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近代史研究(武育文文集)》是作者武育文自1979年至2003年间,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著。其中《张学良将军与东北易帜》于1979年发表在《社会科学辑刊》创刊号上。那时文革刚结束,研究张学良与东北易帜问题,还是空白。该文肯定的评价了张学良东北易帜,是爱国的、维护国家统一的、进步的,顶住日本的压力,毅然决定归服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易帜是爱国的壮举。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波浪,各种观点争鸣,起伏跌宕延续多年。
图书 | 东北近代史研究(武育文文集)(精)/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东北近代史研究(武育文文集)》是作者武育文自1979年至2003年间,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著。其中《张学良将军与东北易帜》于1979年发表在《社会科学辑刊》创刊号上。那时文革刚结束,研究张学良与东北易帜问题,还是空白。该文肯定的评价了张学良东北易帜,是爱国的、维护国家统一的、进步的,顶住日本的压力,毅然决定归服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易帜是爱国的壮举。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波浪,各种观点争鸣,起伏跌宕延续多年。 目录 第一篇 张学良与东北易帜研究 张学良将军与东北易帜/3 张学良与日本/11 杨常事件始末/18 第二篇 郭松龄反奉研究 走上革命道路/33 郭松龄将军传略/48 郭松龄的历史评价/70 第三篇 西安事变与张学良抗日救国思想研究 “西安事变”力挽狂澜/101 民族干城王以哲将军——“二·二事件”真相/141 论张学良和杨虎城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148 略论张学良将军军事思想/162 第四篇 中国同盟会与辛亥革命研究 奉天辛亥革命述论/185 宋教仁与同盟会辽东支部的建立/202 张榕与辛亥革命/210 第五篇 抗日战争史研究 日本浪人与宗社党的“满蒙独立”运动/217 王卓然的抗日救国活动/227 我杀了张作霖/238 为保卫中国领空而战/247 武力岂能征服中国人民的爱国心 ——甲午辽东半岛之战给我们的启示在甲午战争 一百周年历史教训研讨会上发言摘要/265 第六篇 东北秘密社团研究 义和团运动在东北/271 一九二八年东边道大刀会农民暴动始末/281 第七篇 民国史人物研究 王永江/293 冯德麟/299 郭松龄/305 张学良/313 兵工督办韩麟春/323 姜登选事略/336 韩淑秀与奉天贫儿学校/343 张作霖年谱/348 张学良——20世纪中国的民族英雄/356 第八篇 抢救整理民国时期亲历珍贵史料 李大钊同志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369 郭松龄反奉及其他/376 我所了解的张作霖和李大钊烈士被害的经过/386 张作霖与孟禄谈话记录/391 皇姑屯事件前后的对日外交/39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北近代史研究(武育文文集)(精)/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武育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535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9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32 |
CIP核字 | 2013286449 |
中图分类号 | K29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4 |
宽 | 172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