鸠山’这场戏中,我是身穿和服,脚登木屐,演戏时我那脚趾头的动作,细心的观众是可以看出来的。可是我自己一点也不知道,我全部融人了戏中。为了表现这个日本鬼子的阴险奸诈,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在《红灯记》鸠山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袁世海先生看了电影、沪剧、歌剧、评剧、京剧《自有后来人》《三代人》《革命自有后来人》等同一题材的艺术品类,并琢磨其中几个鸠山的不同,来丰富自己的构思。他还向日本朋友了解日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况,学习穿木屐走路。

袁世海还阅读了溥仪记述的《我的前半生》,从中了解熟悉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溥仪和日本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的几次谈话,就很说明问题。溥仪讲:“板垣是一个小矮个儿,有一个剃光的头,一张刮得很干净的青白色的脸,眉毛和小胡子的黑色特别显眼。在我见过的日本军官中,他的服装算是最整洁的了。袖口露出白得刺眼的衬衫,裤腿管上的圭角十分触目。加上他的轻轻搓手的习惯动作,给了我一个颇为斯文和潇洒的印象。这个人说话总是那样‘不紧不慢一笑容满面’,‘态度平和,一点不着急’。而且总是轻轻地搓着,两只手搓来搓去。到谈不拢的时候,才脸色更青更白了,笑容没有了,只是最后的话说得冷冷地,而‘声调没变’。以后再见到他,看到他‘那张脸竟是个没有春夏秋冬的脸’,看不出气候来。一直到谈妥了让我当傀儡,才变成放荡不羁、纵情大笑的鬼样。”

溥仪描述的板垣,给了袁世海很大启发。他又联想到鸠山曾是个医生,医生的外表总是温文尔雅的,于是就创造了一个外表和气、道貌岸然、内里凶残、阴险毒辣、杀人不见血的鸠山形象。当鸠山与李玉和几番较量都失败后,鸠山终于剥去伪装,露出了豺狼本性:“我是专给进地狱的人,发放通行证的!”说这话的时候,鸠山的语气大变,每一个字都像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揭示了鸠山此时对共产党人既无可奈何,又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心理状态。

这就是袁世海的功夫:他成功地把京剧艺术与现代戏结合到了一起,在现代戏中又把架子花脸大大开拓了新的戏路;正是基于他的演出实践,以及他几十年来的人生体验,所以他不认为当前的京剧存在什么危机。

当我们问及“京剧危机”这个话题时,他十分肯定地说:“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东方艺术的瑰宝,她怎么会消逝呢?不会的,我认为不是京剧这颗明珠出现了危机,而是在新的挑战面前,我们的创新精神出现了危机,我们的人才出现了危机。现在最关键的是培养人才。今天的青年演员一定要关心剧本,培养自己对剧本的再创造能力,不能等着吃现成饭,更不能吃‘捧’,一‘捧’就晕,忘乎所以,那样成不了大气候。艺术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不能与时代完全脱节,青年演员向名家学习不能限于一招一式,得全面学、系统学,要神似不要形似。有些演员一上来就要学大戏,仿佛不把某某人的代表作学到手,就难于向世界表明他是某某人的学生似的。其实,老师能有晚年的成就,是积累了一辈子的工夫和心血。后人想学,心愿虽然不错,但得一步步来,得循序渐进。你单出戏都唱不好,你单项上的功夫都不到家,老师的代表作虽然学了,但老师的‘格儿’你拿不过来。老想走捷径,结果进了死胡同。这个死胡同,才是京剧真正的危机。”P15-18

序言

本丛书能够得以和读者见面,不能不提到李世琦兄。世琦兄是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同学,他因知我、又知河北人民出版社,所以,在他的努力下,开辟了《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这一图书系列。正如他的预测,该丛书已出版的10册,得到大家的厚爱,竞连续获奖,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丰收。这都是我兄世琦的功劳!

这套丛书引起了同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工作的贺秀红女士的高度关注,在世琦兄引荐下,我得以幸会小贺。多次交流,使我深知小贺热爱此丛书之原因,她心目中所追求的那种生活状态,正需要大师的智慧所指引,她要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觉悟,并把大师的智慧,去利益众生。

更让我感动的是,在世琦兄和小贺共同努力下,出版社的诸位高层领导,均大力支持这个《大师的智慧》丛书,希望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策划、设计与出版,并作出重要批示。这一情景,使我在今年知天命之年到来之时,更加明白了“天命”两字的深刻含义。

“人的命,天注定”、“天命不可违”,是两句一俗一雅的古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何谓“天命”?规律也。

我从1994年开始访问中华文化名人,至今已近20年。从当年的全国非常少见的、带有系列性的、在报纸发表的“独”家访谈,到现在的各家报社、杂志、电视、网络,都特别重视“大师的智慧”,此乃“天命”也。众人需要智慧,时代需要智慧。人类失去智慧,世界将会怎样?肯定是毁灭。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如果没有一点人生智慧,你肯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为了人生的幸福,去寻找智慧吧!大智慧,便是“知天命”。

“知天命”,就是知“天人合一”的关系。在“天人”之间,真正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人在大自然这个世界、宇宙里,最根本的是要“顺其自然”,而不可能“人定胜天”。“人定胜天”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

在大自然里,矿物、植物、动物,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在动物中,人又是其中之一,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你想把这种造化,搞一次“同化”,那是不可能的,这种要“同化”的思维、行动,其方向就是错误的,下再大的力气,也是无用功。理解了“顺其自然”,便会敬畏大自然,便会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尊重世界的多元化,尊重文化上的差异,以“兼和”为哲学基础,去为人类造福。

“兼和”者,兼容众异、得其平衡。对“众异”进行“兼容”,其目的是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用毕生精力所总结出来的“兼和”思想,在将来日益显耀。我通过他的弟子、清华大学教授刘鄂培先生,才知其如此重要,便写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印”摩崖石刻的碑文之中,被国家所确认。“知天命”者,“兼和”也。

“天命不可违”,即是:“兼和不可违”。“人的命,天注定”,即是:“人的命,兼和来注定”。你拥有多少“兼和”思想,你的“命”就“注定”了多少。

我近20年所访问的文化大家,其智慧,可用很多精彩的语言来表达,但归根结底是两个字:“兼和”。这便是大道至简。

蒋晔

写于北京颐和山庄紫霄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袁世海(大师的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2068632
开本 32开
页数 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0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