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超值典藏)/一本书读懂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部传世佳作,与以往枯燥乏味的科普作品不同。这位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观赏,又像文学家一样写作。他将昆虫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还原了一个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作者投入毕生精力从事昆虫研究,将自己的经历和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细致入微地观察昆虫的生活以及为繁衍种族所做出的种种斗争。作者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将小小的昆虫写成了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经典名著,在文学界实属罕见。作者法布尔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本书在《昆虫记》原书的基础上,收录了其中为人熟知的二十几类昆虫。翻开这本书,你不仅可以看到昆虫世界里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透过这表面的现象,探究到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的巨著,一部科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作者用优美的叙述、生动的描绘、丰沛的情感、跃动的思想,把一部本来可能会“板着面孔”的严肃学术著作,变成了一部优美的散文小品,让读者阅读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思想,而且还体味到了妙趣天成的审美感受。

在《昆虫记》里,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的描述比比皆是,这里有慈母般的管被虫,有为了家庭不辞辛苦的圣甲虫,有捕猎高手蛛蜂,有星星一样美丽的萤火虫,还有一群神奇的天才建筑大师等等。

荷马用史诗编织了人类最迷人的诗篇,同样,法布尔也用充满感情的诙谐笔调描述着昆虫的世界,那不仅仅是一篇篇准确、精妙的记录,更像是一阙歌,一首诗,甚至是一部表达昆虫们喜怒哀乐的传奇!

目录

蝉·不知疲倦的歌者

蝉出地穴

蝉的变态

蝉的音乐

蝉的产卵和孵化

被管虫·会走路的柴草

衣冠整齐的毛虫

慈爱的母亲

聪明的裁缝

圣甲虫·勤劳的清洁工

圣甲虫和它的粪球

圣甲虫的杰作

圣甲虫的幼虫

圣甲虫破茧而出

螳螂·温柔与残忍并存

螳螂捕食

螳螂的巢穴

螳螂卵的孵化与天敌

栎棘节腹泥蜂·神秘的杀手/5

金步甲·凶猛的角斗士

凶猛的刽子手

丰富的食谱

同室操戈

黄翅飞蝗泥蜂·执着的猎手

崇尚集体劳动的建筑师

黄翅飞蝗泥蜂的幼虫

大孔雀蝶·痴情昆虫的生死恋/77

朗格多克飞蝗泥蜂·

独居的猎手

执着的猎手

智斗距螽

愚笨的天赋

昆虫的迁徙/95

砂泥蜂·麻醉专家/99

毛刺砂泥蜂/114

泥蜂·速战速决

尽职尽责的母亲

泥蜂与寄生虫

节腹泥蜂·聪明的猎人/119

蟋蟀·音乐演奏家/125

石蜂·神奇的回家本领

石蜂的窝

关于石蜂的实验

换窝的实验

未认知的官能/144

黑胡蜂·建筑艺术家/148

蜾赢蜂·严谨的建筑师/154

萤火虫·草丛里的星星/161

昆虫世界里的记忆力/165

蛛蜂·捕猎高手/171

土蜂·昆虫中的大力士

大力士的捕食

独特的进食方式

土蜂与金匠花金龟的幼虫

可怕的寄生虫/192

豌豆象/197

蜡衣虫/22

朗格多克蝎子/26

卵的性别决定者/214

松毛虫/218

蝗虫的产卵与蜕皮/229

蜘蛛·天才建筑大师

蜘蛛的网

隐蔽的猎手

试读章节

幼虫在经过长达数个星期的地下工作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终于可以钻出地面,开始下一段的生命历程了。

幼虫出来后,视力也变得正常了。于是它们在周围徘徊,寻找最佳的空中立足点,一棵小树枝就足矣。找到之后,它慢慢爬上去,用前爪牢牢抓住,高傲地仰起头来。如果树枝够大的话,它会把腿部的爪子也抓在上面,如果不够,只要前面的爪子钩住也未尝不可。接下来,悬着的爪臂就成了幼虫变身的有力的支撑点。

在幼虫变态之初,背部是最先裂开的地方,裂口渐渐拉开,能看得到浅绿色的虫体。与之同步,前胸也开始开裂。裂口的长度上至头部,下至后胸。紧接着,头部开始横向开裂,大致是从眼部的位置裂开,露出红色的眼睛。裂开之后的虫体是绿色的,鼓胀的,特别是在中胸部位形成了鼓泡。由于血不断地涌入和回流,鼓泡也一颤一颤的。不要小瞧这鼓泡,用不了多久,在鼓泡的压力之下,胸部的外壳便会裂开。头部自由之后,喙和前爪也慢慢出来了。这时蝉体是水平挂在树枝上的,腹部朝上。后爪是最后解放出来的。蝉翼与我们后来见到的大不一样,这时的蝉翼胀满了液体,而且皱皱的,弯弯的。至此,蝉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变态。

由于尾部还嵌在套子里,褪下的外壳还继续粘在树枝上,很快就变得很硬,但还是保持着之前的姿势。在这个基础上,它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垂直翻身,把头朝下。之前还紧缩的皱巴巴的蝉翼也伸展开了。在这些完成之后,蝉利用背部的力量,重新将身体回转过来,把头甩在上面,用前爪紧紧抓住空壳,以此为支撑点,用力把尾部从壳中挣脱出来。一切工作完成了。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的光景。

