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中国外来植物》由何家庆著,共收录引入我国的植物151科,486属,827种(含种下等级),书中涉及《中国植物志》相关各卷不曾收录的除上述7科7属植物外,还有81属277种(含种下等级)。就其来源不同分为:史前归化,来自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热带、西亚、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及日本等区域,分别予以介绍。
图书 | 中国外来植物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中国外来植物》由何家庆著,共收录引入我国的植物151科,486属,827种(含种下等级),书中涉及《中国植物志》相关各卷不曾收录的除上述7科7属植物外,还有81属277种(含种下等级)。就其来源不同分为:史前归化,来自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热带、西亚、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及日本等区域,分别予以介绍。 内容推荐 已知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有半数以上是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及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有49.3%属于无意引人和3.1%属于自然扩散外,39.6%的物种都属于人为有意引入,50%的外来入侵植物是作为有用植物而引进的。面对这些外来植物所带来的效益与危害如何扬弃,其生长周期哪些环节需要监控,目前的危害程度如何,需要权威性解释。这本《中国外来植物》由何家庆著,全书以目前已归化、已栽培一定面积、已迁徙较长时间并正常完成生活周期的外来植物为对象,列出827种(含亚种和变种),其中史前归化植物19种,来自美洲362种,来自欧洲144种,来自非洲115种,来自亚洲其他地区87种,来自大洋洲43种,来自太平洋岛屿9种,来自日本48种,实为目前中国外来植物搜罗最为完备之一书,书中所列某些科属也系一般他书中之所无,正如此,遂逐一给出生物学习性、种群建立与扩散状况、原产地、考证引入时间与途径、生态影响、危害或利用价值等信息,谨献予从事植物学、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以及政府决策部门的研究与参考。 为方便读者检索,各种植物按分布区归类,并列出分科检索表使读者一目了然。这本《中国外来植物》所录入之各科及其系统位置,书后附有科属名、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索引,借可按页码查索其所需要之植物名称及对应照片与特征,则尤应为读者所称便。 目录 史前归化的植物 原产美洲的植物 原产欧洲的植物 原产非洲的植物 原产亚洲热带及西亚的植物 原产大洋洲的植物 原产太平洋岛屿 原产日本的植物 植物分类检索表 植物科属索引 植物拉丁学名索引 植物中方文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外来植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家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8078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50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41 |
丛书名 | |
印张 | 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1 |
宽 | 189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