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史纲(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中华史纲》是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的12册本《中国通史》的简本,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蔡美彪。《中国通史》是我国近百年来最完整、最系统的一套中国通史,前四册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范先生去世后即由蔡美彪主持编写,该套丛书出版后,中央领导人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面向大众出普及版的简本。此项工作由蔡美彪先生承担。该书用30万字勾勒了原始社会至清朝覆亡的历史脉络,详略得当,语言精练,确有史学大家风范,是极难得的面向大众的高水准史学作品。

内容推荐

《中华史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奎元院长遵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出版简史的提议编写的。《中华史纲》是提供给工作忙碌的同志们朋友们,用不多的时间浏览一下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概状。叙事酌取要旨,文字务求简约,以省篇幅。《中华史纲》作者蔡美彪先生以85岁高龄,殚精竭虑,字斟句酌,穷一生积学,历三载时光,独自撰著的一部精要而不失完备的中国通史。

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与国家的起源

 第一节 原始遗迹

 第二节 氏族与部落

  一 氏族公社

  二 部落联盟

  三 部落混战

 第三节 国家的建立

  一 商汤建国

  二 商代的国家制度

  三 奴隶占有制

  四 迁徙与兴亡

第二章 周朝的分封与纷争

 第一节 周朝的建国与东迁

  一 灭商建国

  二 分封授土

  三 争战与东迁

 第二节 王室衰落诸侯国兼并

  一 旧封同姓国

  二 旧封异姓国

  三 新兴诸国

 第三节 七国纷争东周灭亡

  一 三家分晋田氏篡齐

  二 魏国与秦国的变法

  三 秦胜列国周朝灭亡

 第四节 乱世的百家争鸣

  一 孔子与儒学

  二 墨子与杨子

  三 孟子与荀子

  四 老子与韩非

第三章 秦汉一统

 第一节 秦朝的皇权专制统治

  一 秦灭六国

  二 秦朝统一国家的建立

  三 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第二节 汉朝的兴隆

  一 皇权王朝的再建

  二 社会经济的繁荣

  三 疆域与民族

 第三节 外戚篡国农民起义

  一 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 外戚王莽篡国

  三 农民起义

第四章 汉朝的重建与瓦解

 第一节 后汉的建国

  一 立国诸政

  二 边疆和战

  三 朝廷争讧

  四 农民景况

 第二节 黄巾起义群雄逐鹿

  一 黄巾农民起义

  二 朝廷政变

  三 群雄逐鹿

 第三节 后汉覆亡三国鼎立

第五章 南北对峙与再统一

 第一节 晋朝的一统与南移

  一 晋朝的兴衰

  二 北方诸族立国

  三 晋室南移

 第二节 南北朝的对峙

  一 鲜卑拓跋部建北魏

  二 南朝五姓的延续

 第三节 魏国的分治

  一 六镇起事

  二 东西分治

  三 北齐北周

 第四节 隋朝再统一

  一 统一全国建立制度

  二 隋朝的弊政

  三 农民起义隋唐换代

第六章 屹立世界的大唐

 第一节 制度与疆域

  一 统治制度的建立

  二 皇权的转换

  三 疆域的拓展

 第二节 贞观—开元间的社会状况

  一 农民状况

  二 城市居民

 第三节 边镇叛乱与农民起义

  一 边镇叛乱

  二 财赋危机与宦官擅政

  三 农民起义唐朝灭亡

 第四节 宗教与文化

  一 多种宗教的传播

  二 文与诗

  三 文化交流

第七章 辽宋金和战

 第一节 方镇割据与契丹建国

  一 方镇割据立国

  二 契丹与晋

  三 汉与周

 第二节 宋朝集权制的建立与变法之争

  一 宋朝集权制的建立

  二 宋与辽、夏的战与和

  三 城市与农村

  四 变法之争与农民起义

 第三节 金朝的建国与宋金和战

  一 金朝的建国与扩展

  二 宋朝的南迁与重建

  三 宋金和战

第八章 蒙元一统

 第一节 蒙古国的扩展

  一 蒙古国家的建立

  二 畏兀归附辽夏灭亡

  三 金朝灭亡吐蕃归附

  四 分道侵宋灭大理

 第二节 元朝一统

  一 元朝的建号与建都

  二 灭南宋江南统一

  三 大都政变宗王反乱

  四 统治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皇位争夺与元朝覆亡

  一 皇位争夺与衰乱

  二 红巾军起义

  三 元朝的覆亡

 第四节 宋元科技、词曲、民族语文

  一 宋元科技

  二 词曲戏剧

  三 民族语文

第九章 汉族王朝的再建——明朝

 第一节 统治体制的重建

  一 农村的整顿

  二 皇权专制的强化

  三 边疆措置与海外交往

 第二节 专制制度的变革

  一 皇权专制的演变

  二 统治制度的改革

  三 边境风云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战争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朝政衰乱与民众的反抗

