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著的《跨文学研究论集三编》全书共分四编:“80后”文学研究、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文学思潮与理论、教材编写选。精心摘编了作者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所发表论文,以跨文学的视野观照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阐述了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广大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
图书 | 跨文学研究论集三编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玉著的《跨文学研究论集三编》全书共分四编:“80后”文学研究、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文学思潮与理论、教材编写选。精心摘编了作者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所发表论文,以跨文学的视野观照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阐述了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广大研究者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第一编 “80后”文学研究 “80后”小说的文学史定位/3 光焰与迷失:“80后”小说的价值与局限/20 读者是青春文学的最大贡献/43 第二编 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 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接受/49 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研究/63 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翻译/75 第三编 文学思潮与理论 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95 “五四”新文学与古典传统及其评价/104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思想方式批判/122 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中西维度/140 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148 鲁迅王蒙比较漫议/163 废名诗歌新论/172 第四编 教材编写选 艺术的本质/187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11 文学的表现类型/235 新派武侠小说/306 展现市民社会世相的老舍/327 第五编 陈年旧作 《中国古典美学初编》析评/343 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博士论文答辩录/347 化景为情,情景交融 ——浅析马致远《秋思》的意境美,/366 文学本质的新探索 ——关于孙绍振的“变异”理论/370 试论巴尔扎克的成功/37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艺理论/381 系统·华彩·通俗 ——读《文学风格论》/383 从“写美的生活”到对“美地写生活”的探索 ——论黄河清的小说创作/386 论《三国演义》的主体意识/394 论郭熙《山川训》的旅游学意义/402 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现代性/409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跨文学研究论集三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4093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4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2013154795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