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口气读懂唐宋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唐朝,一个最繁盛的国度,一段最诱惑的历史。帝王将相,道儒隐逸;朝堂的博弈,远嫁的悲喜;都似一朵朵妖娆惊艳的盛世莲花。

宋朝,一个最风雅的国度,一段最婉约的历史。刀光剑影,脉脉柔情;宦臣执掌兴废,娥眉舞动风流;宛若一枝无心繁华的馨香玉兰。

孙旭宏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唐宋史》通过历史的鼎盛时期——唐宋两个朝代的更迭,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这个时期的兴衰。书中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情节叙述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读起来生动感人,是一部深具珍藏价值的历史绘本。

内容推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孙旭宏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唐宋史》通过历史的鼎盛时期——唐宋两个朝代的更迭,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这个时期的兴衰。无论是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还是武则天的不认输,抑或是宋徽宗的悲剧命运,都展现出了真实的人性。因此,《一口气读懂唐宋史》不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本体现人生哲理的故事书,需要你走进这段历史,去发现,去寻觅。

目录

第1节 晋阳起兵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爵位制度

第2节 征四方而平天下

 知识链接:贞观十八学士

第3节 秦主夺嫡

 知识链接:太白金星是不祥之星吗

第4节 唐太宗的理想图景

 知识链接:为什么人们常说唐诗三百首而不是四百首

第5节 太宗朝的良佐们

 知识链接:唐代哪三人最终成了中国民间的门神

第6节 关中大姓:崔卢李郑

 知识链接:《百家姓》前四位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第7节 西行漫漫沙

 知识链接:唐朝的护照叫什么

第8节 消除边患

 知识链接:一桩婚姻等于十万雄兵——那些远嫁异邦的公主

第9节 家务难断

 知识链接:“后宫佳丽三千人”真的说明唐代后宫只有三千宫女吗

第10节 高宗的悲剧时代

 知识链接:武则天都造过哪些字

第11节 千古绝唱武媚娘

 知识链接:昭陵六骏

第12节 善恶终有报

 知识链接:古代“诛九族”指哪九族

第13节 牝鸡司晨

 知识链接:连中三元

第14节 女皇的儿子们

 知识链接:唐代上朝仪式都有哪些

第15节 韦氏乱国

 知识链接:唐朝的女人可以穿男装吗

第16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知识链接:唐朝盛极一时的红梅妆

第17节 开元盛世

 知识链接:唐代的税收制度

第18节 宰相误国

 知识链接:八仙之说源于何时

第19节 从此君王不早朝

 知识链接:杨贵妃真的能代表“以胖为美”吗

第20节 渔阳鼙鼓动地来

 知识链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21节 李亨乱世称帝

 知识链接:长生殿到底是什么宫

第22节 宦官:皇帝生死两由之

 知识链接:宦官、太监和阉人是一回事吗?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第23节 26年的皇太子,200天的皇帝

 知识链接:唐朝悲惨的太子们

第24节 “第三天子”

 知识链接:驸马从来就是指皇帝的女婿吗

第25节 永贞革新

 知识链接:唐代的官员上朝可以迟到吗

第26节 中兴的劫难

 知识链接:为什么宋代铸币最多却还出现“钱荒”

第27节 削藩之战

 知识链接:古代行刑为什么要等到“午时三刻”

第28节 穆宗时代

 知识链接:唐朝第一贵族运动是什么

第29节 牛李党争

 知识链接:谁是古代最牛的考场“枪手”

第30节 甘露之变

 知识链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宦官有哪些

第31节 唐武宗灭佛

 知识链接:佛教在唐朝经历了哪三起三落

第32节 宣宗之治

 知识链接:唐宋官员朝服有哪些讲究

第33节 疯狂的告别式

 知识链接:扑克起源于什么时候

第34节 我花开后百花杀

 知识链接:我花开后百花杀:吃人的起义军

第35节 谁是时代的主角

 知识链接:太监如何娶妻生子

第36节 五代兴亡

 知识链接:“三呼万岁”还是“山呼万岁”