从壳子中解放后的蝉与之前的形态有天壤之别。透明的两翼湿湿的,有着淡绿色的脉络。胸前的颜色略带棕色,其余的部分有的是浅绿色,有的是淡淡的白色。这时的蝉在经过辛苦的蜕变之后还很虚弱,还需要在阳光和空气中待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体力,变得强壮,改变身上的颜色。它只能靠前爪紧紧抓住褪下的皮,一动不动,稍有风吹草动,就随着外壳摇摆不定。而在这一过程中,它的颜色确实是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渐深渐暗。大约也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蝉终于完成了变色过程。但我曾经见过一只蝉在树枝上从九点待到十二点半才飞走。看来这个时间并不总是那么准确的。剩下的蝉蜕依旧是蜕变时的形态,挂在树枝上,一挂就是几个月,甚至整个冬天。飘摇着的蝉蜕似乎在向人们证明着这里曾经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

在蝉脱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蝉的支撑点是逐渐变化的,先是尾部,后是前爪。如果没有支撑点,那么蝉的变身还能顺利进行吗?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做了个实验。

我把一根线系在了幼虫的一只后腿上,可以想象出幼虫是一种头朝下的垂直的姿态。蝉蜕皮要求它的头部必须是朝上的,所以可怜的小家伙只能尽力翻转过来,用前爪抓住那条线或是系在线上面的后腿,只有几只幼虫做到了,勉强进行蜕皮。那些没能做到的,就只能完成一半的工作,或者就死去了。

我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把要蜕皮的幼虫放进了玻璃瓶里,瓶子底部只有一层薄薄的沙,以便幼虫行走。但是却没有适合站立的地方,滑溜溜的玻璃壁根本抓都抓不住,几只幼虫没能蜕皮就死了。却也不乏例外,几只幼虫就在沙子上面蜕皮,但是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掌握这种平衡的。总而言之,如果在幼虫蜕变的过程中,没有和正常蜕变相同或者类似的姿势,这种变身就不会进行,幼虫只能死去。这就是自然规律。

在植物界,某些蔬菜如豌豆的果实一旦到了成熟期,都无一例外要裂开。而蝉的幼虫就像植物的果实一样,也是会裂开的。但是有一点不同,幼虫会控制自己的蜕变。如果条件不适合,它会推迟蜕变的时间,有时甚至临时取消蜕变。它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完成蜕皮,如果本能地觉察到条件实在不行,而身体需要它立刻蜕变,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下,它甚至会选择放弃宝贵的生命。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不多见的,我们很少看到蝉在这样的状态下死去。幼虫在出洞之后,总是能够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只需短短几分钟,幼虫的外壳就会裂开,动作如此迅速,也给我的研究带来了不便,每每我找到一个即将蜕变的幼虫时,就迫不及待地连同树枝一起带回去好好研究,结果刚一到家,蝉差不多已经完成蜕变了,经常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正是因为蝉蜕的速度很短暂,引发了一则关于烹饪的趣事呢!

亚里士多德说过,蝉是极得希腊人称赞的一道美味佳肴。而且,蝉在挣脱外壳之前是最美味的。实践出真知,在七月的一天清晨,我们一家人集体出动,寻找蝉的幼虫。由于蝉蜕变的速度过快,我们找到之后,就把幼虫泡在水里,延缓它的蜕变。两个钟头之后,我们带着战利品回家,只有四只幼虫,简单烹调之后,我们尝到了传说中的美味。

首先,我们的肠胃没有感到不适,它的味道接近于虾。不过,它实在是太硬了,而且汁很少,有种嚼干羊皮的感觉。我并没觉得有传说中的那么美味,也不打算推荐给没有尝过这道菜的人。

除了传说中被当作美味之外,蝉还被当成了治病良药。如果你有肾衰、水肿之类的疾病,善良的村民会向你大力推荐这种良药的。此外,一些老医生也告诉我,蝉有利尿的功能,我猜想这也许是因为蝉在碰到敌人时,射出液体以便自己逃走的行为,让人们以为它有易于排泄吧!

P10-11

序言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部传世佳作,与以往枯燥乏味的科普作品不同。这位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观赏,又像文学家一样写作。他将昆虫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还原了一个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作者投入毕生精力从事昆虫研究,将自己的经历和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细致入微地观察昆虫的生活以及为繁衍种族所做出的种种斗争。作者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将小小的昆虫写成了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经典名著,在文学界实属罕见。作者法布尔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本书在《昆虫记》原书的基础上,收录了其中为人熟知的二十几类昆虫。翻开这本书,你不仅可以看到昆虫世界里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透过这表面的现象,探究到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炎炎夏日里,树上的蝉在不知疲倦地歌唱着,它是不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发声装置呢?野外的道路上,一只只滚圆的小虫在倒推着圆圆的大粪球,急匆匆地前行着,它们是要去哪里呢?夕阳下,貌似谦恭的螳螂威严地矗立着,这个看似温和的小虫子为何在新婚之夜,残忍地将另一半吞食掉呢?夜晚的田野中,萤火虫在翩翩起舞,它们是如何发出这美丽的光芒呢?这微弱的亮光对它们来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昆虫世界里的种种谜团在书中将向你一一解开。

除了对昆虫的生活进行记录之外,本书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了社会人生。昆虫的繁衍、生长、劳动等等,都浸润着作者的思考,睿智的火花从中进出。自然界是由千姿百态的生物构成的一个整体,人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群体,地球上还有着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小生命,它们与人类一起构成了这个完美的世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自身的价值,也应得到尊重。作为生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昆虫为整个自然界添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昆虫世界的成员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共同谱写着生命的华美乐章,整个自然界才能够生生不息。

在这部书里,一只只鲜活的昆虫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感受到昆虫世界的神奇与奥妙。读者有置身于昆虫世界里的真实感,要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这个微观的大世界。当你合上这本书时,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些昆虫学知识,也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更珍贵的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超值典藏)/一本书读懂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张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07135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60
18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