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节 投资App:移动互联正在穿越国界

我喜欢新科技,私人参与投资的科技公司有6o家,也越来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投资高科技的原则是重视大数据,讲求颠覆性革新。公司有不少人才,各有各长,专业小组每天留意全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一李嘉诚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

背景分析

2013年4月11日,中国台湾《联合报》上刊登了一则令人咂舌的消息:一名叫作尼克·阿洛伊西奧的英国少年因受著名企业家李嘉诚的赏识,2011年获得了他近30万美元的投资。

这名少年虽然只有17岁,但是背后的投资者个个大有来头,除了李嘉诚之外,还有媒体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社交游戏Zynga首席执行宫马克·平卡斯、演员阿什顿·库彻、艺术家小野洋子。尼克现在是雅虎最年轻的工程师,擅长App应用制作。李嘉诚为什么要对这样一个小伙子投资?尼克身上有什么样的投资点呢?

关于尼克本人,李嘉诚是非常喜欢的,他看中了这位少年身上的才华与品质。尼克看上去白白净净的,眼窝有些深邃,说起话来有条不紊,心理年龄远远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尼克的一番话让李嘉诚颇为赞赏:“我希望投资人是为我的点子而来,是被点子的价值所吸引,而不是我的年纪。”

一次历史考试,尼克试图通过谷歌查询一些难以理解的名词,然而通过搜索获得的信息大多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因此,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个简单的预览,让浏览者迅速知道内容的大概,这样就能在查找信息的时候有所甄別。为此,当时年仅15岁的尼克着手写了一个iPhoneApp,叫作Trimit,也就是Summly的原型。关于写App这一行为本身,尼克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只有实际参与App的写作,我才有机会和那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及开发商平起平坐。”

其实,李嘉诚投资的不仅仅是这个项目本身,而且是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他投资App,为的是获得新时代的新利润增长点,而投资App制作人,则是投资这个行业的未来。有更好的团队来制作App,未来自然会有更多新的、更好的投资对象出现,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尼克的确没有让李嘉诚失望。在获得李嘉诚的30万美元投资后,尼克成功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团队,然后用整整12个月的时间对之前的Trimit进行了改写,并对技术进行了一番改革,将冗长的文章成功浓缩为400个字母以内的摘要,如今在手机应用市场上炒得火热的Summly便与世人见面了,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雅虎最年轻的工程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网络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前景和最有商机的方向莫过于App应用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开发企业和发行商不断涌入这一新兴领域的背景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李嘉诚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将重点放到了网络科技领域。

无独有偶,2013年11月5日,根据《星岛日报》报道,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向BitstripS公司注资,在香港科网热潮势不可当的局面下,让自制漫画应用BitStripS在社交网站上火了一把。李嘉诚在一年之内再次为App项目出资,可见其当前时代下的新投资方向。

事实上,这并不是李嘉诚第一次投资科技行业。

早在2007—2008年,李嘉诚便向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累计投资了4。5亿美元;2009年,又为人工智能助理Sirl项目投资了1550万美元,该项目于2010年被苹果公司收购,市传收购价为2亿美元;2011年,向新闻摘要应用程式Summly注资30万美元,该项目于20工3年3月底被雅虎以3000万美元收购;同年,联同创投公司KPCB(凯鹏华盈)向以色列地图软件制造商WaZe注资3000万美元;2012年3月初,向以色列流动数据方案公司Onavo等共同投资1300万美元;2012年4月初,与其他投资者向流动搜寻器Everything.Me共同投资2723万港元;2012年8月,向以色列英语文法检查软件开发商GingerSoftware,和另一家硅谷的创投基金HarborPacifiCCapital共同注入500万美元资金。

