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强编著的《针灸助学歌诀(第2版)》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介绍针法、灸法、针灸的临床应用和针灸处方;第二章,经络,介绍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经穴(交穴)和主病;第三章,腧穴,介绍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新穴;第四章,治疗,介绍急救、常见症状和常见病症(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和皮肤科)的针灸治疗。
图书 | 针灸助学歌诀(第2版)/医学助学歌诀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董明强编著的《针灸助学歌诀(第2版)》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介绍针法、灸法、针灸的临床应用和针灸处方;第二章,经络,介绍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经穴(交穴)和主病;第三章,腧穴,介绍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新穴;第四章,治疗,介绍急救、常见症状和常见病症(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和皮肤科)的针灸治疗。 内容推荐 董明强编著的《针灸助学歌诀(第2版)》以歌诀形式概括了针灸学的基本知识、经络、腧穴和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共载歌诀近800首,语言简练,通俗押韵,易诵易记。多数歌诀后附有注解,全书配图150余幅,以帮助读者图文互参、深入学习。《针灸助学歌诀(第2版)》内容实用,科学性强,是学习、记忆经络腧穴和开展针灸治疗的好帮手,适于医学生、临床医务人员和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针法 1.古今针具 2.毫针 3.毫针的选择与检修 4.针具的保存与消毒 5.针刺练习 6.进针法 7.针刺的方向 8.针刺的角度 9.针刺的深度 10.基本行针手法 11.辅助行针手法 12.针刺单式补泻法 13.针刺复式补泻法 14.得气 15.催气运气法 16.出针方法 第二节 灸法 1.火热灸及无热灸 2.艾灸 3.艾炷 4.艾条 5.瘢痕灸 6.无瘢痕灸 7.隔姜灸 8.隔蒜灸 9.隔盐灸 10.隔附子饼灸 11.温和灸” 12.雀啄灸“ 13.温针灸 14.温灸器灸 15.天灸 16.灯火灸 17.灸法须知 第三节 针灸的临床应用 1.针灸的适应证 2.针灸的禁忌证 3.疗程与间隔 4.病人的体位 5.进针前准备 6.晕针及处理 7.滞针及处理 8.弯针及处理 9.折针及处理 10.血肿及处理 11.严防刺伤重要脏器 第四节 针灸处方 1.针灸治疗原则 2.针灸处方的组成 3.针灸处方的基本法则 4.针灸处方组成的基本规律 5.常用的配穴方法 第二章 经络 第三章 腧穴 第四章 治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针灸助学歌诀(第2版)/医学助学歌诀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明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5544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4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8 |
CIP核字 | 2013161918 |
中图分类号 | R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25 |
宽 | 16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