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银行从业人员的62堂刑事法律安全课
内容
编辑推荐

以案说法,以法量行。为银行从业人员度身订做的法律安全手册!

作者冯汝义长期在司法第一线从事检察工作和律师工作,接触到诸多的刑事案件,看到了一些人因跌入犯罪深渊不但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且给他们奋斗过的银行造成了巨大伤害,还给关心爱护他们的亲人带来了不幸和灾难,甚至牵连了领导、同事和朋友。叹惜是没有用的,唯有从自身做起。为了更好地防范银行刑事法律风险,作者结合司法实践和银行工作的实际,系统研究了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银行从业人员的62堂刑事法律安全课》中对银行运营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对银行工作人员有所启示和帮助。并希望银行工作人员从这些付出惨痛教训的案例中,学会在刑事法律上保护好银行的资产并维护好自身的安全。

内容推荐

银行工作人员在市场经济中经受着强烈的诱惑和严峻的考验,因而成为高风险的行业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银行的职务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成为我国行业犯罪的重灾区。

冯汝义编著的《银行从业人员的62堂刑事法律安全课》中每一堂课包括风险提示、风险分析、典型案例、风险防范等方面。其中风险分析又含有罪名概念、立案标准、定罪标准、处罚标准等内容,只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就可看懂,并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犯罪,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读性。

通过《银行从业人员的62堂刑事法律安全课》,达到普及宣传法律、防患于未然的社会效果。

目录

第1堂课 违法发放贷款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堂课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堂课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堂课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堂课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

 ——银行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6堂课 为亲友非法牟利

 ——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

 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

 或者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7堂课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

 ——国有银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或者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大量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8堂课 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失职

 ——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银行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9堂课 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由于滥用职权,造成国有银行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0堂课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

 ——国有银行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1堂课 背信损害上市银行利益

 ——上市银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银行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银行从事损害上市银行利益的行为,

 以及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银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损害上市银行利益,

 致使上市银行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2堂课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

 ——银行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

 ,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3堂课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4堂课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

 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

 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5堂课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

 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6堂课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7堂课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

 ——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8堂课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

 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19堂课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

 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0堂课 侵犯商业秘密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

 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1堂课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2堂课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3堂课 骗购外汇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骗购外汇的行为人通谋,为其提供购买外汇的有关凭证或者其他便利的,

 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和单据而售汇、付汇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4堂课 逃汇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逃汇的行为人通谋,为其提供购买外汇的有关凭证或者其他便利的,

 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凭证和单据而售汇、付汇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5堂课 洗钱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6堂课 逃税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

 或者银行采取前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7堂课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

 ——银行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8堂课 妨害公务

 ——银行的工作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

 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29堂课 窝藏、包庇

 ——银行的工作人员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进行包庇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0堂课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1堂课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银行的工作人员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2堂课 贪污

 ——在银行里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

 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3堂课 职务侵占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4堂课 挪用公款

 ——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和国有商业银行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5堂课 挪用资金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6堂课 受贿

 ——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7堂课 单位受贿

 ——国有银行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8堂课 利用影响力受贿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

 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

 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39堂课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0堂课 行贿

 ——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1堂课 对单位行贿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

 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单位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2堂课 介绍贿赂

 ——银行的工作人员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3堂课 单位行贿

 ——银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4堂课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5堂课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在银行里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来源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6堂课 隐瞒境外存款

 ——在银行里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故意隐瞒不报在境外的存款,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7堂课 私分国有资产

 ——国有银行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8堂课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49堂课 高利转贷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0堂课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

 ——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

 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以及伪造信用卡等金融票证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1堂课 伪造货币

 ——仿照真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特征非法制造假币,冒充真币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2堂课 变造货币

 ——对真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移位、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真币形态、价值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3堂课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4堂课 妨害信用卡管理

 ——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

 数量较大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出售、购买、

 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等妨害信用卡管理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5堂课 贷款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6堂课 票据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7堂课 金融凭证诈骗

 ——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

 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8堂课 信用证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59堂课 信用卡诈骗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

 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60堂课 有价证券诈骗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61堂课 对银行实施抢劫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及其他方法,强行将银行财物抢走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第62堂课 对银行实施盗窃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银行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银行财物的,会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银行从业人员的62堂刑事法律安全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汝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42008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33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