不过,对于科技行业,李嘉诚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投资。他专注于高新技术的企业,不会投资非技术领域的项目。因为图像、视频、文字的处理类技术,这些项目都有被大公司收购的潜质。对于投资的对象,李嘉诚并不看重投资对象的身份国籍,这也是行业未来的大势所趋。而且,对于受资对象是否大牌,李嘉诚也并不介意,只要有价值,“投创”也是李嘉诚颇为赞赏的行为之一。

拓展透析

投资科技项目、投资科技行业甚至投资科技行业的趋势等,这些都已经非常普遍了。敏锐的投资者似乎早已发现这其中的门道,童士豪便是其中的一位。

2013年,曾任启明维创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的童士豪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这一年,他的业绩可谓是可圈可点:不仅主导参与了A轮投资小米公司,估值跨入百亿美元俱乐部,还促成谷歌Android产品管理前副总裁雨果·巴拉加盟小米;通过充分的准备与努力,一家由他投资的云端游戏开发公司Forgame在香港成功上市。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成绩,只因为他看到了业态的动向一一移动互联的未来正穿越国界。

P2-4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关键时刻之经商之道——审时度势,不疾而速

 第一章  投资IT:做E时代的新资本家

第一节  投资App:移动互联正在穿越国界

第二节  低调的Tizen:大款投资也要问效率

第三节  85岁的运筹:投资科技可以变“年轻”

 第二章  “远视眼”:计划因未来而定

第一节  赫斯基的奇迹:用远视寻得的机遇

第二节  善意收购置地:一场不疾而速的胜利

第三节  解读双赢:在让利中得利

 第三章  捉“机”之道:瞄准、眼疾、手快

第一节  吃透政策:握住机遇的“放大镜”

第二节  越是司空见惯,越有机会可寻

第三节  时机就是生机:1/10秒就能定输赢

 第四章  化解危机:小心经营,大胆赚钱

第一节  认清危机:戴着危险面具的机遇

第二节  “审”与“慎”:步步为营,稳中求进

第三节  从3G到4G:在出手与收手中稳步前行

第二篇 关键时刻之打造团队——唯才是举,分段治事

 第五章  组建团队:得才者兴,失才者亡

第一节  招贤纳士:无德无为,一个都不能要

第二节  知人善任:容人之短,用人之长

第三节  灵活架构:多元时代的管理思路

 第六章  管理团队:人性为纲,抓大放小

第一节  起用“客卿”:李嘉诚的独门用人秘方

第二节  家的味道:公司管理也该“讲人情”

第三节  动态管理:让团队在灵活中高效

 第七章  进化团队:紧跟时代,彼此信服

第一节  团队气质:无傲心,有傲骨

第二节  团队能力:敢于借鉴,不拘一格

第三节  团队核心:把自己变成“仁慈的狮子”

第三篇  关键时刻之全局谋略——高屋建瓴,好谋而成

 第八章  抢占起点:人无我有,人有我转

第一节  眼界决定起点:用知识磨砺眼光

第二节  抢知识即抢起点,抢起点即抢未来

第三节  屈臣氏上市:灵活调整,寻找新起点

 第九章  实力评估:吃不下就别兜着走

第一节  扩张标准:不给未来增添负担

第二节  成功成本:90%的时间用来思考失败

第三节  失败定律:不是没机会,而是没实力

 第十章  全篇布局:知己知彼,随“潮”而动

第一节  看清时局:“跟风”不都是坏事

第二节  知彼之短,不如知彼之长

第三节  全景思维:果断进军世界货运业

第四篇  关键时刻之以德营商——乐善好施,无为而治

 第十一章  “诚”如其名:人诚方可事成

第一节  诚信:不可忽视的名誉

第二节  生意诚可贵,诺言价更高

第三节  精诚所至:让对手都相信你

 第十二章  企业形象:千金难得好口碑

第一节  赚钱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节  李家真经——“商人轻利重别离”