第37节 精彩绝伦的唐文化

 知识链接:韩江的地名缘何而来

第38节 十国春秋

 知识链接:南唐后主李煜娶了哪一对姐妹花

第39节 黄袍加身

 知识链接:谁发明了双节 棍

第40节 杯酒释兵权

 知识链接:谁第一个酿造了中国红酒

第41节 卧榻情结

 知识链接:“马子”的叫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第42节 斧声烛影与金匮之盟

 知识链接:金匮之盟的真伪

第43节 传位难题

 知识链接:“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谁

第44节 澶渊之盟:和平降临背后的故事

 知识链接:为什么说宋朝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王朝

第45节 幕后的女人

 知识链接:历史上的“潘仁美”真的是奸臣吗

第46节 “狸猫换太子”的传说

 知识链接:历史上的包青天真的是黑脸吗

第47节 生死两皇后

 知识链接:古代皇宫如何选妃

第48节 名臣的悲哀:范仲淹

 知识链接:名作《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真的去过岳阳楼吗

第49节 名将的悲哀:狄青

 知识链接:狄青巧计激士气

第50节 “母”子不和

 知识链接: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为什么又被叫做“杨六郎”

第51节 濮议的角力

 知识链接:北宋时期的文人从政有什么特点

第52节 君臣相得

 知识链接:醉翁欧阳修真的很能喝酒吗

第53节 锐意进取的少年天子

 知识链接:唐朝学生上什么学?怎么考试

第54节 风云涌动的朝廷与后宫

 知识链接:理学大家程颢、程颐是亲兄弟吗

第55节 政治漩涡中的新旧党

 知识链接:当诗人碰到政治——宋代文字狱之乌台诗案

第56节 孟皇后的悲喜剧

 知识链接:“走后门”一词最早出现在何时

第57节 青楼天子

 知识链接:跳水运动最早始于何时

第58节 权相蔡京

 知识链接:王安石的“怪癖”

第59节 “光复”燕云

 知识链接:《天龙八部》中的大理段氏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第60节 不爱江山爱丹青

 知识链接:清明上河图

第61节 被逼上皇位的皇帝

 知识链接:“浪子”一词缘何而来

第62节 一代女人的悲剧

 知识链接:“十八般武艺”最早出现于何时

第63节 “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知识链接:宋体字到底是谁发明的

第64节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知识链接:“莫须有”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65节 秦桧受宠失欢为哪般

 知识链接:岳飞背上的字真是岳母刺的吗

第66节 多情老父无情子

 知识链接:宋光宗与冰糖葫芦

第67节 “孝”子·“贤”妻·“疯”帝

 知识链接:宋孝宗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第68节 “专制”皇帝的尴尬

 知识链接:“鹅湖之会”指的是什么

第69节 从平民到皇帝的奇妙之旅

 知识链接:南宋画上题字的“杨妹子”

第70节 端平入洛

 知识链接:宋代的钱币也是一种艺术品叭

第71节 先天不足的皇帝

 知识链接:全玖最终命运如何

第72节 蟋蟀宰相

 知识链接:蟋蟀宰相与《促织经》

第73节 孤儿寡母

 知识链接:为什么说宋代的僧尼多富豪

第74节 丹心照汗青

 知识链接:南宋末帝修成佛门高僧

第75节 绚丽多彩的宋文化

 知识链接:豪放与婉约的撞击

试读章节

第1节 晋阳起兵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攻占长安,并于武德元年(618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唐王朝。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太子杨广为了夺取帝位,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父亲隋文帝杨坚,自立为隋炀帝。杨广称帝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屡次北伐突厥,东征高丽,而且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动辄征夫,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国内政治日渐混乱,各地纷纷涌现起义军。

李渊字叔德,甘肃临洮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先祖本是凉武昭王李岳的七代孙,其祖父李虎是西魏的陇西郡公,为威望最重的功臣“八柱国”之一,李渊七岁袭唐国公。

李渊与隋炀帝不仅是君臣,还是兄弟,因为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皇后独孤氏,李渊又年长于杨广,所以说起来他还是隋炀帝的表兄。隋炀帝大业初年,杨广很信任李渊,把他由文官转任武职,掌管宫廷禁卫事。

公元615年,山西大乱,杨广任表兄李渊为河东慰抚大使,去镇压乱民。李渊领命之后,直接奔赴山西,顺利地收服了农民起义军。隋炀帝闻讯甚是高兴,当即拜李渊为太原留守,这样李渊就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个职位大大地增强了李渊的实力,从此之后他不仅握有太原、雁门、马邑、楼烦、两河“五郡之兵”,而且“四战之地”的太原,更是“天下精兵处”,特别是隋朝以来,晋阳城的军需物资已是“府库盈积”,“太原粮饷可支十年”。

封了李渊之后,隋炀帝就后悔了,尤其看到李渊的兵力不断壮大,杨广逐渐对李渊不放心了。一天他召李渊议事,李渊因病未到,隋炀帝疑心顿生,立马召见李渊的外甥女——妃子王氏,问道:“你舅舅生病了,病死了没有?”

