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盛世余晖(拜占庭)/正说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付娜编著的《盛世余晖——拜占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盛世余晖——拜占庭》是“正说世界”系列丛书之一,由付娜编著。

拜占庭,古国名。中国史籍称“大秦”,也名“拂菻”或“海西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

《盛世余晖——拜占庭》将向你展现拜占庭的光荣传奇,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目录

文明源头

 “拜占庭”名称的由来/002

 拜占庭国家历史的开端/004

 拜占庭历史分期/007

 拜占庭帝国疆界/010

 拜占庭民族/013

千古帝国

 从罗马到拜占庭/016

 世界性、多样性的帝国/018

 帝国灾难/021

 帝国复苏/023

 十字军东征的转折点/025

 罗马帝国的最后幸存者/027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029

 穆罕默德围攻君士坦丁堡/035

 顽强惨烈的君士坦丁堡保卫战/040

 失落的文明/043

强盛军国

 拜占庭的军区制/046

 贝利撒留的军事贡献/058

 拜占庭与阿拉伯之战/061

 曼齐刻尔特之战/066

 希腊火/074

宗教演变

 东正教与罗马教廷的分裂/084

 拜占庭的修道院/096

 毁坏圣像运动/104

 朱利安复兴异教/110

 宗教习俗/115

 肩负传教使命的两兄弟/120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

 独一无二的城市/124

 坚固无比的围墙/126

 圣索菲亚大教堂/128

 空气流通的城市/131

文学艺术

 拜占庭文学/134

 拜占庭艺术/145

 拜占庭的教育/150

自然科学

 拜占庭医学/162

 拜占庭的天文历法/165

古希腊文化的第二故乡

 中古文化奇葩/178

 帝国的文明与辉煌/183

 拜占庭文化的世界影响/195

试读章节

穆罕默德围攻君士坦丁堡

安卡拉战役之后,奥斯曼土耳其人陷入长期内战,巴耶札德的后人为争夺苏丹权力进行殊死地厮杀。拜占庭皇帝乘机与占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欧洲领土的苏丹苏里曼在公元1403年订立协议,将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沿海、黑海南部诸港口和沿海地区重新收回,公元1404年又迫使苏里曼称臣纳贡。此后,他以轮流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国内强大一方的办法为拜占庭争得了一些权利,并和巴耶札德6个儿子中仅存的穆罕默德(1413~1421年在位)保持了持久的友好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曼努尔二世不是通过推行清理政治时弊、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队建设、扶植商业贸易、整顿金融财政等一系列国内措施恢复拜占庭国家的实力,而是以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部斗争的方式着重恢复拜占庭原有的领土。因为,他在国内推行的任何一点改革都无一例外地遭到大官僚和大贵族的反对,他试行的任何新政措施都因中央和地方保守势力的反对破坏而中止。这充分说明拜占庭社会内部矛盾已经发展到无法调和的程度,国家的衰落已经无法挽回,即使历史给它提供了重新奋起自救的机遇,它也只能眼看着机会从身边溜掉,“守株待兔”般地等待最后的末日。

公元1421年,穆拉德二世(142l~1451年在位)继承了苏丹权力,他决心全面恢复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重新夺回过去20年丧失的土地,并要重新征服宣布独立的各国君主,其最终目的将是彻底征服拜占庭,夺取君士坦丁堡。他首先起用了一批最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为他出谋划策,东征西讨,而后,利用基督教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巧施外交手段,逐步恢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元气。

公元1422年6月,穆拉德二世发动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他选择了三十多年前约翰五世迫于巴耶札德苏丹压力而未能加固的那段城防薄弱点强行攻城,动用了各种攻城机械,竭尽全力,连续作战两个月有余,但是,没能前进一步。君士坦丁堡毕竟是千年古城,历代君主对它的修筑使之极为坚固,如果没有内应,仅以强攻占领它绝非易事。穆拉德二世是个善于总结过失经验的人,他从攻城失败中认识到,要彻底征服拜占庭的时机尚未成熟,还需要作大量的准备。于是,他像巴耶札德苏丹那样,将君士坦丁堡放在一旁,集中精力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征服反叛的臣属国和埃米尔国家,清除铁木尔征服后留下的汗国属地。公元1451年,攻打拜占庭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但穆拉德二世因病去世,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二世子承父业,力图征服拜占庭。

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即位时虽然年仅19岁,但是,由于多年来跟着父亲征战南北,已经是具有多年统治经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在他12岁以前,就按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传统担任小亚细亚西部地区的省级地方官,12岁以后做过将近两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他受过良好的宫廷教育,知识渊博,智慧超群,精通波斯、希腊、拉丁和阿拉伯等多种语言。早年从政的经历使他对政治和外交驾驭自如,而他对军事与战争更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穆罕默德即位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征服拜占庭、夺取君士坦丁堡,完成巴耶札德、穆萨、穆拉德二世等历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未竟之业。

外交上,穆罕默德首先孤立拜占庭,与所有有可能援助君士坦丁堡的势力进行谈判。公元1451年,与威尼斯订立协议,以不介入威尼斯和热那亚战争为代价换取了威尼斯人的中立;同时,又与匈牙利国王订立和平条约,以不在多瑙河上建立新要塞的承诺换取了匈牙利人的中立。

在军事上,他在其父亲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三项准备:

第一,组建了莫利亚军团和阿尔巴尼亚军团,前者用于在希腊方向上作战略牵制,后者用于阻止马其顿西部援军。

第二,组织大规模军火生产,特别是用于攻城作战的军事机械。他专门高薪聘请匈牙利火炮制作工匠乌尔班指导生产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火炮,其口径达99厘米,可发射1200磅(相当于544公斤)重的石弹,是攻城最强有力的武器。

第三,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建立鲁米利·希萨尔城堡和炮台,配置强大的火炮,它与海峡对面的阿纳多利·希萨尔城堡隔水相望,能有效地封锁并控制海峡。

面对穆罕默德二世有条不紊的备战,守城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年)没有坐以待毙,他也在作最后的外交努力。他一方面向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和教廷派出使节,哀求基督教兄弟们看在上帝的份上立即出兵,解救君士坦丁堡;另一方面与莫利亚地区的希腊专制君主、他的兄弟联系,希望他们停止内战,增援危急中的首都。但是,雪中送炭难这一生活法则在国家政治之间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的欧洲国家君主除了表示同情和开具出兵援助的空头支票以外,没有及时作出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即使个别君主派出的小股部队对抵抗即将到来的攻击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莫利亚的皇室成员内争正酣,彼此誓同水火,对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呼吁根本不予理睬。至于特拉比仲德的希腊人,连类似西欧君主的同情表示都没有,也许他们正幸灾乐祸地等待帕列奥列格王朝的灭亡,因为这个王朝一直是他们争夺拜占庭最高权力的障碍。这样,君士坦丁十一世处于既无内助又无外援的可悲境地。他可以用来抵抗土其人的防御力量只有不足五千人,另外还有两三千外国自愿军,其中热那亚贵族乔万尼·贵斯亭尼安尼率领的700人战斗队最有战斗力。在海上,皇帝仅有26艘船,一字排开,防守在黄金角海湾人口处的铁链之后。这种情形正如一位当时的作家所写的那样:“这个民族衰弱之极,似乎一阵微风也能将它刮倒,它就要被敌人吞没了。”

在双方的势力悬殊的局势下,战争如弦上的箭,不得不发。

P35-3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盛世余晖(拜占庭)/正说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付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37783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34-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4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