第三节  最强的实力,最好的形象

 第十三章  公益慈善:当作企业社会责任去落实

第一节  做慈善:花时间去做,而不只是捐点钱

第二节  投资公益,就是投资社会资本

第三节  回馈社会:勇担社会的责任

第五篇  关键时刻之管理自我——三省自身,和气生财

 第十四章  一勤天下无难事

第一节  当日事当日毕:赎清企业管理的原罪

第二节  快十分钟的表:用勤奋占尽先机

第三节  向成功开拔:表面要谦虚,内心要骄傲

 第十五章  昂贵的自控:控制自己就是控制企业

第一节  冷静行得万年船

第二节  修养自身,以和为贵

第三节  关注“自负指数”

序言

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曾评价李嘉诚说:“环顾亚洲,甚至全球,仅有少数的企业家能够从贫苦的出身中战胜种种艰险,成功挑战。建立起一个业务多元化且遍布全球56个国家的庞大商业帝国。李嘉诚在中国香港素有‘超人’的美誉。事实上,全球各地商界翘楚均视其为拥有卓越能力、广阔视野与超凡成就的强人!”

提起李嘉诚,很多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著名企业家,也是世界闻名的投资人。在中国香港,李嘉诚更是传奇一般的人物:从穷困少年到华人首富,从小推销员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大亨到货运霸主,从超人到网络传媒弄潮儿,从巨商到慈善家,他用一生的不凡经历一笔一画地写下了“成功”二字。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李嘉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他是有“德”之人。原本,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都是自然规律,然而李嘉诚作为商界的一大巨头,除了以实力服人之外,还做到了以德服人,不仅投身慈善,捐助社会弱势群体,在竞争中也充分照顾对手,不将竞争对手逼上绝路,做到了利与名望并收,鱼与熊掌兼得。

他是有“诚”之人。李嘉诚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道理,将诚信奉为做人的准则,尊为做事的基础。自古以来,唯有诚信之人方能成大事,唯有诚信才能让人始终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80余年,李嘉诚奉行这一准则,从未动摇。

他是有“劲”之人。李嘉诚懂得调度“力量”的技术,从创业之初到守业,他从不蛮千,而是懂得分析敌我,避开对手的优势,集中自己的力量,攻破对方的弱点,并一击取胜。

当我们仰望这位传奇人物的时候,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位困境中的少年白手起家,在商海中拼搏奋斗而成长为今日的世界富豪?他的亿万财富神话是如何缔造的?他的独到的商业谋略是如何练就的?他的人格魅力又是缘何而来?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铸就了李嘉诚的成功?

本书对李嘉诚的讲话、自传与观点进行提炼,从中分析出对企业现实管理颇有帮助的观点。此外,每一小节都分成背景分析与拓展透析两个板块,前一板块主要针对当前小节提出的李嘉诚的观点进行背景介绍和简单分析,后一板块则主要就相关观点进行深度发掘或者同类引申,以此将更多优秀企业管理者的经验借鉴过来,供读者参考。

内容推荐

由谭慧、吴家群著的《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李嘉诚的创业经历以及他曾经的讲话,并展现了李嘉诚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刻所起到的作用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对李嘉诚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和拓展,为那些正在经营企业或处于企业管理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

编辑推荐

是什么让一位困境中的李嘉诚白手起家,在商海中拼搏奋斗而成长为今日的世界富豪?他的亿万财富神话是如何缔造的?他的独到的商业谋略是如何练就的?他的人格魅力又是缘何而来?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铸就了李嘉诚的成功?

由谭慧、吴家群著的《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对李嘉诚的讲话、自传与观点进行提炼,从中分析出对企业现实管理颇有帮助的观点。此外,每一小节都分成背景分析与拓展透析两个板块,前一板块主要针对当前小节提出的李嘉诚的观点进行背景介绍和简单分析,后一板块则主要就相关观点进行深度发掘或者同类引申,以此将更多优秀企业管理者的经验借鉴过来,供读者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慧//吴家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48492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4062828
中图分类号 F715.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