李渊知道这事之后,明白杨广不再信任自己,想到隋炀帝不知从哪里听到一句“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就一次杀掉了手握重权的□国公李浑一家32人的旧事,暗自担心。为了使杨广减少对自己的猜忌,李渊极力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政事,杨广信以为真。实际上,李渊是和隋炀帝玩起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游戏。他暗中授意长子李建成在河东地区广交才俊,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拉拢农民起义军首领。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李渊招降纳叛,广结豪杰之士,网罗各种人才,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当时任晋阳令的刘文静雄才大略,因亲家李密造反而被捕人狱。李渊知道之后,设法将他营救出来。刘文静深知李渊胸怀大志,只是苦于没有找到起义的合适机会,为报李渊的知遇之恩,他建议李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更坚定了李渊反隋自立的决心。

大业十二年(616年)初,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拥有了征发河东兵马的特权。李渊很高兴,分析了国内的形势之后,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同年七月,隋炀帝南下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前,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同时派亲信王威、高君雅为副留守,目的就是监视李渊的一举一动。  李渊早就想举事,但是起兵的时机始终不成熟。隋朝有法律规定,凡是私自招兵1000人就会被治罪,除非有外敌来犯,或者是有叛军作乱,可以一边上报皇帝,一边招募士兵以拒来犯敌军。

大业十三年初,机会来了。正当李渊父子与刘文静等人密谋起义之事的时候,驻马邑隋军将领刘武周发动了兵变,抢占汾阳宫,自称天子。刘武周军队距离太原只有300里,而山西距离江都有3000里,禀报隋炀帝显然来不及,于是他就把隋炀帝的亲信王威、高君雅叫到跟前,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两人一听,立即表示应该招募军队抵抗刘武周叛军。这样李渊名正言顺地把部队招募到了太原,准备秘密起兵。其心腹武士彟、唐宪、刘文静、裴寂等,也都督促李渊举事,于是,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积极准备起兵。王威和高君雅虽然参加过诸多场战斗,可是此次抵抗刘武周,他们没有任何兵权,兵权反而被李世民和长孙顺德(此人是逃兵,可以说是有罪之身,来到李渊处寻庇护)等人紧握在手中,两人感觉不对,但碍于李渊是唐公,所以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下来。随着事态的发展,两人发现太原已经紧紧地被李渊父子控制,才明白李渊正在策划起义,商量之后,决定埋伏军队刺杀李渊。不想此事暴露,反被李渊设计,以勾结突厥进犯的罪名,把其诛杀。与此同时,李渊召回其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本想秘密起兵,但是诛杀两名副将,或者说诛杀隋炀帝亲信,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正当李渊不知如何向百姓解释的时候,两万突厥人突然来犯太原,这样诛杀两名副将便顺理成章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怎么处理和突厥人的关系成了当务之急,商议之后,李渊派刘文静去突厥求援,实际上是结好突厥,并做政治交易,向突厥人称臣。另一方面,李渊致信李密,信中吹捧李密是当今天下大乱之际唯一能济世安民的英雄,对他表示拥戴并且表示自己胸无大志,来迷惑自视甚高的李密。就这样,李渊完成了“北结突厥”、“东和李密”的策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初四,李渊安排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初五,李渊领兵3万,即从太原出发,挥师南下。

P1-3

序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唐朝(618~907年),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其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至中亚的里海与咸海;北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南到越南。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至今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公元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今广东新会南),陆秀夫背着帝昺投海,南宋灭亡,宋朝历时320年。

宋朝是中国历代中经济最发达、国民文化最兴旺、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繁荣鼎盛朝代。其他王朝“抑商”,而惟独宋例外。不管是君主的“政事之先,理财为急”,还是大臣的改革变法,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宋朝已懂得用烧煤炼钢,大型手工业则雇佣几百名全职的产业工人。而政府的两处军工业聘用八千名工人——这已经是重工业规模了!华北的钢铁业以1078年为例,年产达125万吨的水平,而英国于1788年亦即工业革命之始才不过年产7.6万吨。随着商贸和手工业的迅猛发展,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银行,甚至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

本书通过历史的鼎盛时期——唐宋两个朝代的更迭,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这个时期的兴衰。在王朝兴衰和诸多政变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无论是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还是武则天的不认输,抑或是宋徽宗的悲剧命运,其中都表现了真实的人性。书中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情节叙述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读起来生动感人,是一部深具珍藏价值的历史绘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口气读懂唐宋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旭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01833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0.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