  三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第十章 清朝的强盛与衰亡

 第一节 清朝的建国

  一 满洲的兴起与农民起义的失败

  二 清军南下与人民的反抗

  三 平定三藩与招纳文士

  四 朋党结纳与太子废立

  五 皇位传承与政权整饬

 第二节 疆域、制度与社会经济

  一 疆域的奠立

  二 统治机构的建立

  三 社会经济

 第三节 由盛而衰的清朝

  一 乾隆帝初政

  二 皇室靡费与兵力虚耗

  三 吏治腐败与皇位更迭

  四 农民起义与嘉庆诸政

 第四节 列强入侵与农民战争

  一 英国的贩毒与入侵

  二 太平军农民起义

  三 英法俄列强的侵掠

  四 宫廷政变太后垂帘

  五 几次反侵略斗争

 第五节 清朝统治的覆灭

  一 光绪帝亲政与中日战争

  二 慈禧后训政与联军入侵

  三 资本主义企业与资产阶级

  四 民主革命与清朝覆亡

 第六节 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一 理学的传承

  二 西方文化的传播

  三 民众文化的繁荣

  四 新体诗文

附录 大事纪年

人名索引

试读章节

二 部落联盟

父系氏族制确立后,相互通婚的氏族进而结成为部落,形成氏族外婚、部落内婚的血缘组织。部落由两个以上氏族组成,更便于组织生产和抵御外来侵袭。居住在邻近地区,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的部落,结合为部落联盟,形成力量更为强大的群体。联盟由各部落推选联盟长,叫做“帝”。帝字的古义是审查、审定。帝是联盟事务的管理者和领导人。

黄河流域今河南、山西及陕西东部等地,先后建立了炎帝、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炎帝又称赤帝,传说在姜水地区,大抵是拜火的部落,崇尚红色。黄帝联盟传说在姬水地区,是黄土高原的农耕部落,崇尚黄色。以红、黄两色象征吉祥和高贵,是炎黄子孙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

迤南地带有黎族的部落联盟号称“九黎”(九是不确定词,泛指多数),联盟长叫蚩尤。炎帝与蚩尤争战,黄帝助炎帝打败九黎,杀蚩尤。俘虏的黎人罚做奴隶,被称为“黎民”。九黎中战败的部落逃往南方立足。

黄帝与炎帝两联盟也有过冲突,后来合并为一个大的黄帝联盟。东部地区今山东一带的居民,号称东夷。“夷”字是人执弓的象形,大约多是射猎部落,也加入了黄帝联盟。

黄帝部落联盟不断发展形成强大的群体。各部落各自命名,称为某氏,以示区别。家庭私有制确立后,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命名。黄帝联盟后来出现一位联盟长,名叫颛顼(音zhuan xu),原属高阳氏部落。又有一名联盟长叫喾(音ku),称帝喾,原属高辛氏。传说颛顼曾有八名辅佐,协助管理联盟事务,卓有成绩,人称八恺。帝喾也有八人辅佐,称为八元。八恺和八元的名字,后世都还在流传。

尔后一位著名的联盟长是尧,原属陶唐氏。尧在帝位时,据说各部落(九族)和睦相处,百姓生活安定,博得世人的称颂。羲氏与和氏观察天象,制定历法,以适应农耕的需要。帝尧委任夏后氏的鲧(音gun)率众治理水患,但历经多年未能奏效。尧晚年选任有虞氏的舜做辅佐。舜荐用各部落有才能的人参与联盟事务的管理,又到联盟各部落查访,撤换了几名不受拥护的酋长,赢得了声誉。

部落联盟长的推举,各部落都有当选的资格,但只是在联盟长死后才推举新的继承人,而且多是在有声誉的辅佐中产生。帝尧死后,舜便顺利地当选,称帝舜。帝舜在位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黄河流域洪水泛滥。舜委任夏后氏的禹考察山川形势,率领部众疏浚河道,历时十三年治水成功,恢复了黄河流域的生产秩序。

后世把黄帝联盟的创建者黄帝和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合称为“五帝”尊奉,以纪念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贡献。

舜死后,立有大功的禹理所当然地被推举为帝,称帝禹或大禹。帝禹在位时,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洪水过后,致力于修治农田水利,恢复农耕。二是加强武力,以抵御外部的侵袭。据说帝禹时已发明用青铜作兵器,提高了作战能力。帝禹发动各部落酋长与南部的苗族作战,宣告说:“不是我愿意打仗,是苗人扰掠,我率领你们众君长去征伐。”帝禹作战获胜,苗人被迫退居长江流域。传说帝禹晚年曾去江南巡视,死于会稽。

帝禹是对黄帝联盟有大贡献的联盟长,也是最后一位联盟长。禹死后,黄帝联盟瓦解,各部落陷于长期的混战。

P5-7

序言

这本小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奎元院长遵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出版简史的提议,委托我编写的。编写的宗旨,是提供给工作忙碌的同志们朋友们,用不多的时间浏览一下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概状。叙事酌取要旨,文字务求简约,以省篇幅。这样做,效果如何,就要请读者来评判了。

本书付印前,承陈奎元同志惠予审阅,多所指正,谨致深切的感谢。

蔡美彪

2012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史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美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7059
开本 16开
页数 43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2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9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